身邊的誠信故事演講稿(通用3篇)
身邊的誠信故事演講稿 篇1
中國五千年的光輝孕育了無數的傳統美德,它們充實著我們平淡的人生,令其變得偉大。而誠信則是這當中的中流砥柱,撐起人生的框架。關于誠信,要說起來真有不少的話。這里先說一個小笑話。
記得有人說過中國是一個發展緩慢的國家,還有人說中國人缺乏創造力,更有甚者,竟然說中國人的智商低。似乎又回到了那個“東亞病夫”的年代。作為一名愛國熱血青年,此語讓我憤怒不已。想吾之泱泱中華,浩浩華夏,更有前后五千四百一十八年之光輝歷史,想不到到頭來竟落的如此評價。說中國發展緩慢,那人肯定是有眼無珠。中國近些年來的年終GDP總值可是排位于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說中國人智商低、缺乏創造力等的一系列評價,那更是胡說八道,信口雌黃。中國人為了本國經濟的發展,苦心發明了地溝油、辣椒精、瘦肉精等新奇品種,使用簡單方便,且價格低廉。近來又傳出牛肉素。烤鴨精等。這些東西任選一個,老外都搞不出來,這樣還敢大言不慚的說中國人缺乏創造能力嗎?
看上去就像一個笑話。本來就是一個笑話,還是一個不知廉恥的笑話。可是也并不是全無道理。的確,上述任何一樣東西換做他國只怕很難做到,但中國人卻做得如此得心應手,這也同樣讓我們的打假部隊忙的焦頭爛額。這大概可以說明中國人不缺乏創造能力,不過這份創造能力似乎走了調。然而,在這份走了調的創造能力的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中國人已然喪失了公共道德,更反映出現代中國人正逐步丟失,亦或說丟棄的人生關鍵之物誠信
誠信,中國古已有之,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諾千金。孔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禮記》載:儒有不寶金石,而忠信以為寶。中國古人認為誠信與否,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好壞的標準,同樣認為能遵守誠信的人是一個好人,或說是一個有德行的人的基本條件。在圣人心中所尊奉的“信、義、仁、孝、禮、智、勇、忠”八種德行中,“信”被尊為第一位,可見古人對誠信的重視。如若失了誠信,哪怕只有小小的一次,也會成為人生中一塊大大的污點。不僅考取功名會受到阻礙,連與人交際之時也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失信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當然了,不僅僅是古代對失信非常之鄙夷。在當代,失信也會有很嚴重的后果,這里就以毒奶粉事件和雙匯瘦肉精事件為例吧!
20xx年6月28日,蘭州市某一家醫院收治了首例因腎結石而住院的一名不滿四周歲的嬰兒。據悉,該名嬰兒曾食用奶粉。隨后,各省各地不斷有嬰兒患病,病情大致相同,當中還有一名嬰兒不治身亡。而且全都是因為食用奶粉。事態迅速升溫。國家食品安全局及衛生部對xx集團展開調查,xx集團立即召回所有市場上正銷售的奶粉共700噸,并對外稱:此次事件均因奶粉加工時,部分廠家一心追求利益。并宣稱在市面上再無毒奶粉。但xx集團卻在之后又被查出在市面上仍在銷售有毒奶粉。于是,一個幾十年的老字號瞬間垮臺,破產。直至最后,石家莊xx集團總公司的所有資產被河北三元競拍所得,xx集團被河北三元成功收購。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包括毒奶粉事件之后的力挽狂瀾,最后只換得慘淡收場。與之相比,雙匯就好很多。在最近市面上被查出的一系列含有瘦肉精的食品中,雙匯也榜上有名,盡管還未徹查清楚,但為了挽回聲譽,雙匯銷售部經理帶領員工,當眾食用雙匯食品以證明其無害,但收效甚微,甚至還有人冷眼旁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雖然尚未達到下場,但也受到極大地沖擊。企業所倚仗的一切之根源便是誠信。失了誠信,其他的一切都收是空談,也都無用。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不管是成人,亦或是學生,誠信都是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謹守誠信的人即使一生平淡,也是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反復無常的人即使一世顯赫,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大得過“誠信”二字
誠信,人生的中流砥柱,切記,不可失!
身邊的誠信故事演講稿 篇2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今天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探討一個永恒的話題——誠信。什么是誠信?詩人說,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說誠信是寶貴的信譽,是無價的財富;爺爺說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說誠信是兩根小指拉鉤后的百年不變,千年不悔。
中華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美德。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就大力倡導、弘揚誠實守信。誠信的例證,更是不勝枚舉:漢代的季布“一諾千金”是誠信;同仁堂三百年金字招牌不倒是誠信;劉皇叔三顧茅廬,臨終托孤是誠信;諸葛孔明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也是誠信……先哲們用自己為人誠信的高尚作風,譜寫了一曲曲千古不朽的贊歌。
當歷史的車輪駛進新的世紀,我們的社會為什么用沉痛的聲音呼喚著誠信?請看調查資料:
我國由于不誠信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6000億,其中由于逃避債務造成的損失1800億,由于合同欺騙造成的損失55億,由于產品質量偽劣造成的損失至少 億。多么驚人的數據,多么可怕的事實!我們不想說商業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也不想說“殺人奶粉”造出的“大頭娃娃”;更不想說公開課上的 “出色配合”……當“打假”也成了假打的時候,我們還能說些什么?XX年4月16日,一向很少題字的朱熔基總理,也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親筆立下了“不做假帳”的校訓。“不做假帳”,字字千鈞!
我們,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誠信了嗎?你也許要安慰自己說,誠信是大人的事,我們還沒有長大呢!如果是這樣,那么你就錯了,大錯特錯了!當你在考場上冷靜地抄著同方的試卷時,你誠信了嗎?當你把果皮扔到干凈的操場時,你誠信了嗎?當你告訴老師生病了卻躲在家中吃生日蛋糕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看見老人上車而假裝閉目養神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的思想品德優秀,卻對長輩吆三喝四時,你誠信了嗎?……我們驚訝地發現,自己有太多的不誠信!
你一定對自己很失望!其實,沒有關系,人的成長中不可能沒有缺點,也不可能不犯錯誤,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錯誤。你還來得及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因為知錯能改是最大的誠信!還等什么,從今天開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因為誠信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業之本。一個人沒有了誠信就像斷線的風箏,失根的蘭花,甚至會留下千古的罵名,周幽王烽火臺戲弄諸侯,秦檜風波亭謀害岳飛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社會對于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的較量,歸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較量,這兒所指的人才不僅需要具有網絡化的知識,卓越的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而誠信就是為人的核心。所以,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僅是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業之本,也是我們祖國的需要!
同學們,讓誠信伴我們飛翔吧,因為誠信是清晨窗前一縷溫暖的陽光,是耳畔吟唱的小鳥的清啼,是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是烈日下頭頂的一片綠蔭!
我深信,有了誠信,我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身邊的誠信故事演講稿 篇3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誠實守信一向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品格。
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準備推出新法,又擔心民眾不信任,故意放了一根木頭在城墻南門,并貼出告示:如果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相當于二百兩銀子。百姓感到很奇怪,也不敢信以為真,沒人來搬。直到將賞金提升至五十金,相當于一千兩銀子,才有一個壯士將信將疑地把木頭搬到了北門,商鞅如約賞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立木取信”使老百姓確信商鞅言出必行,也確信新法是可信的。于是,新法得以順利地推行實施。
明代知識淵博的宋濂,自幼好學,卻因為家里貧困,只好借書自習,為了能保留好書,又不誤書期,哪怕時值隆冬他也會連夜抄記,為了遵守與老師的約定,即使是鵝毛大雪,他也會奔走上路,只因為守信是處事之本。
一位經濟界的知名人士說:“我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了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他人,學會了真誠以對,學會了誠信。”可見,誠信在我們的成長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同學們,對于我們來說,誠信就是要履行自己的諾言,你承諾要做一個“勤奮好學,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那你就要積極進取,從點滴做起。你答應幫同學解決疑難,那就要不厭其煩,盡心盡力。如果人人都講誠信,文明之花就會開遍全社會。愿同學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