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家長會的班主任發言稿(精選3篇)
二年級家長會的班主任發言稿 篇1
各位家長:
下午好!
非常高興有緣能和在座的各位繼續共同教育你們的孩子。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你們對自己子女的關心,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持,對我們教育工作的最大幫助。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覺得家長會的真正意義在于給孩子鼓勵,在孩子們心中,來參加家長會,也就是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的愛,他們會感到無比驕傲、幸福。在此,我真誠地對你們說一聲“謝謝”,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我也深感榮幸。經過一年的接觸,我們也都比較熟悉了。
一、召開家長會的目的
今天開會的主要目的是是希望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加強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也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學校做好工作,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介紹情況
孩子的心理特點: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十分活躍,語言和行為歡快活躍。二年級生可以熟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記下來。無論寫字、繪畫還是課余時間的游戲都比較自如。在此之前,與成年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不會用文字表達思想。由于個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二年級學生心理趨向穩定,顯示出一定的個性特征,個人能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不斷增強,一年級的恐慌心情已經很少見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難,也不會像一年級學生那樣馬上哭泣起來。
這里呢,我把咱們班開學以來的一些學習和生活的狀態作一個簡單的介紹。經過一年來的學習和鍛煉,絕大部分孩子都變得懂事、好學了!下面我就擷取孩子在學校的幾個鏡頭和大家一起來欣賞:
我們班評選了很多自覺地孩子作為班干部,首先班干部以身作則,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然后班干部幫助同學們進步,很多孩子們都因為自己是班干部,自覺了很多,同學們都爭相要做班干部,都很上進,要好。
我例舉的這一系列事例都說明,孩子們真的是長大了,有了一定的責任心。所有這一切是多么讓人欣慰,而這一切的進步,也離不開家長的`悉心教導呀!
為了讓孩子在快樂中幸福成長,為了讓孩子在知識的殿堂里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讓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學校在一年級起就有了《文清榮譽積分卡》。同學們都很積極的為了這個積分而努力。
當然,我們班還有個別地方還是值得進一步提高的,比如: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提高做事效率、上課、寫字時的坐姿,學會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等。尤其是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因為我們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孩子都會比較關注自己,沒有集體意識。而我們馬上要進行的校運會,就是個很容易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活動。比如我們練習出操、出隊,過程肯定是單調又累的,孩子小又很少吃苦,所以一點累就堅持不了的,還真有不少同學,而如果他有團隊意識,就能為了集體,認真練習。這里,我想說的就是校服,現在學校已經有了全新套的校服,咱們是逐步要換新校服了,我們班的新生也已經定了新校服,可是其他同學應該都還有舊校服,這樣就不統一了,所以我想提一個建議,咱們別一次性全定,暫時先只統一定一套,我們看看是定秋裝還是定一套夏裝?考慮到馬上就到運動會,到時肯定要表演,那個時候穿的,不如秋裝?如果你愿意,當然如果還想要定別的,也可以先定。有些家長說我孩子還有沒穿的校服,學校的意思是,只要沒有洗過的校服都可以拿到學校換新校服,價錢多退少補。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著重引導孩子們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三、需家長配合的工作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只恨自己幫不上忙。當了這么多年的老師,我發現有的家長對孩子太嚴厲,把打罵當作教育;有的家長則不管不問,稱之為自主發展,其實是放縱溺愛。那我們學校、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需要共同努力的方面呢?
一、習慣培養。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證。因此,我們強化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習慣包括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等,以及對學校各項制度的規范:中午午休時,就是有個別孩子不愿睡,其實中午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讓孩子接下來更好的學習,所以我們在校堅持午休,周末在家也可以讓孩子午休養成午休的習慣。或者他實在睡不著的咱們和他約定不在床上鬧騰影響他人,等等看看各位家長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又如吃飯慢、挑食等等,家校合作,肯定能有成效的。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數孩子缺少自己控制能力,所以希望你們平時多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業習慣,寫字姿勢。我們要讓學生靜得下,活得起來,幫助學生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個人衛生。有些孩子的衛生習慣不好,不注意個人衛生,不刷牙,不剪指甲,自己的桌布、紅領巾很臟,校服也是很破舊的感覺;希望家長們能督促他們勤換衣、勤洗頭、勤理發,讓孩子學會謙讓,學會文明禮儀,做個有禮貌的文明學生。孩子一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有益終身。
有時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例如:孩子喜歡晚上看動畫片,就給他約定:今天你的作業能獨立完成,而且正確率比較高,書寫工整,你就可以看動畫片,否則,動畫片不能看。這就是說,達不到這個標準的時候,一定要有限制,要懲罰,這個懲罰一定要剝奪他最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不能心疼孩子,這沒關系,但是他達到這個標準之后,你給的獎勵他最喜歡的事情,孩子通過這樣的調整,慢慢地就習慣了,習慣培養的奧秘,可以總結出一句話: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習慣用減法。
二、家庭教育。孩子是一張潔白無暇的白紙,他們要在這張紙上描繪出七彩的未來,但這期間需要家長、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教育和關心,把他們培養成愛集體、愛他人、愛學習、愛勞動、愛鉆研的品德高尚的人。這個就要包括我們老師家長的孩子身邊的所有人的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三、加強聯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像一棵小樹長成大樹,這期間難免會長出一些多余的樹杈,我們就要及時把這些樹杈修剪掉,使他們長成參天大樹。我們的溝通渠道有很多,比如成長手冊,抄作業的本子,還可以打電話、發短信。
其實作為家長不要怕麻煩老師,教育孩子是我們大家的職責。但是,有些孩子比較調皮,對老師的話表面很聽的,而背著老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需要我們經常聯系,多交流孩子的情況,雙方互相配合,讓小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不要等問題嚴重了再找老師。
四、英語學科。
孩子們已經順利升到了二年級,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以下為幾點建議:
一、培養孩子自覺聽錄音的習慣。家長每天固定一個時間讓孩子聽教學錄音磁帶,并鼓勵孩子模仿課文中的語音語調大聲跟讀出來,讀的時候手指要指著相應的句子和單詞,不要只是背課文或眼睛看著別處去讀。(只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就能夠取得最好的認讀學習效果)
當然我們的課文,現在的孩子還沒有達到那種一節課就能消化完成,必須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說就是會有個復習吸收的過程。像我們的課本封頁就有一個記錄情況,可以請家長們在督促孩子們讀完了之后,并且簽好名字,方便我們檢查。
二、培養孩子主動用英語說的習慣。說是孩子掌握英語程度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孩子學好英語的關鍵,從現在就鼓勵孩子多用英語說,比方一些簡單的一些英文的會話啊,像“再見、您好、早上好,下午好,晚安”等等這些日常簡單的英語短句,家長可以不時的問問小朋友應該怎么說啊,能不能教教爸爸媽媽啊,這樣讓他們做做小老師,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多跟孩子進行一下簡單的英語對話。
、培養孩子重視英語的學習。幫助孩子養成帶好英語教材和學習用具的習慣,從家長的角度重視英語學習,也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在孩子書桌前貼一張紙條,上面寫好各科需要準備好的學習用具,讓孩子每天對照課表和紙條來準備第二天的學習用具,并幫助他檢查一遍。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忘帶學習用具的壞習慣肯定能得到改正的。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什么意見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最后一句話:
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
二年級家長會的班主任發言稿 篇2
各位家長:
下午好!
非常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也非常感謝你們對學校和班級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我們今天能有機會坐在一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的進步、為了孩子的明天。借這次期中考試,我們召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一方面:班級介紹
半個學期以來,整體上看,學生進步都很大,從剛入學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到現在基本能跟上老師的思路或者說能積極動腦,特別是每周的班級評比,學生表現良好,集體榮譽感都增強了。
第二方面:說說期中檢測。
當家長看到試卷的時候,有喜有憂,喜的是孩子考了好成績,憂的是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其實這正是有我們所感到困惑的,新課程改革使孩子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當你看到孩子的成績時,不知你有沒有想過究竟是什么原因?你為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了多少?教師有多大的責任?當然,現在的社會并不是一味地看重分數,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教師的目標也是一樣的。不過,從這張試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1、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遺忘現象嚴重。
2、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考試過程中較粗心,不能認真仔細地讀題、分析題意,解決問題。
第三方面:經驗交流
1.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現在有不少家長已經發現生字教學越來越難,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生字感興趣,不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平時,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識生字,比如:上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路邊的招牌;逛商場,認識商品標簽上的事物名稱等等。這樣,讓孩子在輕松愉快中認會了字,孩子識字的興趣也就會更濃了。在課堂上,他就可以很自豪的把自己在生活中認會的字向老師同學展示,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2.關心孩子的學習。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家,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環境,而是指家風好。心理學家講: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便學會譴責;2)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便學會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便學會喜歡別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
家庭環境從一出生就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發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環境使孩子能保證健康成長。有些孩子卻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如:任性、易發脾氣、激動、挑吃挑穿、不愛惜東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合群、不關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為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們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好多家長晚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會忘記對孩子的教育和輔導。看到孩子一點點地長大,一點點地進步,內心是非常開心的。
3.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
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我發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愿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來轉去偷看。這幾個同學在家里做作業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4.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要只看分數,有時卷子難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助找問題,幫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訂正好,然后簽好字。
第四方面:安全及行為教育
1、正值夏季,家長一定要杜絕孩子玩火,禁止單獨騎自行車上路,尤其是我們居住在街道的學生。
2、學校作息時間已經調整,所以請家長務必讓孩子按時到校,早上7點到校,下午1點45到校。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安全的考慮,不要提前到學校,還有下午是5點15放學,請家長一定要按時來接,孩子還小,不要讓他們一個人走回去。
3、給孩子勤洗手臉,勤換衣物,勤洗澡,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4、有計劃的給孩子零花錢,不要讓孩子買零食吃,尤其是便宜的小食品,防止食物變質中毒。
二年級家長會的班主任發言稿 篇3
各位家長: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視和改進家庭教育,已越來越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共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容避諱的是,許多家長對怎樣當好父母的緊迫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對待孩子,或重智輕德,只關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頭出孝子”,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或對孩子過度溺愛,百般呵護……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個個誤區,由此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負面影響,必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誤。高爾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們,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今天,我們召開本次家長會,就是希望家長們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幾點:
1、思想上要繼續引導孩子。作為家長,我們平時要教育孩子愛勞動,講文明,尊敬長輩,待人有禮。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發現一些孩子的壞習慣其實就是跟父母親學的。試想一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長,他的孩子一定是個認真細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個關系不和睦,環境臟亂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為也是粗魯、暴躁的。“小樹易直也易彎”,家長們,只要我們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什么有利的。
2、行為要繼續輔導孩子。比如,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我發現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現在書包都不會整理,自己的鞋帶松了,也不會系,這可能與家長的包辦有關系。其實在很多事上,我們家長只要多引導孩子,多輔導孩子,他們能做的很好。在學校里,我們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時還自己去排練節目,這樣一點點放手鍛煉,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3、學習上要幫助孩子。有些家長總以自己忙找借口,對于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其實現代社會人人過著節奏緊張的生活。同樣作為家長,我們身有體會。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5-10分鐘,還是可以的。如在飯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情況,問一問最近的學習的內容,然后幫助他默寫一下詞語,背誦一下古詩,出上幾道數學題,甚至和他們一起讀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好處是多方面的。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要求,說的不妥之處,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有什么不合理之處,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們交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