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教育啟動儀式講話稿(精選3篇)
文明禮儀教育啟動儀式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仲春三月,萬物復萌。這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季節。在這個美麗、充滿希望的季節里,我們再一次隆重集會,舉行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在此我宣布**中學“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月”正式啟動。剛才高一(17)班韓雨軒同學同學作了很好的發言。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培養文明習慣,爭做優秀學生”。
同學們都知道,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明”二字最早見于《易經》“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意思是陽氣上升到地面,天下的人都能夠看到它的文采光明。“文明”就是“文采光明”的意思。現在一般用“文明”與“野蠻”相對,表明社會的進步程度。也常常用來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
“禮儀”一詞最早見于《禮記》“凡人之所以為人,禮義(儀)也”。“禮儀”被認為是“立人之本”,古人認為沒有“禮儀”也就失去了人類社會活動的基礎。古人說:“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缺少社會禮儀知識和規范意識,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身。現在“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
因此,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我們要做好以下三點:
一、要充分認識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
1.文明禮儀教育是個人修行的需要。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有助于提高我們全體師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水平;有利于促進我們做一個有文化涵養的人,成為一個有高尚品位的人,受人歡迎、受人尊重的人。2.文明禮儀教育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文明禮儀教育是學校德育、美育的重要內容。它反映一個學校師生的精神風貌,也是學校形象的主要標志。經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20__年,我校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每年省市文明辦都要對我校的環境衛生及學生文明禮儀進行明查暗訪,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傳承優良風氣,珍惜學校榮譽。3.文明禮儀教育是終身發展的基本要求。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因受網絡等信息的負面影響,不少高中學生思想不成熟,言行缺乏克制力,極易滋生不良習氣,最終害人害己。而文明習慣則會把人帶入一種全新的氣象,言辭得當了,人際關系就好了;舉止文雅了,境界就提升了;習慣變好了,精神就積極了。文明習慣規范言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升修養,
為成長成才搭橋,為長遠發展奠基。
二、要認真排查并堅決抵制不文明現象
目前,我校學生中還存在一些不文明現象,具體的表現為:
言行不得體,爆粗口講臟話,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聽從師長教育,遲到、曠課;以自我為中心,不會禮讓,自私自利,不關心集體,頂撞師長;不注意公共衛生,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缺乏環保意識;購買和閱讀不良書刊,浪費時間,損害健康;不按時完成作業,抄襲作業,考試作弊;少數同學抽煙、喝酒,帶手機,隨意上網,用語不文明,玩游戲;生活無規律不節制,不注意飲食衛生,喝飲料、吃零食,到校外流動攤點吃飯;不愛護公物,不節約水電;走在校園里或課間休息,吵鬧、大聲喧嘩,影響他人;同學之間不能正確交往,談戀愛,鬧矛盾,甚至打架;橫穿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三、要認真學習文明禮儀爭做優秀學生
針對以上不文明現象,在平時生活學習中,我們要認真學習文明禮儀,培養良好習慣。學習文明禮儀,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文明習慣從言行舉止中來,言行舉止又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文明言行。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因為世間的一切真知都是從學習做人開始的,只有先立人,才能立業,進而才能頂天立地。今天,在此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希望大家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認真做好“五個五”:
一是“保持五無”——地面無臟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劃;墻壁無腳印;出言無惡語。
二是“五節約”——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米、一張紙、一分錢。
三是“五帶”——把禮儀帶進學校;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回家里;把謙讓帶入社會;把仁愛帶給別人。
四是“五堅持”——堅持說話輕聲;走路守規;待人禮貌;講究衛生;團結進取。
五是“做到五自”——品德自育,學習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做人自強。
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一起乘著和煦的春風,沐浴著文明之花的馨香,在宿中這片知識的原野展翅翱翔。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同學的自覺言行;讓文明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集體自律!努力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品德高尚、舉止得體、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特長突出的宿中人。
最后,請允許我用三句話作為我今天的結束語送給大家三句話作勉勵——人不是因為美麗才文明,而是因為文明而美麗!文明習慣,受益終生,成就未來!享受春天,寧靜致遠;養成文明習慣,爭做棟梁之才!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教育啟動儀式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伴隨著五月的朝陽,迎著和煦的暖風,我校的“文明禮儀伴我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正式拉開了帷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學生對此項活動的開展表示熱烈的祝賀,我們從心眼里感到高興,感到快樂。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一個人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可以說,文明禮儀是我們所有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今天,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現象:有的同學說臟話,給同學起綽號,同學有困難不去幫助;有的同學不聽老師的話,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的同學在校園里亂扔紙屑,看到紙屑垃圾視而不見,在墻上亂涂亂畫;有的同學不遵守交通規則,上課不守紀律;甚至有的同學在學校不專心、不努力學習,在家里不尊重、不孝敬父母和老人,等等等等,這些都是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表現,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學校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形象,而且還能影響著我們自己今后的成長。
因此,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素質。同學們,我們是祖國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來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與我們的文明水平有直接的關系,缺乏禮儀便難以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力爭在家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孩子,在學校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在社會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公民。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禮儀連著你我他,建設和諧校園靠大家。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文明禮儀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自律。讓我們同心攜手,爭當社會文明禮儀先鋒,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為把我們的母校建設成為文明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文明的、和諧的、愛心永駐的校園!
文明禮儀教育啟動儀式講話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寫作業不認真,講話南腔北調,以致于別人都聽不出什么來;課上總是跟同桌嘀嘀咕咕,課下卻喜歡打打鬧鬧。
親愛的老師們,這一切地一切相信你也曾經親眼目睹過吧!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支持,還是反對?聰明的你一定會選擇“反對”吧!如果你也參與過這些事情,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別人的感受?其實這只會讓你的道德和文化素養漸漸在降低,別人也會因此而不欣賞你、看重你,反而對你多了一份異常的眼光。
其實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這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難,只是需要我們用一顆真心去對待它,認真一些,堅持一下就可以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堅強的毅力。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堅持一個小時,以后再慢慢地堅持到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那么我們就能天天堅持下去,然后成為一種習慣,一直伴隨到老。這樣的話,我們的品德將會是高尚的,別人也會羨慕我們,并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聲音,從大處講,推廣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是我們祖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從小處說,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需要。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那些因南腔北調所鬧的笑話,那些因語言障礙所造成的麻煩還少嗎?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經歷了上下三千年的歷史,漫漫長河,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這個珍貴的歷史遺產。一個個方塊字交織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漢語言,這是何等的驕傲啊!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因而必須要有一個完整規范的民族語言,普通話作為多年來實行的民族共同語,已經以他本身的運用性證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必將成為各民族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紐帶。當我們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時,那些音符,那些節奏,似乎在與我們的血脈一起跳動。此時,我們的心中時常會涌起一種無比親近的感情,那是對母親的感情!那是對祖國和民族的感情!
俗話說:字是人的第二外表;字是知識的外衣。漢字是人類文字藝術中的一朵奇葩。漢字的一筆一畫,一點一頓間,蘊涵了無盡的美。作為中國人,我們理所應當繼承和發揚這門古老的藝術。
那么怎樣寫好字呢?我認為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握姿。在同學們一入學時,老師就教給了同學們坐姿握姿歌,我們一起來回顧下。正確的坐姿是:頭正,肩平,臂開,足安。眼離本子一尺高,手離筆尖一寸長,胸離桌子一拳頭。正確的握姿是:拇指食指捏住筆,中指抵住筆桿底。余下兩指緊相依,指離筆尖一寸余。五指配合齊用力,不松不緊最適宜。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讓我們齊心協力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在校園中營造一片濃濃的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