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精選5篇)
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人說愛如春水,滋潤著大地;有人說愛如陽光,溫暖著人心。我們用這雙渴慕春雨,渴慕陽光的雙眼,在人世間搜尋著愛。
在學校里,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了許多令我們感動的一幕。
一件十分平凡,十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使人溫暖,使人從內心流露出真情,列如:撿垃圾,這不僅僅只是一件小事,只是彎腰撿起,扔掉的小事,但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卻可以使我們的自然,我們共同擁有的家,變得更加美麗;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可以使那些危害我們生命的災難,遠離我們,只要日積月累,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我們不約而同地都做了。
當你看見老人,獨自站在公交車上,看著那搖搖欲墜的身體,你忍心嗎;當你看到一位老人,獨自一人,在這個車水馬龍的世界獨自徘徊時,你愿意你幫助他們嗎;當一個迷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不知家在何方時,你會去幫助他,找到溫暖的親情嗎?這些對于你而言,也許與你毫不相干,也許只是一件毫無意義的小事,但卻關乎他人的一生,關乎了一個人對于“人性”的認識。對于剛才所說的聽起來或許很難,但像金楊然這種靦腆的同學都能做到,那么像你們大膽的同學,為什么做不到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會幫助別人,關愛朋友,讓我們的生活,時刻被有愛的光芒籠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用一顆無私的愛心,去關心和幫助他人,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變成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我們的“學雷鋒”活動還在繼續,我相信他們會一直繼續下去。
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現在由我來向大家匯報我們在“弘揚雷鋒精神”活動的總結。
春天,已經到來了,萬物也都已蘇醒。春天,涌動著一股青春的氣息。春天,百花齊放,但我們班的同學們也不甘示弱,許多愛心天使都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
組長,顧名思義要起帶頭作用,而我們組的倪一然同學也為這次活動開了一個好頭,他主動撿起公共場地的紙屑,幫自己的小伙伴值日,這雖然也不是什么驚天動地大事兒,但是卻也體現出了他身為學生,伙伴的良好品質,難道不是嗎?
其實只要人人都去幫助他人,大家眼里的小事也變的不小了,人人都付出自己的愛心,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從現在開始,從我們開始,從小事開始,大家一起幫助他人吧!
其實,一個小小的動作便足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德與修養。也正是因為這些小事才讓我們懂得了互助,也正是因為無數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積極的`負起了自己的責任,社會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平安祥和,生機勃勃。負責任體現了正義的精神,一個負責任的人是最高尚的人。每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不在于他為獲取利益而去幫助他人,而在于他是否盡己之力去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這樣將會收獲滿滿的幸福。
不說別的什么大事兒,就說咱們組的王怡然借洪玉紙巾這一件事來講,這雖然只是個細微的小動作,卻體現了他人需要幫助時,給予他人幫助是多么純真的關愛。美德,它并不是一張純粹的獎狀,而是浸透著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美德,擁有著至善至純的氣息。
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生命的財富,讓你尋到了生命的價值!
同學們,跟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幫助他人也是快樂的不是嗎?
我們常青藤小組的活動匯總報告完畢,謝謝大家!
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垂柳新枝的搖曳中如期而至。這是一個祭奠先人、懷念逝者的日子,我不由得勾起了對雷鋒叔叔的懷念。
就在三月,我們學校掀起了向雷鋒叔叔學習的高潮,三月是我們學習雷鋒叔叔的傳統節日,三月五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49周年紀念日。在這紅色的三月里,大隊部組織我們全體小學生觀看了電影——雷鋒。
雷鋒——一個曾被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傳奇人物。雷鋒——一個人人皆知、人人向他學習的神話般的人物。雖然雷鋒的生命不在,但精神卻是永存的偉人。而這樣的一個人,一生下來,竟是厄運纏身。家里沒有溫暖的火爐,沒有香甜的乳汁,更沒有大碗大碗的紅燒肉。唯有的僅有寒冷和饑餓。之后,他的親人們被舊社會奪取了生命,他小小的年紀變成了孤兒,之后,他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就是這樣一個身世的人,卻成為一代又一代學習的榜樣。
他有兩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讓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雷鋒叔叔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雷鋒做的好事太多太多了,無論走到哪里,總是不停地四處搜索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人,他會用自我的一切來幫忙別人,他省吃儉用把錢寄給貧困的人,他輔導學生學習并教育他們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尊老愛友,他幫忙戰友縫補,他用自我那無價的時間……總之,他幫忙別人是完全不遣余力的,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留姓名,難怪人們稱贊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叔叔就是這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平凡中默默奉獻,在幫忙他人中獲得內心歡樂,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年僅二十四歲。雷鋒叔叔:我在讀你,我在懷念你,我的眼眶已經濕潤了……我向你敬一個隊禮,你已永遠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 篇4
雷鋒,相信大家都不生疏吧。一提起雷鋒,中國人能夠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位普通的中國士兵,在他短暫的二十二年的人生歲月中,以平凡樸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鋒,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幫列車員拖地、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友家中寄錢等。所以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可見在他那短暫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給別人帶來了多少歡樂和安慰。
雷鋒精神除了孝老愛親、正直勇敢、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外,還有一項,也是最重要、最簡單的一項——勤儉節儉。雷鋒從小便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曾多次奪得“節儉標兵”的稱號。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歷來重視節儉。可是當人類禮貌進程步步推進的時候,“節儉”這個優良傳統卻不被人們重視了。
最近芒果臺舉辦了一個自助餐“光盤行動”。在一周的調研中,記者在長沙選擇了一家自助餐廳、一家旅游餐廳和一家火鍋城進行隱蔽拍攝。到了吃飯時間的時候,自助餐里六個餐臺上擺滿了上百種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齊了。
在一家自助餐里。只見一對情侶正在一個角落共進晚餐,他們的桌上已經擺滿了六個餐盤,但男生認為還不夠,便到了烤生蠔和叉燒的餐臺那又領了兩個餐盤。此刻,他們的桌子上有生蠔、點心、壽司還有一大盤的甜點和水果。四十分鐘后,那位男生起身買單,可餐桌上還剩有不少的東西,那些東西都夠一般人吃一頓了!記者上前問道,那位男生解釋說:“因為點了太多油膩的東西,所以到之后就吃不下了。”餐廳經理說:“一般都會剩這么多,還有的比這個更離譜!拿了一盤,根本就沒吃。”
記者又來到了一家著名的火鍋城。在火鍋城的正中央有一桌,桌子上還剩五盤完整的菜,但就餐的一伙人都已放下筷子了。記者以為他要打包帶走,沒想到一位穿格子衣的男生把五盤菜全倒進鍋里了,但倒進去后竟一點也沒吃。記者忙上前問是不是點的東西有點多,男生答說沒有。之所以把剩下的菜都倒進鍋里但又不吃,是因為中國人有個風俗習慣叫做年年有余,而他們追求的是天天都有余。我只能說這個理由未免也太荒謬了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據統計,每家大型餐飲企業每一天都會倒掉剩飯菜兩噸左右。這兩噸飯菜,能夠救活多少貧苦人民所以,我們應當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的勤儉節儉。有這么一個工藝宣傳片是這么說的:節儉每滴水,能讓所有生命得到灌溉;節儉每度電,能讓所有黑夜都被照亮;節儉每張紙,能讓地球多一片綠色;節儉每粒糧,能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節儉無小事,但從小事做起。就讓我們一齊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吧!
學雷鋒月總結講話稿 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年級一班的~~。上周,學校組織了“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同學們都積極投入到這個活動中。今天,我代表全體同學向老師和同學沒,們做個匯報。
踏著三月的綠,沐著春日的風,我們常被一種精神所感動,這就是雷鋒精神。為了更好地響應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我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上周星期二,我們班舉行的班會活動中,余老師給我們講了雷鋒幫助戰友和鄉親的故事,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鼓舞著我和同學們。“少買一包零食,少吃一個水果,把錢捐給有困難的人。”余老師的倡導說出了我們的心里話。于是,同學們立即行動起來。你瞧,代因潔同學平時最愛買零食,這兩天沒見他買了,節約下來的5元零花錢交給了老師;六。一班李老師告訴我們,她班上的張傲同學把過年得的20元壓歲錢捐了出來;我呢,也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錢。
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短短兩天的時間,我們學校就收到同學們的捐款近1700元,還有洗衣粉、臘肉、米花糖、營養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蘋果、梨子等水果30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