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志青年的演講3分鐘(精選3篇)
做一位有志青年的演講3分鐘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很榮幸代表學校做全體學生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懷勤勞之心,做有志青年。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二字貫穿華夏歷史長河。它藏在母親河旁搖擺的麥穗中,隱匿于苗家姑娘針下的刺繡里,亦在都江堰中凝固了這偉大工程的歲月。先輩用雙手創(chuàng)造財富,正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身為新時代的青年,理應秉承傳統(tǒng),熱愛勞動。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解放了人們的雙手,許多人失去了勞動之心,成為機器的俘虜。掃地機器人能替代掃帚,卻換不來勞動者對自己的認同感和滿足感;機械化流水線能生產出精致而完美的產品,卻少了一份人文氣息,缺了一絲匠心靈魂。雖然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使人工智能逐漸取代人力,但這不代表勞動精神會被淘汰。勞動精神在于創(chuàng)造和賦予,創(chuàng)造未來,賦予生命。我輩青年,更是要懷勞動之心,立奮斗之志,用勞動創(chuàng)造新未來。
這不是一句空言,亟需我們的實際行動。
托爾斯泰曾言:“幸福存于生活,生活存于勞動”。以片面之心看待勞動實是目光短淺之行為。清晨在大街上的城市美容師們與高樓中面對電腦的上班族,二者創(chuàng)造的勞動價值不同,但以勞動之心為城市為社會為國家奉獻自我的精神是一致的。偏見者不能遠視,狹隘者不能長存,我輩青年應當樹立正確勞動觀,以平等之心對待,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位同學,你們且看如今,這是一個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少年曹原率領團隊,用智慧和勞動,以堅定信念研發(fā)出超導電池。這是小我之奮斗,亦是勞動之心的傳承。中美貿易戰(zhàn)持續(xù)打響,鴻蒙系統(tǒng)與麒麟芯片是巨獅對老鷹的怒吼與反擊,5G牌照的發(fā)放象征我國著引領時代潮流;“精準扶貧”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每年脫貧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曾經的弱國正成為無數(shù)國家脫貧事業(yè)的典范。這是大我之奮斗,引領萬千勞動者在時代中曲折前行。
身為當代青年,中國的未來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若你我皆對社會漠不關心,爭當“佛系青年”甚至“懶系青年”,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虛度年華碌碌無為,又怎會有泱泱大國的崛起?
青年是時代發(fā)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領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同學們,身份決定責任,責任在于擔當,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勞動最光榮”的口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做一位有志青年的演講3分鐘 篇2
為什么八百多名學生集體“請愿”挽回本應退休的宿管徐阿姨?為什么蛟龍?zhí)柲艽_保每次任務圓滿成功?依我看來,宿管徐阿姨和母船輪機長劉軍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值得被稱贊和歌頌。
正是徐阿姨的愛崗敬業(yè),使她不到一個月就能記住所有新生的姓名、專業(yè)、班級和籍貫,讓剛破殼而出的“小鳥們”感受到了世界的細膩關愛。正是劉軍對蛟龍?zhí)栂癖D芬粯拥暮亲o,作為幕后英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日蛟龍?zhí)柕妮x煌成就。平凡的崗位譜寫出不平凡的人生,著實令人欽佩。
所謂愛崗敬業(yè),顧名思義,不論何種崗位,不論貴賤,對崗位的熱愛始終如一。可看似如此簡單的標準,卻已在生活的節(jié)奏中逐漸流逝,在大機器的轟鳴之下悄無聲息。大多數(shù)人已經沉浸在溫暖的快節(jié)奏泥潭中,尋不到半點慢的影子。這就是我們如此迫切的尋找徐阿姨們、劉軍們的原因。而近年來風靡全國的熱點話題“工匠精神”,因其包裹著愛崗敬業(yè)的內核成為不同崗位工作者的殷切追求。在《我在故宮修文物》里,就有作文著一群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的文物修復師們。故宮男神王師傅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的工作,只為修好一件文物表。長期“慢”工作使他擁有超脫俗世的沉穩(wěn)與信心,令人刮目相看。
面對工作,有人愛崗敬業(yè),有人卻糊弄了事。徐阿姨的愛崗敬業(yè)使她心系每個孩子,劉軍的愛崗敬業(yè)使蛟龍?zhí)枔碛胁环渤删。不論是何種崗位,一旦揚帆起航,就應對此負有相應的責任,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每個人的價值不在于職業(yè)“貴賤”,而在于如何對待自己的本心。若本心是愛崗敬業(yè),又何愁人生做不出貢獻呢?若本心只是糊弄了事領工資,那著實可悲。電影《無問西東》曾道:“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卻喪失了真實!弊匀,若忙碌工作只能擁有麻木而喪失真實,那所謂工作又有何意義呢?因此,學會愛崗敬業(yè)不僅能使個人生活品質得到升華,其帶來的輝煌成就也會使我們的國家傲立于世界。
在風云變幻的世界里,愿每一個人都能恪守真摯本心。懷愛崗之心,樹敬業(yè)新風!
做一位有志青年的演講3分鐘 篇3
常聽人說,一個人的一生就應該輕輕烈烈,成就一番大事,但我常想:平凡的生活不是更令人向往,更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嗎?
古往今來,曾有過多少人向往過這平凡的生活。東晉詩人陶淵明曾幾度出仕,最終放棄了官場生活,走向隱居,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闭磉_著他內心對平凡生活無限意趣的領悟。詩人愛菊,不僅僅愛著菊花淳厚樸實的色彩,更愛著菊花對于世俗紛擾的獨特見解和對平凡意義的真正領悟。詩人也相信,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能夠走出自己獨特的人生之路?赡埽幸粋名字已被一些人遺忘,甚至是對他怕所做感到不解。但他的名字,曾幾度溫暖過人們的內心,他的名字,他也曾被命運幾次戲弄。他學問不高,窘境不富裕,社會地位低,參軍時也因身高過低而差點淘汰,似乎命運中的一切都對他是那么不公,但他相信自己,并沒有輕易地向命運低頭。他堅信,再小的星星也能放出光芒,再平凡的人也能夠給人們送去一絲溫暖。送去無限幸福。他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社會奉獻中去”,他用自己的“螺絲釘”精神來詮釋自己對平凡的理解。
然而,那些一生只為名利,一生只為追求與他人不同的人,又有幾個不平凡的結局呢?“東施效顰”中的那位婦女,怎可因羨慕他人姿態(tài)而去盲目模仿呢?她一開始便已注定了失敗的結局,越走越遠。她所應該做的,便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平凡的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所美之處,去發(fā)揚自己所美之處,創(chuàng)造出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美,用平凡的自己,展示美真正的含義。
也許,你也常為自己的平凡而嘆息,苦惱,感嘆命動的不公。但每當這時,為何不去想一想平凡之中所蘊含的幸福呢?又為何不去相信平凡的路中亦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呢?
當你心懷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你將認識到,人生中真正的美,在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