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向疫而行的你》觀后感_《致敬向疫而行的你》學習心得(通用3篇)
《致敬向疫而行的你》觀后感_《致敬向疫而行的你》學習心得 篇1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記得你的樣子;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是為了春回大雁歸。
——題記
庚子虎年,一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如迅雷一般劃過五千年中國的上空,撕裂了中國春節原有的熱鬧和祥和。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們朝武漢趕來,即使親人勸阻,即使道路難行,他們也毫不懈怠。正如基辛格的一句話“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可是,這些最勇敢的人往往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也許他們只是醫院里一名的護士、工地里一名的工人、城市里一名的警察,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遺忘的人。也許,他們沒有偉大的追求,但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朝哪兒奔去。
當20__年非典的恐慌從滿人們的內心時,鐘南山卻說,“把最嚴重的病人送到我這!”當20__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時,年過八旬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踏上了征程,他用行動詮釋著什么叫做“若有‘戰’,召必回”’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終未變。“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拼命讓他們活。”這句話是武漢的一家醫院院長說的,他叫張定寧。說這句話時,他已經患了漸凍癥,可他還是在與時間奔跑,與命運叫板。他愿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在一起,托起全中國人的信心與希望。
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被稱作“最美逆行者”。
他們來自四面八方,講著不同的鄉音方言,卻同樣奮不顧身、挑戰極限,托起“火神山”,創造出新的“中國速度”;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主動請戰,不管自己的安危,趕赴一線;他們放棄假期,在工廠里加班生產醫療物資,他們沒有穿白衣服,卻也是天使。他們披著萬千星河,載著日出日落,奔赴前線,用時間譜寫責任,用生命歌頌希望。
總會有一天,這里沒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沒有絕望與黑暗,春風會吹開這里的櫻花,一樹又一樹。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為了春回大雁歸,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你何時回。
《致敬向疫而行的你》觀后感_《致敬向疫而行的你》學習心得 篇2
17年前的非典,我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中國是怎樣度過那一段艱難的時期,我無法真實感知。17年后的今天,新冠肺炎肆虐橫行,我已然是一名有獨立意識的青年,當看到無數奮斗在前線、堅守在后方的人們的事跡不斷刷屏時,心中萬千敬佩。自信與驕傲交織相融,汩汩熱血提醒我:我是中國人,我愿意成為像他們一樣挺身而出的人。
愿意挺身而出,需要的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
是像大大小小堅守在后方的基層干部一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情懷。清代陳天華有言:“民心所歸,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疫情擴散的第一時間,各省市領導做出了迅速指導與安排,穩住民心,避免謠言再發酵。如北京市發布89家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名單和發熱患者就診指南,深圳市啟動了全市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在機場、碼頭、火車站、客運站等場所啟動體溫檢測工作;廣東省全省加強環境整治,做好農貿市場管理,取締違法售賣野生動物行為。村莊、社區也都積極響應,封鎖道路、設置勸返點、喇叭廣播……大到幾個省市,小到一個社區的挺身而出,安置群眾,穩定民心,使抗擊疫情工作得以有序進展。
是像鐘南山院士一般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當新聞報道鐘南山院士再一次掛帥出征,網友們沸騰了,不止因為鐘老84歲的年齡,更因為非典那年,是他帶領中國人民義無反顧的抗擊,以8個月平息疫情的速戰速決對外界的嘲諷做出了有力反擊,鐘老的挺身而出,意味著無數人的希望將照進現實。
是像無數不留姓名不計回報的普通百姓一般“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有浙江大學校友林子根捐款一萬元,激動地表示不要留名要寫就寫“知恩者”;有深夜送奶茶水果給在職工作人員的普通市民;有向市民無償發放口罩的“Home”便利店;更有雪中送炭的外國好友。即使不能出門,危急時刻海內外的友人挺身而出,縈繞奮斗者的全身,給他們最溫暖的支持。
是像千千萬萬舍小家為大家的醫生護士一般“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20__年春晚白巖松說:“我們在這過年,而你們卻在幫我們過關”。疫情當前,他們留給我們的是“最美逆行”的背影,有毅然剪掉留了多年的長發葛琳,有主動請纓報名抗擊疫情的新婚夫婦,有瞞著父母臨行前返回醫院的醫生張星,有同生死共患難的上下鋪醫生……他們不顧自身安危的挺身而出,無悔逆行,為中國抗擊疫情增添幾筆別樣的色彩。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就是這樣一個個挺身而出,使全國上下面對疫情更加有自信有力量,以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不再迷茫無助。
媽媽之前問過我,長大到底想做什么,我也多次捫心自問:到底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要活出什么樣的人生。直到這次疫情爆發,當14億人共同擰成一股繩,而我也是參與其中一股力量時,才深深感受到了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我愿意,也向往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有一身能夠救人的本領,有一顆時刻為民為國家而敢于挺身而出的心。
我是中國人,生于歷史綿延五千年的華夏土地,感受著萬千人奔涌不息的沸騰血液,我也應當挺身而出,去奉獻自己的一份獨特力量,像奮斗在前線、堅守在后線的他們一樣,去弘揚家國情懷,去書寫中國精神,去壯大中國力量。
《致敬向疫而行的你》觀后感_《致敬向疫而行的你》學習心得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三(2)班的姜某某。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愛讀書,愛學習》。
每天早晨,我們迎著朝陽來到了校園,陽光映紅了我們的臉,我們坐在教室里,老師的聲音就像一縷縷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我們愛學習,因為我們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剛上學時,我們還是一個個認字不多的學生,后來,老師教會了我們很多的知識。還經常選一些課外書讓我們閱讀。好的課外書,好比一把閃閃發光的鑰匙,為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讀書,讓我們了解到中國曾經的輝煌和屈辱,了解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和古巴比倫的輝煌文明。
讀書就像讀一個五彩的春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當百花齊放,百鳥爭春,在這書的海洋里,我尋找神秘。書是我們獲取豐富知識的鑰匙。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使我成為了一個幸福的人。”正是這樣,書讓我成為精神的巨人,也是書讓我們的知識淵博,書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讀書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讀書更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孔融讓梨》和《愛的教育》使我們懂得了愛和謙讓;《海蒂》和《秘密花園》使我們知道了樂觀向上;《草原上的小木屋》和《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們學會了勇敢堅強…….我們在讀書中快樂的成長,我們在學習中不斷的前進。
通過讀書,我慢慢的喜歡上了寫作,去年我的一首詩《小野花》在《深圳青少年報》發表,班里的很多同學也都陸續在報刊上發表了作品。
書,打開了我們心靈的窗戶,教會了我們善良、勇敢、正直、向上。書,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今后我還會讀更多、更好的書,我相信同學們的選擇會和我一樣,因為讀書是快樂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