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學習感言講話稿600字(精選3篇)
師德學習感言講話稿600字 篇1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透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嚴以律己,注重言行。
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潛力,每一天都帶著一份好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應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能夠說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第三,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務必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用心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系。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么我們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團隊合作。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忙。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就應注意與老師的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以群眾榮譽為前提,做好每一項工作。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師德學習感言講話稿600字 篇2
在師德教育活動中,透過一系列的學習結合身邊優秀教師的事跡,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育人”需先“育己”。
自古言:為師之人,以德為先。所以,在數年的教育過程中,本人一向以優秀教師為榜樣,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學習,在教學中以身教重于言教為本,時時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例如: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盡職盡責,善于理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對于那些成績差,不完成作業、調皮的學生,因人而教,多方面鼓勵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本人從不震之以打,嚇之以罵,而是以說服、正確引導和批評激勵法教育他們。使犯有嚴重錯誤缺點的學生心服口服,用心上進。
總之,透過學習樸航英、陳麗華兩位教師的先進事跡。使我心靈又一次得到啟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無私奉獻、勇于探索,把書教好,把孩子教好,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師德學習感言講話稿600字 篇3
今年的兩會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兩會期間最受人關注的一個詞就是“人民”。
學兩會精神要懂得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體現在城市建設上,就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于老百姓宜業宜居,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真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在物質、精神和生態上享受美好生活,這是最大的民生。
學兩會精神要懂得造福于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是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標志。只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才能在第一時間感知百姓對住房、就業、教育、醫療衛生、健康養老、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等與民生熱點問題的關切;只有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執政理念融入具體發展實踐之中,不斷探索落實的路徑,才能使發展為人民謀福祉、發展成果讓人民群眾共享變為現實。
總之,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深入群眾,不斷提高解民情、察民意的本領,隨時隨地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訴求、回應人民關切,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才能順應民意、得到民心,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