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書的反思(通用3篇)
檢討書的反思 篇1
當偉浩同志通知要求班委每個人都要寫一份檢討書以及工作并即將開一次嚴肅的班委會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心虛,無比心虛!作為班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綜合委員”,我深感歉意,有負當初同學們對我的信賴及推薦。在此,我向各班委、全班同學做深刻的檢討。
回想換屆會議上,我并沒有要競選某個班委職位,但是我表達了樂意與班委一起工作、交流,為同學獻出一份力,因此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并成為綜合委員。然而,或許因為職位的懸殊,沒有實際的分工及負責領域,沒有像其他班委有相對明確的職務;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因為個人的熱情在減少,慵懶與頹廢的毒蟲侵蝕了頭腦,不但使自己的學業跌入低谷,挖了無底洞,同時也阻礙了班級建設的順利進行。“加熱的鍋,麻木的青蛙”,很不幸,我成為那只麻木不仁卻跳不出將煮沸的鍋中的青蛙。我是罪人,我不配做一名班干部。
在班干部中,我的工作主要有;1、做好班里推優入黨的工作,包括推選入黨積極分子、重點發展對象,向黨支部匯報、推薦候選人及擔任入黨介紹人等相關工作。2、協助班長及其他班委完成相關工作。除了第一項,我的工作顯得空泛而無明確。
但是在第一項工作中,我并沒有做好。大二第一學期新一批入黨積極分子上黨校學習已經開始,本來要我主持的“入黨積極分子推優會議”由于提前舉行而沒有參加。這是我的失職,我向全班同學道歉!有關偉浩、億文、澤帆等三位同學作為入黨重點發展對象候選人的工作在艷屏的費心費力下進行中,我曾一度協助艷屏,但是完成工作不及時且質量差的問題帶給艷屏極大的不便。在此,我鄭重地向艷屏說聲“對不起!”。之后,對以上三位同學向黨支部推薦及作為入黨介紹人的工作中我將全力以赴,讓三位優秀的同志早日加入黨組織。
關于第二項工作,協助班長及各班委完成相關工作,也就是完成在各項活動分配的任務。換屆以來,在期末歡送會、幾次班委會、院運會、鼎湖山秋游班級活動中,我都有參與相應的工作,然而積極性不高使完成的質量有所打折。在此,我再一次向全體同學道歉!
自從上大學后,我犯了嚴重的享樂主義,虛度光陰、揮霍青春,不但荒廢了自己的學業,而且阻礙了班級的建設,影響極為不良!自己的內心也不斷的遭受譴責!在本學期中,我曾多次因跟不上課程進度無法聽懂老師授課而曠課,自作聰明自以為可以自學然后趕上進度,然后不必浪費每一節經濟價值100斤米的昂貴課程。不勞無獲,其實我在不斷挖深坑埋自己,自作孽不可活!在此,我再再一次對羅潔同學說聲對不起,表示沉痛的歉意!是我嚴重影響了你的紀檢工作,對不起!在之后的課程中,我會準時出勤,即使聽不懂、百般無奈,絕不無故曠課!
個人的學生本職都沒做好,何談為班級的建設做貢獻?!在你們這一批優秀的班委面前,相比之下,我倍感自卑與齷齪。你們不但學習成績優異,科研有成,而且工作積極,處心積慮搞班級建設。這些都是我近期無比仰望卻無法達到的成就,你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特別敬佩偉浩同志奉獻精神,在刻苦學習研究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全心全力盡職盡責兼顧班級建設,而且默默無聞無怨無悔。
檢討書的反思 篇2
《0×5=?》這一課是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乘法”中有關0的乘法教學。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數都等于0”這個規律。2、根據這個規律,掌握乘數中間有0和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畫了5個盤子,每個盤子里有3個蘋果,問學生一共有幾個蘋果?用乘法怎樣列式?然后擦掉一個蘋果,剩兩個蘋果,再問學生一共有幾個蘋果?用乘法怎樣列式?……直到盤子中一個蘋果都沒有。然后讓學生計算 3×5=,2×5=,1×5=,0×5=這幾個乘法算式,并讓他們根據乘法的意義來找規律,說明0×5為什么等于0?讓學生明白“0×5表示0個5相加,也可以表示5個0相加。0個5相加是0,5個0相加也得0,所以0×5=0”。講到這里,有的學生說“5個盤子都是空的,一個蘋果都沒有,當然0×5=0”。當時,我就覺得孩子們根據教材中的實際情境再結合乘法的意義去理解為什么0×5=0,比老師單純地利用乘法的意義去講解,學生應該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對他們的說法我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在探討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算式時,我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比較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算式的積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能正確處理乘數中間的0。探討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我讓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較怎樣算最簡便。最后我加以小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最簡便的算法。練習中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算法,還讓學生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練習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題的問題出現了問題。這讓我非常自責,不過整體還是挺好的。
檢討書的反思 篇3
初二學期教學工作已經結束,回顧半年的數學教學,是一種辛勞,更多的是一種遺憾,也許我們的數學教學是一種的遺憾教學。本學其我所教的
班級成績下滑比較明顯,我仔細尋找了一下原因。
一、教材的不足和問題大大的增強了我們教師的工作量,減少了我們的效率
本教材不太適合中下學生的,它的知識點的循環上升,散亂的,本意是好的,但對學生的基礎要求太高,如因式分解一章中,學生對因式分解理解不好,教材對學生的要求低而考試的要求有較高,所以就出現了偏差。本教材強調自主探索,強調突出個性,強調學習活動,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能熱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課堂舞臺的主角,但我們教師有這個能力放開?一節課只有40分鐘,時間是有限的,雖然條件很好,我的課件很好,但我還是盡量少用,我們的中下生是不適合完全放開。本教材的許多重要的知識點內容和時間不夠,因式分解2個課時,平行四邊形的第一節平行四邊形5節課,這些都是課時安排不合理,學生剛有初步認識,我們就講完了。因式分解,這種好像簡單的,實際上是學生學的最差的,也是最難的,4節課肯定是不能能解決問題的。
二、我們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把握和認識能力了解的不夠,制約了我們的教學
我們數學科組一直盡力于出針對“中下”生的一課一練,但是我們的題目常常太難,不是我們沒有用心,而是我們高估了我們的學生,我們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同時對學生的把握分析不到位。
三、對教材的再創新和了解學生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我們必須創造性的使用我們的教材,合理的整合各類資源。不斷的反思和積累失敗,它是一種財富,是將來的基石。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對于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努力改正。具體要求:要做到課前備好課,上課時精神要飽滿,對學生要多花時間,尤其是成績差一點的,要多幫助他們,爭取使整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有所提高。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多聽課,從中吸取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也要求對學生作到:
一.做好課堂簡要摘記。二.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三.從課后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四.幫助學生提高反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