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片榜樣三個人觀后感(通用4篇)
專題片榜樣三個人觀后感 篇1
看了《榜樣3》,心境久久不能平靜,敢想敢干的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從老板“改行”當上村書記后,應對150萬元負債、村莊經濟衰敗、村民人心不齊,他“理所當然”地吼出“錢不夠、我來湊!”帶頭掏腰包、搞環境、做規劃,風風火火地帶領全村走出一條“公司+村+農場”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共同致富的夢想。“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即使在村支書這樣一個最基層和普通的崗位上,只要用心用情做好“理所當然”的事,一樣能夠擁抱“出彩”人生。
無論何種理由,既然選擇了當前的崗位、決定了要做手頭這件事,那就要活在當下,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做“理所當然”之事,踏踏實實把份內的事情做好做到位,用事業有所成填補內心的空虛和焦慮、掩蓋外界的紛擾,從而尋找到人生何所是、何所從的歸途,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要始終堅守初心,無愧于心,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國家的事,做更好的人,追求更完美的事和物,用更有價值的一生去回首往事,做到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作為鄧州中聯的一名黨員,自我要緊跟時代步伐,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一份力量。腳踏實地,“理所當然”干好本職工作。好高騖遠不可取,得過且過不可做。自我身處公司化驗室工作,整天與繁雜的數據,枯燥的報表打交道,深知工作不可大意馬虎。質量控制,更是不可掉以輕心,質量控制數據異常,要查根源,補漏洞,為企業健康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黨建工作,要帶領黨小組,“理所當然”為黨建工作大廈添磚加瓦。經過《榜樣3》,在榜樣身上,我們看到了,黨的事業、人民的期望、歷史賦予的使命,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堅持和守護,在堅定夢想信念中找到精神的歸屬,在腳踏實地干事創業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專題片榜樣三個人觀后感 篇3
我看了專題片《榜樣3》。首先展現的畫面是習近平同志帶領十八屆政治局常委,到浙江嘉興參觀訪問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南湖紅船,共產黨人歷盡苦難,不忘初心,正逐步帶領中國人民建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時期涌現出了無數先進的共產黨員,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本專題片先后介紹了八位共產黨員的榜樣。他們是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翻譯家宋書聲,鄉村摩托醫生賀星龍,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蓋買村支部書記李元敏,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開創者王淑芳,公安戰線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的緝毒神將印春榮,PPT招商引資的村帶頭人朱仁斌,幾十年堅守高溫超導領域敢啃硬骨頭的趙忠賢,跋山涉水的國測一隊英雄團體。
專題片先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然后主持人提出問題,榜樣人物作答。回憶當初入黨的誓言,榜樣宣誓,我志愿加人中國共產黨……
最終是新黨員入黨宣誓,齊唱《國際歌》,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我……
影片中播送著一個又一個先進的典型,我一次次的感動。回到我們的現實,作為一名教師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播撒一種榜樣,我們就能夠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榜樣是種向上的力里,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
當我們看到自我的學生用自我熟悉的口氣在說某一個學生時,我們內心的感受會是怎樣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師德,也并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教育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僅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專題片榜樣三個人觀后感 篇4
榜樣離我們很近,模范就在我們身邊。人人心中都有榜樣,我們總是在媒體上看到榜樣們的事跡,總是覺得榜樣在大家的“眼里”,在大家的“嘴里”,卻沒發現榜樣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細細留心我們不難發現,身邊處處都有值得學習的榜樣。《榜樣3》就是講述一些平凡的人做著的平凡而偉大的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崇尚信仰,堅守信仰,在崗位上默默奉獻,久久為功。
信仰,是我們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追求。過去的士大夫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有了“茍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當今,有這樣一批人將人民的事當做自我的事,將建設祖國的事當做自我的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先大家后小家。他們一選擇就堅持了一輩子,《榜樣3》向我們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群人。默默無聞幾十年,為黨的編譯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翻譯家宋書聲,17歲參加工作,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默默在黨的編譯事業中奉獻幾十年,他這個無聲的選擇一做就是一輩子;“80后”醫生賀星龍,從衛校畢業后就選擇回鄉行醫,18年來他每一天騎著摩托車,馱著藥箱,飛馳在山路上,盡管山大溝深,偏僻難行,但他向鄉親承諾,不分晝夜,24小時上門服務,隨叫隨到,他曾因車速過快摔傷,也曾因大雪徒步走近路從100多米高的山坡滾落,還曾因病人而無暇照顧自家的孩子,但他從來沒放棄任何一個病人,更將記錄醫藥費、出診費的賬本燒掉,他說“在哪里當醫生并不主要,主要的是哪里缺醫生”······他們崇尚并踐行自我的信仰,用他們平凡的事跡向我們詮釋信仰的力量,向我們傳播他們的真情和無私。
“沒有私心,就能贏得民心”,這是孟買村黨支部主任說的話,她這句話警醒著每一位黨員干部。一個“誰都不來”的西部村莊,在她的帶領下變成了遠近有名的富裕村和“治村強村”示范村,難以想象這需要經過多大的努力。20__年,當時村委班子長期軟弱渙散,村子發展停滯不前,在一片質疑聲中她臨危受命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堅信沒有私心必須能夠讓孟買村發展富裕起來,她視群眾為親人,把無錢治病的維吾爾族大媽當母親照顧,把身患絕癥的維吾爾族姑娘當女兒對待,將經營多年的店鋪贈送給無收入來源的村民······她為村子發展殫精竭慮,經過幾年的時間,她最終讓孟買村這個以往全縣141個行政村中倒數第一的“土窩子”空殼村,變成了富裕村。這位榜樣值得每一位村干部學習,反觀此刻的村干部,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沒有私心始終把百姓的事當成自我的事,有多少人會為了村莊的發展殫精竭慮、奉獻自我,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真心實意地大公無私為民利民,如果村干部都不能肩負起職責為村民為村莊的發展付出努力,那么還會有多少人會為了村莊的發展去努力,去實現村莊的富裕生活。村干部不是僅有在選舉的時候才去依靠村民,也不是在向政府申請資金的時候才去依附龐大的村民數量,更不是在撥付資金的時候趁機收入
囊中······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村干部應當服務村民,尊重村民,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僅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村民的信任與支持,才能帶動村民一齊為村莊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北斗女神王淑芳投身北斗、推廣北斗、情系北斗,大學一畢業就進取參軍,成為參與北斗系統建設的首批大學畢業生,從做北斗到用北斗,24年來她始終與北斗如影隨形,她見證了北斗的問世,也見證了北斗的成長,她將自我的青春全部奉獻到北斗的建設中,她說“自我的青春換來北斗的成功,讓中國崛起,讓世界矚目,就是付出再多也值得!”這樣的榜樣讓我們感動,更值得我們學習。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是常人無法做到的,“中國天眼”FAST的研究者南仁東,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FAST的研究,在他被查出肺癌直到逝世的前幾個月,他仍在參加FAST的工程例會,他為了FAST的成功,竟以命相搏······而當今卻有一些年輕人,正值大好時光,卻選擇安逸的生活,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生活中揮金如土,盲目攀比。還有一些青年在生活中毫無追求,除了工作再無生活動力,時常處于持續性喪和間接性躊躇滿志,一言不合就悲痛難過墮落無助,時而又打滿雞血動力十足,然而亢奮不到幾日,就又重新回到情緒持續消沉的狀態,周而復始終究成為了佛系青年一族。令人欣慰的是,佛系一族只是一部分,如果大家都是這個狀態,那么生活中再無奮力追趕時間的快遞小哥,再無不畏艱難的高空作業者,再無嘔心瀝血的最美教師,再無不
舍晝夜的醫生護士,再無勇往直前的英勇戰士······
當這些榜樣站在臺上深情的重溫入黨志愿書,他們伸出或粗壯或纖細的手掌,按在鮮紅的黨章封印上,自豪的宣讀: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慷慨激昂,振奮人心,深深的打動每一個人。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但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有親情、感情和友情,他們也會像常人一樣會糾結會不舍,會孤單會無奈,會進退兩難,有喜怒哀樂,有困境磨難,有生離死別,但在人生的選擇上,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真情實意的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默默奉獻,堅守初心。
普通而不平凡,細微卻令人感動,榜樣其實就是一群平凡的人,但他們心懷不平凡的力量,而撥動我們心弦的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情節,也不是什么曲折迷離的經歷,而是他們敬業精業、勤奮創業、苦樂奉獻的優秀品質和在磨礪中進取、在探索中創新的精神意志。其實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有幸生于幸福新時代的我們,更要見賢思齊焉,留心觀察身邊的人,進取學習榜樣精神,不求成為別人的榜樣,但求對工作盡職盡責,對家庭盡心盡力,但求能夠感動自我,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