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課后反思(精選3篇)
答謝中書書課后反思 篇1
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一直是活潑靈動的,他們常常是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而今天的課堂孩子們表現的卻沉悶異常,我想了很多辦法去調動他們,后半節課他們才漸漸活躍起來。下課后,我一直問自己:怎么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天的天氣特別的陰沉,我上課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可是教室里依然是昏暗的,加上教室里坐滿了聽課的老師,多少還是有一點緊張的吧。另外,學生從早上七點半就開始等,一坐就是兩個小時,思維變得倦怠了,興奮點或者已經過去,或者還沒有到來,而當時的我忽視了這一點,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預想的設計進行了導入,結果第一個環節就遇到了阻礙。
我現在想想,如果我當時能從陰晦蕭索的景色入手導入,就會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從而調動起他們的興奮點,使整節課的氣氛活躍起來。這讓我想起了李鎮西老師在課堂上的隨機應變,這需要智慧需要細心需要對學情真正意義上的認識,這是一個教訓,更是一個收獲。
答謝中書書課后反思 篇2
我在教“曉霧將散,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磷競躍”時,不是僅僅讓學生停留在“這里是以動寫靜,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的理解上,而是讓學生深入挖掘,這里的‘亂鳴”是一種嘈雜的聲音嗎? 有些學生就說了,這是一種隨意的聲音。我就趁勢引導,作者在這里是不是只是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大自然的隨意的和諧的聲音呢?同時我利用多媒體屏示“陶弘景”的介紹以及他自己寫的兩首詩,讓學生明白,作者刻畫這種真實的潔凈的聲音,它們發出的這種聲音不是為了名、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馬之聲,也不是爭權奪利,讀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的情懷:淡泊名利,喜歡真實的潔凈的大自然,自己居身其中的歡快愉悅悠然自得的心情。
這節課,上得比較實在,沒有花里胡哨的多媒體課件,沒有熱熱鬧鬧的分組討論,沒有興奮激動的遷移,有的是學生和學生的交流,有的是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有的是學生和老師的溝通。當然在教學本文完后,我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1、作為教師沒有做好范讀這一點,總覺得自己朗讀不夠好。其實作為語文教師范讀是非常重要的 。
2、在課堂上的教學不夠機智,對一些突發問題不能恰當地引導。如課件中的錄音不能播放時,稍微停頓了一下,耽誤了一點時間。
3、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的評價過于單調,有些點評還欠缺深度。教師點評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應該是對學生理解的簡單重復,更重要的是補充學生的發言,優化學生的發言。
4、時間把握得不夠好,課文背誦沒能在課堂上完成。
答謝中書書課后反思 篇3
《奇謀孔明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課文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 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教學時我深刻領會教材,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 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落實的不盡如人意,現總結得失如下:《用奇謀孔明借箭》教學反思
一、創設安全的學習氛圍。
教 學活動實際上就是師生交往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中,只有良好的民主伙伴關系,才 能進一步創設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如當學生提出第一個疑問“借”用得不對時,我就進行糾正,他也許會有苦惱,也許會有被批評的不 悅,而我并沒有這樣做,這就還給了學生學習的充分自由,使他們充分享受到參與的樂趣,享受到發表不同意見的樂趣,使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促進了學生創 造力的發揮。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是“疑而不問”,那些不善于質疑的人,一般學習態 度 懶散、知識面狹窄,而樂于發問的人卻思維活躍,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強。質疑就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也是促其發奮學習的動力。有了質疑,學生就會產生求 知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追求。“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學生由疑而問,也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哪怕是一 些幼稚、膚淺的問題。
三、張揚兒童創造的天性。
“疑”是創新學習課堂的主軸承,思維是創新學習的核心,培養良好的思維 品 質是發展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突破口,而創造性是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方面,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往往只注重教育學生確信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如果有學生提出異議, 就很生氣,即使學生的意見是對的,也要頂回,其實這樣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果我直接批評了那位學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對?”那樣, 學生就不會發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通過這個“借”字表達得淋漓盡致,當然更不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如果我先告訴那個學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諸葛 亮的。”相信這個學生會很受打擊,以后可能只會遵循所謂的“正確與否”,從此扼殺了兒童創造的天性。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領悟到,只有那種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