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三專題節目的個人觀后感(精選3篇)
榜樣三專題節目的個人觀后感 篇1
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榜樣3》。7個個人榜樣,1個群體榜樣,1次團體入黨宣誓,一次次撥動著、震憾著我的初心,久久不能平靜。
宋書聲,一個走進經典、與馬列主義原著直接對話、終身對話的學者;賀星龍,一個村里團體供養的、用自我的所學數年如一日地感恩回報鄉村的赤腳醫生;李元敏,一個帶領維吾爾村從物質到精神實現改變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淑芳,一個為了在有限的、先到先得的衛星軌道面前孜孜不倦奮斗的北斗追夢人;印春榮,一個“黨叫我干啥我就干啥,讓我犧牲生命我也在所不辭”的屢立戰功的緝毒警察;朱仁斌,一個帶領全村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村黨支部書記;趙忠賢,一個在極端落后的條件下實現高溫超導領域趕超的奠基者;國測一大隊,一群忍受孤獨、寂寞、甚至生命代價卻無怨無悔地摸清國情的拓荒人。
所有這些默默無聞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榜樣。當然他們不是刻意地去做英雄,這只是他們做人的底色、癡心不改的黨員初心。為了初心,他們有時忠孝不能兩全,不能享受常人的天倫之樂;為了初心,他們面臨危險、克服艱難、挑戰極限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為了初心,他們忍受親人的不解、群眾的誤解。他們是一群有信仰的人,牢記使命、須臾不忘自我舉起的右手;他們是一群有情懷的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是一群有擔當的人,舍生取義、硬是把硬骨頭啃出了味兒。
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面臨的硬件環境比他們要優越得多,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叫苦;我們面臨的人文環境比他們要好得多,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叫屈;我們面臨的困難比他們要小得多,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叫累。風雨過后才見彩虹,成功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干出來的,格局是干出來的。沒有努力,一切都是荒誕侈談;沒有奮斗,一切都是海市蜃樓。我們要沿著榜樣的足跡,時刻充滿活力、富于創造、勇于擔當,用我們的行動證實初心,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干部的獨特風采。
榜樣三專題節目的個人觀后感 篇2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該劇向我們展示了一批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他們心系群眾、敢于創新,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堅守共產主義信仰,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歷史使命。
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那一刻,英雄的共產黨人在信仰的指引下,成為用鐵肩擔起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道義,用血肉之軀筑起抵抗列強入侵的長城,用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視死如歸、敢于犧牲、勇于戰斗、越強的英雄氣概在中華民族最屈辱最黑暗之中摸索光明的前途的榜樣,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將一盤散沙的國人奇跡般團結起來,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斗志,為處于深重災難的中國人民點燃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期望之燈。崇高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理所當然地成為共產黨人的畢生追求,也是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精神源泉,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夢想,共產黨人就會失魂落魄,黨的生命就會黯然失色、枯萎以至終結。
加強學習,不僅僅關系黨員干部自身的發展提高,并且關系國家、民族的興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成敗。黨員干部必須加強學習,把學習作為人生的一部分,經過學習不斷提高,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公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就應當為黨工作,活到老、學到老”。黨員干部要做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精心組織者、進取促進者、自覺實踐者,深刻領悟前人的經驗、方法,結合自身實際加以運用。
“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說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也從來不乏“榜樣”。像王淑芳、賀星龍等親身講述的黨的十九大后涌現出來的身邊先進典型,他們身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他們用忠誠、干凈、擔當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人應有的職責與擔當,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者,也是新時代新氣象新精神的引領者。應對這些新時代“榜樣”,我們都應滿懷恭敬地向他們深深的鞠一躬,然后在心中鄭重地對自我說: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名“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新時代共產黨人。
榜樣三專題節目的個人觀后感 篇3
《榜樣3》在中央一臺播出,一個多小時的觀看,一向是高度集中,心潮澎湃。他們不愧是黨的好兒女,赤膽忠心,奉獻始終,一心跟黨走,無怨無悔。
幾乎至誠愛國情懷,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老翻譯家宋書聲、赤腳醫生賀星龍、黨支部書記李元敏、“北斗”功臣王淑芳、緝毒英雄印春榮、黨支部書記朱仁斌、中科院士趙忠賢、國測一大隊黨組織3名代表……他們用生命淬煉黨性、用忠誠詮釋黨魂、用平凡彰顯偉大、用點滴匯成春潮,自我人生已然不朽,也帶給同路人、帶給之后者精神的引導、靈魂的支撐和榜樣的力量!
這些榜樣頗具代表性,從常人的眼光來看,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領導有群眾、有軍有警有民,有個體也有基層黨組織的代表,黨齡也有長有短……職業不一樣、經歷不一樣,這是他們的外部條件的差異。但他們的內心的信仰卻毫無二致:做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他們自豪地走上初心臺,重溫入黨志愿書;他們伸出或粗壯或纖細的手掌,按在鮮紅的黨章封面上,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莊嚴鏗鏘,聲貫廳堂,撼動了所有現場的、電視機前的觀眾,有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能夠想像,他們也想起了自我被黨組織接納的那一刻,多么興奮,又多么自豪。
當這些榜樣講述自我的心路歷程時,我再次被深深打動了。他們的生活其實和常人一樣,有親情感情和友情、有喜怒哀樂、有困宭磨難、有生離死別,應對這些,他們也會有常人的糾結和不舍,有常人的孤單和無奈,只可是,在人生的抉擇努力提高素質!進一步提升工作精準化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