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寫(通用3篇)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寫 篇1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回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里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么?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系。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舍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為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么”。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云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并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么?”“你想怎么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欲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本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匯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匯報什么,教師就教什么,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于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松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臺,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只有一個地球》,在學生初讀后問學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覺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著讓學生說感受,談體驗。學生一會兒說酸,一會兒說甜,一會兒說苦,東一榔頭西一棒,雜亂無章,學生說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導權,對教學無組織,對學生不引導,弄得學生和聽課的教師如墜霧中。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師應該是學生的領隊,當學生需要“引導”時就站到隊伍前,需要“穿針引線”時就插到隊中,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確實擔當起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
2. 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欲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匯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于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曼谷的小象》,一節課組織了三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在初讀課文后,要求四人小組談談初讀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點理解小象拉車、洗車部分,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你覺得小象怎樣,哪些詞語表現了小象的聰明、乖巧?小象為什么會這么聰明、乖巧?”第三次大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幫忙,我們還有哪些辦法把車拉出來?”第三次合作學習,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兩次純屬為合作而合作,毫無意義。
我們認為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和內在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合作學習的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就會浮于表面。
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培養探索、合作能力時;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寫 篇2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從事小學工作已經31年了。在這31年的工作歷程中,我即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舉世矚目的功績。和所有的個小學教師一樣,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賢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是在這忙碌的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自己職責的重大,就是在這平凡的工作中,體現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價值觀。
在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給我留下了個性深刻的印象。我期望自己也能夠像她那樣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榜樣,記憶中完美的回憶。當我帶著大學校園青春的激情踏入一高校門時,當我懷揣著滿腔熱情和赤誠,登上三尺講臺時,才真正懂得了這已不再是一種游戲,而是一種事業,伴著這種事業要求我具備高尚的教師道德、素質。
在我上師范學校之前以前問她:“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她說:“要有愛,很多的愛。”此刻,已經成為一名老師的我發現,雖然在其他的地方,大家說的最多的都是名或者利,但對于一名教師,最重要的還是她的愛,這份愛里包括了所有的愛心與關懷,犧牲與奉獻。
我們班里有一個個性調皮的男同學。他大概是因為從小由老人帶大的緣故,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很有不是太規范。雖然是男孩子,卻很留意眼,愛告狀,甚至撒謊。有好幾次,他犯了錯誤,怕被老師批評,就說一些自以為能夠蒙混過關的謊言,期望能夠避免被老師追究。但他畢竟年紀還小,撒的謊都比較幼稚,很容易就被我識破了。漸漸的,我開始對他不信任起來,小朋友有時候告他的狀,我會不怎樣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而立即批評他。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個愛說謊的搗蛋的孩子。
直到那一天,上完課后,班長告訴我他上課的時候吃東西。我吃了一驚,立即感覺到他真是太過分了。班長早已經盡職的把他推到我面前。我沉下臉問:“是不是上課在吃東西?”他低下頭回答:“沒有。”我觀察他的嘴巴,很明顯的含著什么,對他這種總是撒謊的毛病反感到極點,于是狠狠的批評了他,讓他回教室里坐著反省。我看他眼睛里含著淚花,慢慢的下樓去了。我想:“總算掉了幾滴眼淚,期望他能夠從此理解教訓。”回到教室里,課代表把作業本拿給我,我問:“他到哪里去了,我不是叫他在教室里反省的嗎?”課代表回答:“他這天不舒服,好象有點發燒,喉嚨痛,不敢和你說。其實他吃的是治喉嚨痛的含片,此刻在廁所吐呢。”我大吃了一驚,臉頓時紅起來,為自己方才的行為感到羞愧難當,我竟然這樣傷害了他,使他倍受冤枉。就在這個時候他進來了,看見我連忙不好意思的一笑,怕我再批評他,趕緊到座位上做好。看見他似乎很怕我的樣貌,我對自己平時對他的態度做了一個深刻的反省。我發現自己其實根本沒有真正很好的關心過他,沒有了解過他的想法,他的內心。他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我們這個陌生的環境,我就應更多的愛護他,幫忙他克服困難,適應新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指責與批評。
我走到他面前,親切的問他是不是病了。看到他對我的態度仿佛很吃驚的樣貌,我的心又難過起來。他點點頭,說昨日晚上發燒,但早上有些退了,父母親很忙,家里沒有人看護,還是決定送他來上學。我問:“你剛才吃的是藥吧,還有沒有。”他立即拿出一盒含片給我看,留意翼翼的說:“剛才上課的時候喉嚨很疼,忍不住吃了一粒……”我拍拍他的圓圓的臉,第一次發現他有明亮的眼睛和動人的微笑。我說:“這天是陳老師錯了,不就應沒有問清楚就批評你,你愿意原諒老師嗎?”
他對我的態度和說的話都很吃驚,他更加不敢相信的望著我,我說:“你不肯原諒老師,老師心里會很難過的。”他立即說:“原諒的,原諒的。”旁邊的孩子們都笑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老師還向別人道歉啊?”我回答他們:“這天確實是老師錯了,有了錯誤當然要承認,不然,我怎樣還能夠去批評別人呢?”我一點也不覺得向孩子認錯很傷自尊心,反而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他其實有很多優點,比如:他性格開朗,為人熱情,雖然我總是批評他并且很可能有幾次是他受了委屈,但他一點也不放在心上,對我十分親熱。他熱愛勞動,總是搶著幫我擦黑板,掃地。每當我問:“誰來把窗臺上的灰擦一擦。”立即能夠聽見他響亮的回答:“我來!”他的理解潛力和理解潛力都很強,也很有上進心,不久他的學習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逐步適應了在上海的生活。
孩子們當然有缺點,但做為老師的我同樣如此。我也和孩子們一樣,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件事情使我意識到老師的職責與目的,那就是愛孩子,給他們很多很多的愛,讓他們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里健康的成長。
教育學家以前說過:“盡可能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我要做的,就是真誠的熱愛工作,真心的熱愛孩子,和他們心心相印,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生活,幫忙他們克服各種困難,開創完美的未來。為祖國的明天,為祖國的未來,我愿終身奮斗在平凡而偉大的教育事業上,用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熱血去描繪更加完美的明天。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寫 篇3
尊敬的于導員:
今天我懷著愧疚和懊悔寫下這份檢討書,以表我遲到(早退)這種不良行為的深刻反省以及再也不遲到(早退)的決心。
首先我懷著愧疚和懊悔的心情為今天上午遲到犯下的錯誤向您表示深刻的悔過。今天早上由于自己的懶散在上早自習時遲到了,在班里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經過老師的教導,我知道了自己錯誤之所在,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了深深地歉疚和不安。早在我剛踏進這個學校的時候,學校以及學院就已經三令五申,一再強調,作為一個大學的學生,上課不應該遲到,不應該曠課。然而現在,我卻遲到了。
我已經深刻認識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訴自己要把此事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不能辜負老師對我們的一片苦心,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由于個人的惰性,我還是把老師的諄諄教誨拋于腦后。今天寫下這份檢討書,不僅是因為一個學校紀律處理的程序需要,更確切的來說,是想通過這份檢討,來讓自己牢記老師們的教誨,更讓自己時刻敲響警鐘!
我不想找任何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因為錯了,就是錯了,找理由來逃避,只會使自己越陷越深。推卸責任容易變成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養成了就難以去改變了。遲到,不是一件小事。我感到很愧對老師,更愧對我的家人。進大學的以后,什么都覺得很新鮮,于是在生活學習中,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隨意放縱自己。像墻頭的野草,風往哪面就想哪邊倒,一段時間對什么有興趣覺得有意思就去忙乎什么,干事情總是三分鐘的熱度,連最重要的學習都落下了,紀律也散漫了。直到現在我才感覺自己清醒了些。為此我感到十分的羞愧,因為這樣的錯誤是愚蠢的。
我覺得自己的行為辜負了老師對我的諄諄教導,浪費了老師的精力和時間,我實在是不該,我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錯誤,我覺得非常愧疚,反省尤為深刻,使我覺得改正錯誤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情,為了更好的認識錯誤,也是為了讓老師你能夠相信學生我能夠真正的改正自己的錯誤,保證不再重犯,我將自己所犯的錯誤歸結如下:
1不該打籃球
對于這點,我一直是十分詬病的,如果我像那些好學生一樣投身于自習室,圖書館,寢室書桌上的話,我就不會浪費時間去打球,更不會因為自己體質不好還亂脫衣服而感冒。沒有感冒的話我就不會在今天起床時頭痛欲裂,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十分鐘失神,也不會為我今天犯下的錯誤奠基。所以說打球實在是害人不淺啊!打球還是必須量力而行,否則不僅不能強身健體,還會讓身體不適,影響學習,以至于成為反面教材之類的。
2不能學校食堂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時每個人都必須正視的問題。讓我最無力的就是,這學期第一次去金鵬公寓食堂吃飯。開始還好,但是等到了今天早上我在忍著頭疼然后讓自己的理智戰勝惰性之后。悲劇發生了。我發現我鬧肚子了。這一鬧不要緊啊!一連讓我去了3次廁所,為了不連累室友,我讓他們先去了教室。等到我肚子稍微好點后,我就立刻從15樓飛奔至學校。但是可惜的是,已經為時已晚了。給導員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后來我就在思考,我到底是吃什么吃壞肚子的呢?晚飯吃了金鵬后回寢室吃了一個蘋果,喝了一瓶可口可樂、我想這罪魁禍首肯定是樓下賣的紅富士是涂了蘇丹紅的,或者是萬惡的小品牌可口可樂。想我金鵬食堂價高物精,怎么可能讓我吃壞肚子呢?所以說以后吃水果,喝飲料都要遠離啊!
3早起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想我沈陽工大為了我們學生提供了一個多么良好的早自習機會啊。相比其他高校,他們的學生往往是苦于無處自習而最后只能在某個小樹林里早讀。反觀我自己,學校給了我們這么一個良好的早自習機會,我們怎么可以身在福中不知福呢?所以我以后一定早起,不辜負學校為我們成才而做出的英明決策,也不辜負導員早起盡責的一片苦心。
對于以上的錯誤,我已經深深的認識到了它們的嚴重性,特別是遲到——這種損人卻又不利己的錯誤。為了更好的向老師檢討自己,我特提出以下幾點改正意見,好讓自己和老師同學督促自己改正我的錯誤:
1、向老師認錯,寫檢查書。既然自己已經犯了錯,我就應該去面對,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以后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我寫下這篇深刻的檢討,向老師表明我認錯的決心。
2、提高紀律性。我應該認真學習學校的校規校紀,并且做到自覺遵守。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有事應該先向老師請假。
3、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對各門課程都應該引起重視,并且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作風。
4、好好學習,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作為學生,特別是新世紀的學生,學好學校開設的每門課程外,更應該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成為具有多種本領的人。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明天,更是為了祖國的明天。
5、學會正確處理問題。
6、制定學習計劃,認真克服生活懶散、粗心大意的缺點,努力將期考考好,以好成績來彌補我的過錯。
對于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它的嚴重性,特寫下這篇檢討,讓老師提出批評,并希望得到老師的原諒。并且向老師保證我以后將不會再犯以上的錯誤,特別是不會再無故遲到了。希望老師能夠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并且真心的接受老師的
批評和教誨。同時希望老師在往后的時光里能夠監督我,提醒我。我一定不會再讓老師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