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個人反思筆記(精選4篇)
保育員個人反思筆記 篇1
保育在幼兒園工作中的重要性以不容置疑,同樣保育對幼兒健康的保護和促進也早已引起了很多幼教界人士的關注。因此幼兒園在實施保教工作中如何科學的認識教育,有效地實施保育是一個值的研究的問題。只要真正理解保育的涵義、正確認識保育的價值,才能夠在幼兒園常規(guī)工作中將保育工作落到實處。
一、幼兒園保育工作的特點:
幼兒階段是人的一生發(fā)展最重要的時期,由于其身心發(fā)育尚未成熟科學有效的實施保育工作顯得尤為的重要。幼兒園保育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① 幼兒園保育要有現代的兒童觀:
隨著心理學及社會的發(fā)展,人民對兒童的認識逐步深化,“完整兒童”觀念的提出,讓孩子全面發(fā)展那成為了新時代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對保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保育人員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不同措施為幼兒提供生活護理和幫助。同時也應當看到每個幼兒和發(fā)展速度以及家庭背景粗在的差異而導致每個幼兒的需要、興趣能力具有與他人不同的特性,在實際中要針對不同兒童提出不同方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讓每個幼兒都滿足并能在原水平上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② 幼兒園保育要為兒童提供良好的發(fā)展教育:
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必須為教育服務已成為共識,但是如何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提體現育功能則是一個新的話題。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先決條件,只有兼顧了疾病預防、衛(wèi)生消毒、安全防護的基礎提供為開發(fā)兒童智能發(fā)展所需要的房屋設施配備、墻面裝飾布置等才能確保幼兒真正成為兒童樂園。
在保育過程中保教人員與兒童的情感互動也是幼兒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抱腳兒員不但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生活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還必須與他們建立平等、親密的關系,滿足其情感需要,才能夠全面實施保育措施。同樣的兒童之間的相互促進同伴互助也十分重要。
③幼兒園保育工作必須融入一日常規(guī)工作中去:
幼兒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工作必須是全面的、多元的,與日常工作相融合的。生活活動中的保育:既我們常說的生活護理。包括了為幼兒提供科學、平衡的膳食管理良好的培育、保證幼兒正常的睡眠及對幼兒進行個人清潔衛(wèi)生的照顧等。
學習生活中的保育:即根據兒童生長發(fā)育特點和規(guī)律,制定和安排好兒童的一日作息時間,做到動靜交替,增進幼兒健康、保持平衡心態(tài)。
④幼兒園保育必須與教育相互滲透:
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必須是對兒童身心的全面呵護。不但要對幼兒飲食、睡眠、洗漱等方面進行照顧,還必須注重科學地促進其身心發(fā)育、認識發(fā)展、個性形成。在這方面對幼兒產生影響的既有保育的作用又有教育的作用。因此幼兒園的保育必須與教育互相滲透、有機融合。只有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實現保教合一。
除此之外,形成家園合力、實現社區(qū)資源共享也是幼兒園保育工作不可忽視的方面。家庭、社會、幼兒園相結合才能高效率、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的健康進行保護和增進。
保育員個人反思筆記 篇2
“千般照顧,不如自護”。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不僅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職責,同時要及時檢查幼兒園的設備、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我的潛力,幫忙幼兒樹立必須的安全意識。
其實我們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huán)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透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用心預防,就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熱水、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豆而吃進肚里。杯里的熱水也會因為幼兒不會決定而造成燙傷。那么如何提高幼兒對事件的預見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識。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那么就應提高幼兒分析、決定的潛力,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如插座、火、藥、熱水、食品、玩具等,請幼兒自我來區(qū)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
我們應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相應的物質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一次,我發(fā)現幼兒常常在室內亂跑,發(fā)生相撞的事情,于是與班上老師商量,決定在室內布置一些安全標記,提醒幼兒注意。但幼兒不了解安全標記。我們就從認識安全標記入手。在晚上的認識活動上學習各種標記。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在班內的電視機及電門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窗臺張貼了禁止攀爬的標記;在樓道張貼了下滑危險的標記,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大班幼兒好奇心增強,好動,隨心所欲的特點,而且不知深淺,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師阿姨不注意玩一些危險物品,做一些危險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限制幼兒的活動。雖然他們年齡再幼兒園里不算太小,但他們與需要不斷的獲取經驗,在生活中去不斷的探索和反思。在與環(huán)境進行交互作用之后從而獲得相應的信息、感受。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仔細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利用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潛力和意識。一次,政政在關門時手被夾了一下,孩子們看到政政受傷后痛苦的表情后都紛紛說:“以后可不能關門了。”幼兒明白不再關門、玩門了,可能以后幼兒由于玩門受傷的機率就會很小了,但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會抑制幼兒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后幼兒一開門、關門就會想到會夾手,事事需要成人幫忙。這樣,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幼兒會越來越喪失自我保護的潛力。以后如果遇到突發(fā)事件,他們就會束手無策。于是,我請政政講講怎樣夾了手,幫忙幼兒分析怎樣才能不夾手。并教幼兒學習兒歌“開關門”。讓幼兒明白一手扶門框(墻)、一手扶門把兒是正確的方法。并讓幼兒親自實踐,掌握開關門的技能。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重要的是不僅僅就應讓幼兒明白哪里有危險,更就應讓
他們學習如何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保護自我。
經過一段時間的安全教育,我們發(fā)此刻活動中大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用心地防御。同時,我們也感到,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兒構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保育員個人反思筆記 篇3
今年我到幼兒園當小班保育員,雖然我以前也教過小學低年級,但是負責幼兒的保育工作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兩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說說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么,然后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么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里有也特別高興。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說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fā)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許多人至今仍認為“保育員不是教師”,我們需要轉變觀念,只要與孩子們相關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教師和保育員,雖然分工稍有不同,但都為“促進幼兒發(fā)展”這一共同目標而工作。“培養(yǎng)完整的幼兒需要完整的幼兒教育”,如果將保育員和教師進行刻意的、機械的角色劃分,就會影響“保教合一”這一目標的實現。保育員應打破“保育員的職責僅是打掃衛(wèi)生、照顧幼兒飲食起居”的傳統(tǒng)觀念,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教育幼兒、促進幼兒發(fā)展的職責,并為達到這一目標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盡可能給幼兒有效、適宜的教育影響。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里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保育員個人反思筆記 篇4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fā)現空著一個座位,"這是誰的座位"?一個小朋友說是桐樟。桐樟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桐樟推開門進來了。"桐樟,你去哪兒了?怎么沒一塊回來呀。"他紅著臉說:"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時候忘了告訴老師了。"看著他緊張的表情,我心中有一絲絲歉意,如果我在回來前點數一下孩子,就不會有此插曲了。"對不起,是老師的原因,以后老師不會丟掉你了。"桐樟開心地笑了。
通過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組織集體活動尤其是戶外活動時,老師一定要時刻關注著孩子,隨時點數孩子,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避免孩子丟失,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幼兒園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兒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視。只有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愉快地學習和生活。所以,我班教師在注意了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實,嚴格按照安全、衛(wèi)生制度,每天堅持教室的通風及室內外環(huán)境的清潔,定時消毒。其實只要做好衛(wèi)生和預防工作,加強自身的鍛煉,"手足口病"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于是我們非常注重做好幼兒保健工作。首先做好班級衛(wèi)生清潔工作、消毒工作。于是班級每天教室用紫外線定期對幼兒的睡具、玩具、用具進行暴曬、清洗、消毒等。其次開展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育活動。通過講故事等形式,讓幼兒懂得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是要講衛(wèi)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監(jiān)督幼兒戶外活動后、飯前、便后洗手情況,初步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再次增強幼兒體質,鼓勵幼兒早入園進行晨練活動。總之,今后我將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理論與實踐探索,轉變教育觀念,爭取再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