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垃圾的衛(wèi)生的建議書(通用3篇)
學校垃圾的衛(wèi)生的建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方寸綠地、滋潤人心。學校是人類文化沙漠里的綠洲,教室是綠洲里知識的殿堂,它神圣而圣潔,肩負著知識文化的傳承。維持教室的潔凈就是維護我們接受知識的權利。在我們的教室里,由于有一些同學把食物都帶進教室,教室里彌漫著早餐的味道,抽屜里散落著同學們留下的塑料袋、塑料瓶等垃圾,以至使垃圾影響教室的良好學習氛圍。
我們相信,沒有哪一個同學希望在一個遍地雜物,放眼斑斑點點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校學生自律委員會在此向全校同學提出如下倡議:
一、 不把早餐、零食帶進教室,課后主動把垃圾帶走,把干凈留下;
二、 自覺維護教室清潔衛(wèi)生,清除白色污染,隨手撿拾紙屑雜物;
三、 勿“投籃”,請多走兩步,將垃圾放入垃圾箱內;
四、 課前主動將通訊工具調節(jié)成無聲狀態(tài),共同營造文明課堂;
五、 杜絕“課桌文化”,愛護公共財物,不要在墻壁上、桌面上留下字跡和足跡;
教室是我們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心靈凈化的教堂,教室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請大家把垃圾帶出教室外,你帶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是干凈。你扔下的是骯臟,撿起的卻是品德,請大家還給教室一份干凈
學校垃圾的衛(wèi)生的建議書 篇2
尊敬的校領導:
我是六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在這個多姿多彩的學校里學習、生活已有六年之久。校園是授予我們知識、賦予我們歡樂的地方,每一個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學習的學生都感到很快樂:因為這兒有伴隨我們的小伙伴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學校里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來。校園里的景色也美不勝收:大門臺階上擺放著一盆盆美麗含香的花兒,每當我們走近校園,那些花兒都對我們笑,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舒心和愉快。教學樓下的“米老鼠”花壇里,松樹的枝葉無比繁茂,小草生機勃勃、富有活力,讓校園中的每一個同學玩得開心,生活也開心。
可是,我們在打掃公共場地的過程中經常發(fā)現(xiàn):原本美麗的花壇里,經常躺著一大片“悠閑”的枯枝敗葉,那些枯枝敗葉身上卻還舒舒服服地睡著一群報廢的垃圾袋、食品袋,咀嚼完后隨地亂吐的口香糖隨處可見,地上散落著的樹葉片、草根都是一些淘氣的同學們的佳作。還有一些三無食品包裝袋、飲料瓶,被塞到窗臺的縫隙里,一股辛辣難聞的腥味常常撲鼻而來,這是那些貪吃的同學們的佳作——這些事例如果反復、多次的出現(xiàn),會嚴重導致美麗的校園變成一個死氣沉沉的“垃圾場”!
為了能讓我們現(xiàn)在被污染的校園恢復以往的美麗,我向學校提出以下建議:
1、繼續(xù)像以前那樣開展“爭當綠色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活動,讓這些小衛(wèi)士向在校學生宣傳環(huán)保活動、呼吁環(huán)保,將同學們亂丟亂扔的惡習糾正。
2、在校園廣播里播出一些環(huán)保小常識,讓同學們認識到浪費資源、污染環(huán)境對地球造成的危害,從而自愿加入到保護環(huán)境的行列中來。
3、對校園加強環(huán)境管理,不讓在校學生隨意進出施工重地亂丟亂扔,對愛護環(huán)境、不亂拋撒廢棄物的班級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瑢ξ:Νh(huán)境、破壞植被行為作出合理的批評。
4、在學校四處的草坪里立上一些好的標語,上面還可以畫一些有關環(huán)保的漫畫,讓同學們自覺環(huán)保。
5、對情節(jié)嚴重的同學,可以用“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方法,讓他清理全校的垃圾,然后再對他進行教育。
希望校領導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我寫的這份環(huán)保建議書,采取我的一些建議。我衷心希望我的這份建議書能為學校的環(huán)保作出一份貢獻。
建議人:
日期:
學校垃圾的衛(wèi)生的建議書 篇3
中學共青團工作有他特殊的一面,我們不是為了校長干事,也不是為了學校做事,準確的說是為了學校的目標干事,因此必須樹立目標意識和成果意識。白水中學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名學生都成才,讓每一名教師都成名,讓每一名家長都滿意,這樣的目標實現(xiàn)起來確實不容易。
所以,我們必須在傳統(tǒng)的班級行政聚合模式之外尋找另外的方式。學校以班級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造成了班主任工作壓力很大,校團委為學校管理提供了另一種朋友或同伴式的聚合方式。俗話說,一把鑰匙開把鎖,我們決不能指望班主任成為萬能鑰匙,不能指望他一個人打開所有學生的心鎖。
學校團委工作為各項工作提供了另一種評價方式,學校德育管理“嚴”字當先沒有錯,但是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也是普遍公認的,我們不能用60、70年代的方式來教育90后的青年學生,我們的工作有一條原則是夸遍應夸之人,夸遍可夸之事,校園廣播、團委微博通過校內新聞宣傳正面引導,樹立學校正面形象。
過去有些學校對新人關注不夠,新人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不利于年輕教師的成長。學校團委工作為學校管理提供了另一種人才培養(yǎng)平臺,校團委會以及教工團支部聚合了一批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他們通過參與團工作培養(yǎng)能力,樹立榮譽感,提高了自我要求。
建議上級團組織發(fā)揮團組織自身廣泛聯(lián)系的“人脈”資源,與教育主管部門聯(lián)合,積極爭取政策,結合師資隊伍建設,落實團干部培訓,建設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我們首先是一名教師,然后才是一名團干部,希望上級團組織多為我們提供參加培訓的機會。在培訓時針對中學團干部的實際情況,在培訓共青團業(yè)務知識的同時,增加教學能力培訓方面的課程,讓中學團干先為優(yōu)秀教師,再成為優(yōu)秀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