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通用3篇)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心得 篇1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終于看完了,起初是抱著涉獵的心態閱讀的,可越讀越覺得離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覺將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與之相聯系,相比較。此時的心情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心靈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動、有感激、有慚愧、有反省,各種感覺交織在一起,而大腦中則凸顯著幾個鮮明的大字——愛心的堅持創造教育的奇跡。
“當一個好老師的基本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李振西老師讓我明白,只有愛心的堅持才會創造奇跡!拔矣X得我的運氣好,每教一批學生,他們都對我特別好。比起學生對我的感情,我欠他們的實在太多太多!”讀著李老師的這句話,我不由地思緒起伏,我想學生之所以對李老師好,并不是因為李老師的運氣好,而是李老師為學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試想有幾人能做到每天給學生煮雞蛋?又有誰能做到李老師對寧瑋、伍建那樣的關愛,更何況萬同這樣的學生。李老師那份長達近五十頁的“我與萬同的故事”,著實讓我震撼。我在閱讀中不斷地被感動著,不斷地思索著,如果我遇到像萬同這樣的學生,我會有多少耐心來等待他的轉變,又會有多少愛心和毅力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想到這些,不覺感到自慚形穢,羞愧無比!從萬同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后進生的艱難,更看到了李老師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我想李老師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耐心與愛心,是因為李老師始終有一顆感恩的心吧!因為感恩,他不斷地付出,因為不斷地付出,他不斷地收獲著學生的感恩,這樣如此這般,周而復始,才使李老師有那么好的“運氣”,遇到了那么好的學生。因此不要抱怨學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讀了《愛心與教育》,反思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相信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教育的奇跡。
《愛心與教育》是李鎮西老師1998年獻給走向21世紀中國教育的一本探索手記。書中用一篇篇獨具愛心和思想性的記實文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心得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心得 篇2
在教育里,愛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愛是萬萬不能的,愛流淌在李老師的字里行間。他整整一個月給一個學生每天煮一個雞蛋;背著學生去醫院在醫院里陪護;給學生送生日禮物……愛有是相互的,李老師發自肺腑的愛不求回報,但孩子們卻經!懊孛苄袆印苯o他驚喜,在李老師住院的時候,大家集體來看他;在李老師不在家的情況下,還愛屋及烏給他剛生過孩子的愛人送雞蛋;全班同學給秘密給他準備生日禮物……李鎮西老師向我們詮釋了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愛,請深愛!
李老師還是有教育智慧的。讓我們頗為頭疼的“后進生”,在李老師那里卻迎刃而解。他認為“后進生”教育指導思想應該是科學、民主與個性,要用心靈贏得心靈,把教育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以分數論英雄;應該把更多的關注投向他們,分析“后進生”家庭、學校及個人等方面的原因后進而去尋找辦法。
培養優等生李老師的方法也頗值得學習,李老師眼里品學兼優的學生才是優生,對優生不能只注重分數,更要關注他們的思想和人格;優生培養有六大方法:樹立志向、認識自己、保持童心、超越自我、訓練“受挫”心理、培養創造能力……李老師的教育智慧對于我們普通老師來說具有極強的借鑒性和可操作性。
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又是深遠的。學生畢業后給他的信中說:“李老師,您放心,不管以后怎樣,我永遠會做一個正直的人,至少不能有愧于自己的良心”;還有學生在他的影響下也成為了教師;還有一些人因為報紙等媒體認識了李老師,向他寫信求助,李老師悉心回信開導談心……“父母愛之則為之計深遠”,李老師為他接觸到的每個孩子負責,為之計深遠,在學生心里,無論走到哪里,李老師也早已是他們內心牽掛的家人。
讀完李老師的著作后,為他源源不斷的愛的能量、歷久彌新的教育火花,深深折服。李老師給孩子們上的不僅僅是學校一堂堂的課,更是點燃了孩子們人生路上永不滅的指明燈……
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始于愛心,卻不止于教育。向李老師學習!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心得 篇3
《愛心與教育》是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是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鮮活的校園生活。透過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師的教育理念。我們的教育活動目標,并不是一張張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講到這里,我有點慚愧,回憶我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們所說的那樣,把學生當成了承載知識的容器。我希望我的每個孩子上課能夠認真聽講,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并且希望那些后進生們別考的太差,別把平均分拉動太大。事實上,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理由讓他們變成一模一樣的產品啊。
其次,通過本書的閱讀,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師對學生門的一腔愛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愛著他們學生們,才能無微不至的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堅持不懈的寫下這么多手記、札記。
說實話,我對教育類的書總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著,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很多教育類的書籍總是用高深的理論堆積而成的,可能是我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所以領略不到他們所闡述的情境吧。但是這本書通過記錄校園中的生活,孩子們的日常表現,還有學生們的作文等夾敘夾議地講述事例,用最真摯、樸質的文字闡述著高深莫測的理論。
李老師教育學生的方法確實跟別人有這不一樣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如說有位后進生上課特別愛唱歌(雖然有時候只是小聲哼哼),他知道同學們對他這個壞習慣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師就對他說:“你現在是每堂課都要唱歌,影響同學們的學習。這樣吧,你先試試盡量爭取每天有一堂課沒唱歌,你就給我來個喜報,好嗎?”第一天,他沒有來喜報,第二天他來喜報了而且特別興奮;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沒來喜報,第五天他來喜報了。盡管一周內他只有兩天來喜報但李老師還是給他熱情的鼓勵。就這樣,他犯這個錯誤的頻率慢慢少了;半個學期后,他基本上改正了壞習慣,李老師在全班人面前表揚他有“戰勝自己的勇氣和毅力”。還有一位學生上課在抽屜里偷偷研制炸藥,結果引燃了書包,李老師就把這位學生介紹給一個化學老師,結果他漸漸的迷上了化學。還有一位學生一上課就睡覺,李老師給他推薦既有教育意義又有精彩情節的長篇小說《烈火金剛》,叫他上課抄這本小說等等。
李老師認為對于后進生的教育很難一勞永逸,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等,便想把他變成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看的太簡單了!胺稿e——認錯——改錯——又認錯……”這是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循環。他推薦了幾種比較有效的據他的方法,如寫《駕校聯系本》。讓后進生為自己確定一個幫助人,讓這個幫助人每天將后進生的當天表現卸載上面,然后讓后進生帶回去給家還在那個看。還可以采用填《報喜單》,安排當干部,學生作文表揚等方法。本書中被李老師作為案例的是一個名叫萬同的后進生,這位后進生到學校的第一天就偷竊,上課極端的不認真,從小學開始就被老師們所放棄的孩子經過李老師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教育,后來他成了國旗下的演講者,到最后雖然他沒有考上大學,由于基礎實在是太差,他成了一名通信兵,成了國家最“可愛的人”了。
李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正被我們現在所沿用。比如說他每個學期前總會印很多的報喜單,哪個孩子在學校有進步,不僅僅是成績上的進步,都可以讓他們填寫報喜單,并讓他們帶回家。李老師每天都會親自為學生朗讀小說,和學生一起品味“書”的味道,這正是我們現在正推崇的班級讀書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