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篇1
一、對話活動
這是最直接而又經(jīng)常使用的家園聯(lián)系方法。由于有“培養(yǎng)好孩子”這一共同目標,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經(jīng)常會自發(fā)產(chǎn)生交流教育幼兒情況的對話,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對話形式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育兒意見的交流,對進行家教指導大有益處。
(一)教師與家長間的對話
教師與家長在接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關于孩子的各種對話,以老師接待的目的性為標準,這種對話形式可分為隨機接待和有針對性接待兩種形式。
1、隨機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長來校接送孩子比較集中的時間,來校家長比較多,我們經(jīng)常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情況,并向家長介紹近階段開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現(xiàn),并對家長提出的問題作簡明的答復。
2、有針對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個體,我們在工作中仔細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根據(jù)幼兒的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接待家長。這是面向全體、注重個別差異的具體指導形式。
由于受環(huán)境、職業(yè)、學歷、個性等方面的影響,家長的素質(zhì)也是個不相同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家長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有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隔一代的孫子孫女非常疼愛,他們關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體、吃飯等情況,而較少關注孩子的個性、品德、行為、智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對這類家長,我們從他們關心身體方面入手,先談孩子在校的午餐、學習等情況,再涉及其他領域;而對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家長,我們就從孩子在活動中舉手發(fā)言、回答問題等學習狀況入手,再逐漸深入到其他方面;對工作比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長,我們則開門見山,直入要點,避免迂回而行;對性格內(nèi)向或?qū)τ變航逃嬗衅姷募议L,我們則從大家感興趣的、熟悉的時事入手,等雙方感情比較融洽時,再慢慢轉(zhuǎn)向主題。但總的一個要求,我們在進行指導時,總是先肯定孩子的進步之處,然后婉轉(zhuǎn)地指出不足,切記命令式或一味責怪的口氣,這已作為我們接待家長的一個原則。我們經(jīng)常用“孩子現(xiàn)在什么地方進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點,相信進步會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現(xiàn)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樣,就更加好了”等話語,使家長聽了既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高興,對老師提出的建議也樂于接受。
(二)家長與家長間的談話
我們在與家長的接觸過程中意識到,家長在家庭中積累的經(jīng)驗是極其可貴的,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相互交流、介紹。為此,我們開展了家長間的結(jié)對子活動,期初根據(jù)家長及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二個或幾個結(jié)成一個對子,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如:請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經(jīng)驗豐富的家長回答其他家長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辦?”、“孩子人來瘋”等問題。讓家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指導其他家長,顯得親切、隨意,也更有說服力。教師此時的指導功能就在于牽線搭橋。
二、宣傳活動
對話活動只是接待、指導個別或一部分家長,解決的也只是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問題,還有家長需要認識或了解的一些共同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指導,我們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進行宣傳活動。
家園學習園地欄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門口自辦《學習園地》,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填寫有關內(nèi)容,內(nèi)容及時更換,它是反映各班教學工作的情況的一扇窗戶也是開展家園交流的一塊園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標及計劃、具體活動安排、表揚好人好事、出通知等!秾W習園地》形式活潑,內(nèi)容豐富,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間都能看到,使家長既了解了教學內(nèi)容,又能采取相應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詢活動
我園每學期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來校開展一些親子互動活動,受到了家長的一致歡迎。但由于各種原因,只能局限于幾次活動。而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新的困惑,因而產(chǎn)生了需要經(jīng)常咨詢的迫切感。我們根據(jù)家長的呼聲,把這種咨詢活動延伸到了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終,家長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樣,其次讓孩子擔當一定的任務,培養(yǎng)責任感,教給孩子做事的方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歡樂等,家長豁然開朗
孩子每天來校,家長與教師經(jīng)常見面,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間接待家長,并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是學校進行家教工作的一個有利時機,教師要善于做一位傾聽者、溝通者和協(xié)調(diào)者,用正確的方法去接待家長、指導家長。我們將不斷探索,創(chuàng)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導形式及方法,不斷提高家教質(zhì)量。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篇2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們要充分掌握這一有利條件,積極發(fā)動家長配合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如何與家長進行融恰的溝通,至關重要。確實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shù),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一、 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盡管在教師與家長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切忌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xiàn),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訪我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我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有時請數(shù)學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我們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在家訪中我表現(xiàn)出了足夠的誠心和愛心,講話也特別注意方式,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盡可能委婉的表達。如果我們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么,家長必然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三、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shù)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么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我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shù)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于素質(zhì)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如實地向家長反映,并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于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贊賞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轉(zhuǎn)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對于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憂,少報喜,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四是對于后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jīng)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盡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對于個別不太講理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fā)完脾氣和牢騷,并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并體現(xiàn)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確實,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師與家長溝通時的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nèi)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那么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篇3
胡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諄諄告誡黨員干部,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永保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這一告誡發(fā)人深省,令人深思。
立身以立學為先。人的思想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素質(zhì)能力提升永遠沒有終點。知識是思想、是智慧,是人格的化身,也是成長進步的源泉!熬硬粚W,不成其德”。學習未必是你成為高官,但會使你成為高素質(zhì)、高品質(zhì)的人。有的人品味低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視學習。正如鄧*同志所說:“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zhì),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黨員干部只有時刻不忘學習,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做人之本,以誠為要。我們小時候受父母、老師教育就是不要撒謊,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可見,可見誠實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和起碼的道德良知,是做人做事不能放棄的原則。人這一生經(jīng)歷的事情很多,有順境也有逆境,但要活得大器,活得透明,活得不屈于人、不惑于物,經(jīng)得住風雨撼動,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少不了一塊立身的基石——誠實。認識社會之人,總會與他人和社會產(chǎn)生關系,必須誠實守信。否則,個人就會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會失去運行之規(guī)。做人做事離不開誠實,從政為官更不能缺少誠實。黎民百姓缺少誠實,可能殃及少數(shù)人;身居要職缺少誠實,勢必危害一方。我們說做人要誠實、做事講規(guī)矩、做官講原則,就是不要忘做人之本,本分為人,誠實為官。
“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責”。責任心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為官之德。有的人只愿意享受權(quán)利,不愿履行義務,更不愿意承擔責任,這是沒有擔當?shù)谋憩F(xiàn)。敢于擔當是我黨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回顧中國共產(chǎn)黨90周年的歷程,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用責任擔當書寫出來的。今天,責任這支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上,唯有老實做人、勤奮做人,做一個不忘本、不忘根,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之人,才能傳承好老一輩的光榮傳統(tǒng),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黨分憂、為民盡責,以良好的形象感召人、激勵人、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