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1
一、基本環境 本班有學生36人,大部分同窗能尊敬教員,連合同窗,沒有違法亂紀的現象。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同窗都能認真學習,上課留心聽講,課后自覺復習功課,按時完成功課,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規律松散,學習立場馬虎,基礎不扎實,成績不理想。他們上課經常開小差,課后不按時完成功課,書寫馬虎。因此,在學習和規律上都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成績 1、認真學習了《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文明班評比條例》,對學生進行了規律教育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2、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3、經過師生們一學期的共同努力,使本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氣。 4、共同學校的工作計劃,開展了一系列有益身心發展的勾當,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全面發展。 5、通過對學生進行防火、防電、交通等的平安知識教育,增強學生的平安防范意識,本學期我班事故率為零。 三、主要做法 1、重溫“守則”、“規范”,強化行為習慣的培育與訓練,努力培育一個“連合合作、守紀進取”的集體。 2、校會、班會、少先隊中隊為主要形式,開展對學生的思惟品德、品質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3、做好日常行為工作,抓好文明班的評比勾當。 4、抓好學風建設,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抓好學生個性特長和創造能力的培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5、加強與家長聯系,共同督促學生前進。 6、積極開展第二講堂勾當,培育學生全面發展。 7、強化班干職能作用,充分發揮班干的作用。 四、經驗與體味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必須把工作做得詳盡,放下架子,與學生多親近。只有做學生的貼心人,學生才能聽之、信之。只有動之以情,才能敲開心靈之門。如宋焱坤同窗,日常普通上課經常開小差,我發現他原來是因為沒在戶口,自卑感強,心理不均衡才造成這種景象的。我知道后并沒有在講堂上過度責備他,相反卻經常與他交心,他聽后想到自己日常普通的行為,羞愧地低下了頭。之后努力學習,在期末檢測中成績前進較大。假如其時不是用愛心去感化他,而是怒斥他,或許會迫使他走上斜路,就截然不同了。教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教誨學生要講究方法。特別是看待后進生的問題,他們因為性格、心理、素質等并不是我們可以憑一腔熱情可了事的。因此有需要曉之以理,先用理論加以開導,闡明學生的任務和班集體的作用,恰當講古代先賢的故事,從正反兩面加以激發、引導,從而以理服人。 五、存在問題與工作設想 存在問題: 1、個別學生連合協作意識稀薄。 2、個別學生勞動觀念較稀薄,勞動時不積極。 3、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白,學習積極性低。 工作設想: 1、在集體勾當中,培育學生連合協作精神。 2、培育、提高學生的勞動觀念,發展學生的勞動能力。 3、加強思惟教育,明白學習目標,培育正確的學習觀。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是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工作,從開學懷著無比激動興奮的心情,到本學期即將結束,經過一學期的洗禮,讓我深深感到當一名班主任的不簡單。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有如針般細的心才能創造出讓孩子茁壯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群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致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針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重視培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
各種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班貌的基礎,一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初時期。我覺得培養良好的習慣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使他們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如果一個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生會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對于這一點,我正在努力中。如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采用各種比賽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如:寫字比賽、比一比誰的衣服最干凈、下課看誰的小手小臉最干凈、看看誰的位置周圍最干凈等等。
二、時刻關心孩子
愛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溝通學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要想管理好班級,必須關心、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低年級的孩子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會把孩子叫到身邊,和他們聊聊天:問問他們周末去哪玩了;這漂亮衣服是誰買的等等;還告訴他們這幾天都誰進步了!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把握好時機,順其自然的給孩子們提出一些要求,再鼓勵鼓勵他們的學習情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表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時,我會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告訴他們:“你又進步了”,“你的字越寫越漂亮了”;課堂上經常對他們說:“你真棒”!“你學得真快”!“你說的真好”!……當我和家長交流時,經常聽他們說起,孩子們回家說老師又表揚他什么了,一臉興奮,然后那幾天在學校表現就會特別好。
四、加強與家長聯系。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一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系,向他們了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我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經驗的欠缺,在許多方面還是存在著不足。
1、班級管理工作雖然有條不紊,但還得再加一個“嚴”字。對學生的熱愛不可無,但對學生的嚴格更不可丟。雖然我意識到這一點上,但我在執行的時候總是心軟,總認為他們還是小孩子,不能逼得還緊,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2、預見性不強。總不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從而防止事情發生,我處理事情總是跟在學生的身后。
3、班級的各項常規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比如:衛生、路隊、兩操等,要天天講,天天抓,要不厭其煩。
總之,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以孩子為出發點,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升。
一年級教師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篇3
古人說得好——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想這飛逝的又一個學期,有收獲,也有感想。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能得到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的工作作出總結。
一、思想品德
本人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同志,熱愛集體,服從分配,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實、求新。以積極熱情的心態去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及年級組教研活動,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做到耐心、愛心、公平、尊重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二、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作為一名學前班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更高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工作中我認真學習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先進理念轉化成先進動力,利用業余時間翻閱有關教育理論,看到好的信息能及時摘錄下來,不斷為自己充電,同時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使自己各方面都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三、德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自己與集體的關系,讓幼兒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教育幼兒關心集體,關心同伴,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使幼兒養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禮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長密切聯系,聽取家長意見,根據幼兒在家時的表現,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長一起糾正幼兒不良的習慣。
1、加強幼兒一日常規的養成教育,加強幼兒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使幼兒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
2、做好班級的環境衛生工作,做到地上無灰塵、紙屑,整潔舒適。
3、嚴格衛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給各種玩、用具認真的進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證了玩、用具的衛生、安全使用。
4、強化幼兒健康意識,保證了幼兒進餐時心情愉快。注重培養幼兒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進餐時不打鬧講話,不掉飯粒。
四、教育教學工作
在教學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就是要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備好每一節課。自己動手制作教學用具。了解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關注全體幼兒,注重個別教育,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幼兒的情感,使幼兒產生愉快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多看對業務有幫助的書籍,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的活力。
1、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機會與條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特征,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認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與屬性。在一日活動中,注意教給幼兒初淺的,簡單的生活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認真備課,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工作。注意將理論貫穿于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以提高自身能力與寫作能力。
3、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幼兒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有興趣的參與活動,并主動去學習,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根據制定的活動目標,內容與要求組織好教育教學活動的各環節,保證好幼兒每天的游戲活動及戶外活動時間,提供幼兒活動材料,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全面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