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見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小學教師見習心得體會 篇1
教育見習,對我們來說有著一種不一樣的感受,當你和真實的三尺講臺零距離接觸時,好似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我們懷著幾分新鮮和激動的心情,本著學習和了解小學的目的踏上了見習之路。還夾雜著一絲忐忑的心情來到這樣的陌生環境,走進了城南小學的大門,開始我們為期五天的見習學習工作。
城南小學其實是一所不錯的現代化小學,它的每個教室里都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投影機、投影幕和電腦等,這就方便了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形象,教師教得輕松、生動,學生學得主動、活潑,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濃厚興趣。
其實,在新課標下的小學教學和我們以前上小學的時候有很多不同之處,那時即沒有電腦、網絡,也沒有教學道具等內容,在總的看來他們好象比我們快活多了,其實,他們的課后負擔還是很重的。這也給我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注意教師技能方向的選定。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溢生動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實這不只是學生的問題,老師也要有激情與耐心,這是做位一名老師應該具備的。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看來那些學生非常的快樂、活潑,而且素質還很高知識水平不錯。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做的就是坐在教室后面聽老師上課。這種聽課和我們以往的聽課不一樣,這種聽課并不是為了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而是學習老師怎么樣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等。這期間我發現小學里的課真的很難上好。既要活躍起課堂氣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要凌駕學生,使得課堂教學在自己的計劃之中;又要融入學生和他們共同參與學習。這使得老師需要一會兒笑一會兒兇,比演員輕松不了多少。而且在課后,老師還需要批改作業試卷,這是一項枯燥而繁重的工作,然而這也是檢驗課堂效果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需要的是教師的耐心、細心與責任心。
下面我講一下聽課過程。
在第一天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怎樣做聽課筆記,可以說是一頭霧水,但不論怎樣還是用最古老的方法最保險了--- 快速的記筆記,可以說是恨不得把老師的每句話都寫下來。
在這幾天聽課的過程我覺得這些老師教學的水平很高,很能夠駕馭學生,而且學生的水平也是很不錯的,由其是那些積極活潑的學生。比起我們那個時候不知好上多少倍了。
在小學見習什么都沒有做,只不過聽聽課而已,可不知道為什么覺得特別累,躺在床上一動不想動,只覺得頭暈目眩。所以說,當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精力一定要旺盛,否則非把你累死不可。
回顧這5天的時間,我是專心的,但專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究竟是一名見習生,在知識的構建上還存在著許多斷章,還缺乏教學經驗,在我們主持主題班會的時候那些學生好象對我們有勢不恐,雖然說,這可以親近學生更容易了解學生,但是,唧唧喳喳的吵雜一直叫個不停著實讓人難以忍受。其實你不管是什么老師 ,只有他們的班主任才能壓制的了他們,一見到班主任頓時鴉雀無聲。我想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吧!
這次見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了我們見習生涯的主旋律。而且說不定還要在以后教師生涯中繼續忍受這種生活,看起來,在以后的學習過程還要不斷培養所謂的教師品德和修養吧。
短短一個星期就這樣風也似的過去了,我似乎還沒有嘗透這被叫做老師的喜悅,就又重新回到教室,做起了我的學生。
其實在見習過程中我看著臺上老師得心應手、從容不迫的樣子頓時使我對她們佩服的五體投地,她們不用去特意刻畫什么,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以及和學生互相交流的就像和朋友在談心一樣,全不象我想象的那樣一教一學的刻板內容,或許這就是我們所欠缺的吧。
說到不足之處,可以說是多方面的,例如:對當今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狀態家庭環境等內容認識不足,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師技能,以及學校的一些管理方式及手段等等,所以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該不斷的加深這方面認識。
在見習期間最讓我留戀的還是那群天真可愛的學生們,稚氣而真誠的言語總是讓我哭笑不得,或許他們不像大人那么會為人處事,那么會說話。但他們擁有一顆真誠沒有半點污染的心。與他們在一起,讓我感到特別輕松,我只需要跟他們將心比心,而不用考慮任何利益。
在小學里雖然工作繁雜而且很累,但是,一見到這些積極、活潑的小朋友時總是讓人生出一股力量,難以割舍,或許這就是小學老師的宿命吧!
小學教師見習心得體會 篇2
一直以來,在我的觀念中,小學課堂就是一個很講究組織的課堂,小學的老師更要多才多藝。可是當我這次以一個見習老師而不是學生的身份再一次走進小學課堂的時候,這種觀念升華了,小學老師工作遠比我想象的還要艱辛。我想可能是因為角度變了,看問題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現在的我在課堂已經不可能像個學生一樣聆聽老師的講解,更注重的是課堂的組織和呈現。
我記憶最深的是:一個數學備課會。我對于數學備課會有很深的印象。那天呈現的倆堂課是有關數學概念的呈現,其中一堂是圓的認識,上課的老師并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圓,圓的直徑,還有圓的半徑;而是讓學生以一種觀察的角度去發現,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一個"通車"的作用,當學生思維堵塞的時候,老師要適時的去引導學生。在這堂課當中,我發現在課堂中問題的設置是一個很關鍵的點。一個好的問題能讓學生更加的發人省心,相反的,一個不恰當的問題會偏離主題。
另一堂課是有關百分比概念的課,在這堂課中,男老師很好的發揮了幽默細胞和培養了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可想而知,百分數在我的日常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的。指教老師事先讓學生帶來有關百分數的日常用品,有些同學帶來了飲料,有些帶來了衣服的標簽,而有些帶來巧克力包裝殼。這不僅讓同學們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廣泛的應用,還讓他們應用數學去了解商品的質量。切合的聯系實際,把知識應用于生活,我覺得這是培養新型人才的重點。作為一個未來的人名教師,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評價課的好壞,但是備課會第二部分對老師課的點評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比如說我參加的新課標語文備課會,對于小學六年級走進魯迅的那單元的課,老師們很容易把它當成單單是了解魯迅的生平記事。當然這部分也很重要,但是老師們不能夠忽略了學生文學鑒賞方面的培養。或許有人會說,叫一個小學生去鑒賞魯迅的作品有點太天方夜譚,但是我覺得只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還是可行的。既然新課標引用了魯迅的文章,就已經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了,我們不應當輕看當代的小學生,事實上,他們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的多!
經過這次的聽課見習,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我想想談談我個人的感悟。小學老師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閑,相反的它的工作量很大。而要做好小學老師,我更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提前備好幾天的課,因為你不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會有什么突發狀況,這是前人的經驗之談。對于那些沒經過書面的設想,千萬不能應用與課堂。有些老師喜歡打腹稿,以為所有的東西都裝在腦海里,可是事實上,腦海里的東西跟在課堂上呈現的內容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老師要實現備好課,這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第二,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我聽過兩堂同樣教授數學概念卻效果不同的課。一堂的老師講話很風趣幽默,整堂課的氣氛很好。而另一堂課顯得相對單調多了。所以我覺得老師要適當的豐富自己的語言,以加強教學效果。第三,改變教學的主體,教師講為主學生參與變成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發揮"主人翁"的精神,積極的輔助老師完成課堂。
小學教師見習心得體會 篇3
領導干部的聽評課制度,是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為了了解和掌握教學情況,構建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此特制定本制度。
1、 領導聽課時數按教育局規定,校級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其他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
2、領導聽課實行談話交流制,要主動與教師交流,交流教學意見和建議,并檢查教師的教案,指出教師教學中的優缺點,做到聽課信息的及時反饋。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跟蹤聽課以及指導做到“三個及時”(及時聽課、及時評課、及時整改)。
3、 學校領導聽課要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備課情況、教案、知識講解等方面做詳細批語并根據對教師的教學情況的了解有權提出處理意見。
4、 學校領導應把聽評課制度看成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步做到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應以身示范,做到有令即行,認真遵守。
5、 每學期末將聽課記錄交教導處存檔,以便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