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精選6篇)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1
在XX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我通過了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四門的考試,當成績下來的那一刻,我激動不已,至此,我已通過了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的所有考試。
此時此刻,我很想和那些還在校園里讀書,又忙于cpa考試的同學們分享一下我的學習心得。我是XX年5月份開始準備的,因正處于大三,課業比較多,又要準備期末考試,所以5,6月份準備注會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在這兩個月備考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只是在聽網校的課和通讀教材而已。在這里真的要特別感謝中華會計網校,感謝楊聞萍老師,陳華亭老師,杭建平老師,趙俊峰老師,他們真的很棒。
進入7月份,才算真正開始備考。僅有兩個半月的時間準備,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安排時間。對于這四門考試,我認為難度較高的是審計和財務成本管理,所以每天都會安排這兩門課程的學習,而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難度相對較低,時間就會少給一些。又因每天只有三個大的時間段,上午,下午,晚上來安排學習,有時晚上還要安排聽課,所以在學習計劃的制定時,就要特別注意時間安排的合理性。另外,我選擇的是三輪復習法,在7月30日之前(含5,6月份)要結束第一輪,而第一輪在我看來也是最重要,花費時間最多的一輪。我在第一輪復習的過程中,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聽課,看書,做題。聽課是幫助我理清思路,掌握重要知識點的快速通道;看書是打好基礎的最好途徑,只有將書中的知識點,例題吃透,才可能做到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而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此刻需要反復看書以加深理解和印象;而做題是鞏固知識點,發現新問題,提高解題技能的階段,此時要特別推薦網校夢想成真系列叢書,針對每個知識點,都有設計例題。特別說明的是,第一輪的學習重點是看書,每個知識點都要看,切不可給自己留死角。
進入8月份,就要開始新一輪的復習了,這一輪我認為是尋找捷徑的一輪。重點是將重要知識點吃透,并以練習題輔助提高解題技能,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我報考的這四門,只有財務成本管理是有計算題的,而其他三門更多的是靠記憶。當你看到面前厚厚的審計,經濟法教材,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去記憶,我要說的是,在這一輪要把書從頭到尾再看一遍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效果肯定不好。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將第一輪聽課過程中,老師說的重點考查點又重新理解一次,并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將有聯系的章節重點復習,并用綜合題加以訓練和鞏固。特別說明的是,第二輪的學習重點是多做練習,反復演練,特別是綜合題,一定要做。
而第三輪復習,在我看來,是一個特別綜合的階段,我是9月份開始第三輪的復習,這一輪復習中,模擬題,沖刺班,重要知識點,都要顧及到,而在這一階段,千萬不要忘掉知識點很小但每年都會有涉列的考點,盡管是一分的題,也要把它拿下,因為注會考試,是一分一分累積起來的,這些知識點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都會提到,在聽課的時候要做上標記,以便查找。特別說明的是,第三輪的復習中,要適時調整心態,適當休息。
每個人都要自己的學習方法,我的方法可能并不適合你,但是我要說的是,注會考試,其實靠的是毅力和堅持,靠的是信念和良好的心態。只有堅持下去,你也一樣可以。祝福網校的每位學員,早日成功。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2
經常看到很多零基礎的學員在詢問有關注會報考和學習方法的問題,也有很多老學員不知道怎樣更好地安排學習節奏,實際上不管是報考還是學習首先都應該搞清楚注會各個科目的特點和聯系,謹慎選擇好報考科目,合理安排好學習計劃。為此,給大家總結出了下面的一些心得和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可選擇的報考方案
1、會計、審計、財管:最好不要同一年報考
注會新制度考試中,專業階段比較有難度的就是會計、審計和財管三個科目,其中會計和審計以難度著稱,財管以計算量著稱。財管和審計都需要有會計基礎,但是審計和財管也都需要筆記長時間的理解和思考,因此無形中考試周期會增加,所以建議第一次報考注會的考生不要三科全報,會計和財管組合最優,其次是會計和審計。
2、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不建議單獨報
稅法和經濟法是難度比較低的科目,但是他們的性質屬于難度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報這兩科。因為難度比較低,報考的人會比較多,通過的難度其實是比較大的,簡單的科目反而會影響對考試的信心。因此建議應該難易搭配的方式報考,同時考慮科目之間的聯系。
3、可以選擇的報考方案學會計論壇
會計、審計和稅法:主要考慮到會計和審計的聯系以及會計與稅法的聯系,但是難度較高;建議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審計做好第二年通過的打算。
會計、財管和風險管理:主要考慮到財管和風險管理難度要低,而且聯系緊密,且會計能為財管打基礎;優先保證會計和財管的通過。
會計、財管和稅法:主要考慮到財管能夠提前學習,會計和稅法聯系緊密,且能共同促進財管的學習;優先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
會計、稅法和經濟法:主要考慮到難度問題,難度比較偏低,會計和稅法聯系緊密,經濟法難度也不大;優先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
二、注會各個科目之間的聯系
會計是基礎,審計是關鍵,財管是難點,稅法是先決條件,經濟法比較超然,風險管理最好審計之前。
會計是遼沈戰役,難度大。需要一定會計基礎知識,所以沒有基礎的人最好看看企業會計學、新準則應用指南,準備必要的知識基礎;另外要注意一點的是學習會計之前要認真看看稅法中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因為會計中涉稅處理尤其是遞延所得稅處理是個難點也是重點,從會計和稅法的處理實質和差異入手才是學好暫時性差異的關鍵。
稅法是錦州之戰,意義重。如果說會計是遼沈戰役的話,那么稅法就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錦州。稅法的處理原則雖然和會計趨同了很多,但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處理原則,實際發生原則直接導致了和會計的差異,從而引起了遞延所得稅的發生。掌握好遞延所得稅就能把會計一半左右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重要性不容小覷。
審計是淮海戰役,決定性。拿下會計和審計以后,注會考試便沒有大的戰役了,審計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會計基礎。審計工作是在會計工作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會計基礎一定要有。審計可以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因此會計和審計一起報考的時候,重點在會計上,審計只為了混個臉熟,不要指望一年通過。
財管、經濟法和風險管理:平津戰役,和平了。有了之前兩大戰役的歷練,你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剩下的幾個科目基本上沒有大戰可以打了,財管是稍微有難度的震懾戰,敵人雖有組織抵抗,但是人心不穩。首先有了會計和稅法基礎,財管中籌資、投資、價值評估、成本核算等章節內容可以基本搞定了,難度降低不少,尤其是對于租賃內容的理解,而這些內容是之前內容的綜合運用,難度是相當高的。另外風險管理和經濟法難度并不大,雖然和其他科目聯系并不是很緊密,但是本身學習起來并不費力。而且經濟法和風險管理這兩個科目都適合在考前三四個月學習,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經驗,剩下的這兩個科目基本上沒有難度可言。
綜合階段測試:打過長江去,解放了。綜合階段測試屬于順理成章的事情,三大戰役結束以后,解放戰爭等于成功了大半,長江天險好似難以跨越,但是我方士氣高漲,注會方面已經不可能組織強有力的抵抗,綜合階段測試雖然綜合了各個科目的內容,但終究屬于是“烏合之眾”,沒有一個統一的主線和領導,所謂群龍無首形不成戰斗力,有的只是嚇唬人的老虎架子。有小道消息說綜合階段測試會有很多實務內容,但是考試畢竟是考試,實務方面的也也會點到為止,有專業階段的知識基礎和適當的培訓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勝任綜合階段考試的要求。所以應對綜合階段考試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應對考試的信心!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3
我的專業是會計,本身有一定的基礎,大三下學期專業課程已基本結束,復習的時間相對充裕,每天能夠保證學習11個小時以上,加上很多同學都開始準備考研了,學習氛圍十分濃厚,這是我的優勢。眾所周知,注會考試題量多,難度大。一次報考六門,如果沒有中華會計網校的老師和網絡課程的幫助,想必我現在仍然在準備20xx年專業階段的考試。網校經驗豐富,技術手段成熟,開設的輔導課全面,老師們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使我能夠在6個月中充分復習重點知識。當然,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只有真正下過苦功,經受過自虐式的6個月,才有機會通過注會考試。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經驗談不上,班門弄斧,分享幾點我在備考中的感受。
一、《會計》:關鍵在于理解,理解了就會做題了。就如徐經長老師特別強調的,基本理論一定要搞明白。從20xx年的會計考試中可以感受到,現在的考題特別注重考生職業道德價值的判斷。好多考題的模式就是判斷對錯,說明理由,改正。這就要求我們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一定要到位。在理解的基礎上做題,通過做題加深對準則的理解。
二、《審計》:很多人認為審計很難,就我個人觀點,其實審計是比較簡單的,重要的在于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前幾章的基礎上分析即可。審計語言可能讀起來比較拗口,理解起來也很有難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用在審計上再合適不過了。看第一遍書的時候,建議聽一下楊聞萍老師的審計課程,很有親和力,也容易理解,有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
三、《經濟法》:利用零碎時間背記,沒有別的辦法。但也要多看看題。李玉華老師的課程簡明扼要,可以聽一下。
四、《稅法》:做題,做題,還是做題。多做題,多見各種情況,心里才有底。稅法既要計算又要記憶,我的方法是在計算中記憶,重點在做題過程中,要刻意去記一些稅率以及優惠政策。在做題過程中如果本題所涉及的稅率、優惠遺忘了,要重新看本章的課本,總之做題與看書相結合。葉青老師的課內容講的很透,易懂易記,聲音清晰,也很動聽,聽她的課程學習起來很輕松。
五、《財務成本管理》:對于每一個上過大學的人,理解書上的公式都不成問題,問題在于應用。還是做題,不要光看著理解了就不做了,這樣極易造成眼高手低,看著都會,一做就錯。由于計算相對復雜一些,所以要注意理解概念。陳華亭老師的課程系統化,結構清晰,很有助于記憶。
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個人覺得這門屬于自由發揮型的科目,可以說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好好讀幾遍書,重點記憶幾個概念性的知識點。考試時以平靜的心態按照自己對案例的理解答題就行啦。不論理解的程度如何,一定要堅持寫,一直寫到考試結束,千萬不要因為不會就不寫了,因為這門大部分都是主觀題,只要寫就會有分。借用呂鵬老師的一句話“男子漢應該死在戰場,不能畏縮不前,連戰場都上不了”。堅持到最后一分鐘,再爭取1分,就會由59變成60,天壤之別!
最后,我想說:對自己要有信心。雖然這句話說起來有喊口號的意思,但很管用。有的人一上考場,便覺得大腦一片空白,看過的內容好像都逃得無影無蹤了。在考場上,要像個戰士,對自己充滿信心,發揮最起碼不會失常。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4
自從下定決心要考注會后我就在琢磨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讓自己盡快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注會,畢竟我還得上班工作,學習時間不算多。出來工作之后越來越覺得學習的效率非常重要,經過多方琢磨,最后我選擇中華會計網校作為我的導師,盡管審計還差2分沒有通過,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半年的時間還是有效率的。
在半年多時間的注會備考里面我比較習慣按照自己的偏好進行復習,比如因為上班時間人來人往的比較吵雜,我不太能夠靜下心來把教材研究透徹。通常情況我都是聽課比較多,注會6門專業課程里我只有財務管理這門課的教材看完,其他教材我都沒看過,這也是我想到的審計這門課沒通過的重要原因。今年復習審計的時候我想我必須吸取教訓,得好好把審計這么課的教材細細研讀一遍才行。現在別人問起我學習有什么門路,我都是向他們推薦中華會計網,因為它的網絡視頻做的很完善,電腦和ipad都能聽課,而且語速能夠調整(當然我認為如果手機的視頻語速能夠調整就更好了,可惜不行)。這是因為我個人習慣老師快語速講課,所以我聽課的語速選擇都是2倍的。這樣子能夠比較快的把課程全部聽完。基本上6門課程我都按照中華會計網上有的課程,基礎班,強化班,習題班和沖刺班我都聽了一遍。而且只是聽課也不會覺得很累,很多時候我都是邊聽課邊運動的,這種囫圇吞棗般的學習方法我覺得也不好意思向大家推薦,主要是我很多時候懶得動腦子,聽得多了總是會有印象的。而剛好20xx年的注會總體來說考的并不難,所以我也覺得自己能夠通過考試純屬憑運氣。我學習方面比較粗糙還體現在我做題都是習慣做選擇題,主觀題我都沒有完整的做過,都是看一下題目大概思考一下然后看答案,有時間的話就把答案抄一遍。這些都是我個人比較任性的學習方法,比較隨心。也正因如此,盡管上班和考試同時進行也不覺得累。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我自己的學習方法說實在的不太上的了臺面,而且我整個備考過程對很多知識都不求甚解,我想只是能夠剛好應付這一次的考試而已。
這一次審計沒能通過我覺得很遺憾,但是我想主要是自己確實努力不夠。我一直堅信天道酬勤,只要自己努力去奮斗,總是能過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家一起加油,往更美好的明天前進吧。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5
關于注冊會計師的學習方法,聽聽過來人的也許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過來人把實踐證明可行的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一起探討、完善、提高,并促進大家的學習。就權當作拋磚引玉吧!
第一,良好的心態,量力而行,做好合適的備考計劃,早點行動。人的精力有限,大部分是上班族,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學習時間,做出合理的考試計劃。
第二,相信老師,相信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相信老師的水平,按自己的學習計劃,聽他們講授的課程,或做他們主編的練習。當然了,最終還得回歸中注協指定的教材。應當以教材為準。
第三,找一兩個志同道合的考友或朋友,互相鼓勵與支持。一般而論,注冊會計師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備考過程長,難免不會那么一帆風順,需要朋友的鼓勵與支持。跑過馬拉松全程比賽的都知道,很能明白咱們這些業余選手需要鼓勵與支持。
第四,聽課+做題或者看書+做題是基本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考注冊會計師,不努力肯定不能通過!注冊會計師的難度決定了我們需要付出更多。因此,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并通過考試,成為我們每個注冊會計師考生關注的課題。有的人自學能力強,那就通過看書+做題;反之,則采取聽課+做題。當然了,這只是基本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具體應用到每科上,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比如經濟法,不少人就更強調教材,反對過分沉湎于做題。因此,我們要不斷實踐,盡快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了更有效地備考明年的審計,我最近向多位朋友“取經”。其中多次聽到今年通過審計的朋友說,“審計不太適宜搞題海戰術,而應該采取‘聽課+多次看書’,能理解的理解記憶,不能理解的或老師強調要識記的,該背的還得背下來。最后就是做了最近三年的真題。”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得分享 篇6
很多年一直忙忙碌碌,最近終于有時間想學點什么,再一次回到網校,看到那么多考友在注會的道路上努力著,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感受。本人土木工程專業畢業,機緣巧合,進了四大。既然干審計了,就不得不考注會,于是20xx年5月開始至20xx年9月完成五門考試,拿到了注會證。因為當時是舊制度舊準則,知識點早已陳舊,在此只分享學習經歷,不說具體考點。
一、為啥考注會
我考注會的原因是進了四大,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事務所鼓勵(通過后漲工資)。但現在回頭來看,考注會還有很多更重要的好處。
第一,注會是個人能力的最佳證明。這幾年一直在財務審計領域工作,接觸的客戶或同事自然以財務部、審計部居多,也做過我自己部門的招聘,總結起來,通過注會考試的人通常理解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工作完成的也更好。這也說明了注會是會計人求職時最有力的敲門磚。我本人在應聘時通常被要求說出自己做過的最成功的事,我總是拿兩年、零基礎考過注會作為例子,面試成功率也很高。而我作為面試官時,也更愿意選擇那些通過注會考試或通過幾門的候選人。
第二,注會讓我更自信,不怕失業。20xx年前后,我第一次感受到經濟危機對職場的影響,剛剛還在一起奮斗做底稿的同事,忽然被叫去談話,回來就不再是同事了,之后在企業里也經歷過結構調整、部門重組這樣的種種人事變動。失業對職場人,尤其是對外企私企員工來說并不遙遠。但有注會,我會很自信,因為我知道,市場對注會的認可度高,在財務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
第三,注會讓我的就業面更寬。去各大招聘網站看看就知道,金融行業如證券、基金、私募、風投、銀行,企業里的內審、內控,財務等諸多職位均標有“CPA優先”,基本不太受行業限制。
第四,注會讓我摸索出了自己的學習方法。相比科班出身的考友,我考注會難度更大,因為我沒有學過一天的會計,真正的零基礎。而注會也是國內考試難度最高的幾個考試之一,啃下了這顆骨頭,對其他的考試也就不再犯難,后來我也順利地拿到了國際內審師CIA的證書。
二、備考經驗
1、零基礎考生入門:抄寫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因為記不住會計科目,對借貸也沒概念,看了幾頁書后就特別抓狂,恨自己選了這個破工作,恨這破玩意沒有邏輯性,為什么一定要“借”一定要“貸”。無奈已經選了這條路,就只有走下去,于是找張白紙抄寫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寫著寫著就平靜下來,報表里的科目也都記住了,漸漸對“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有了點感覺。
2、跟著網校老師學習,聽懂每一個字。有的考友喜歡快節奏的看書瀏覽,然后直接做題,但因為我沒有基礎,題也不會做,索性就是聽課,保證聽懂每一個字,如果有哪段沒聽懂,就拖回去重聽,反復直至聽懂為止。
3、多做多練。注會考試題量大,必須多做題,包括習題冊和真題,捕捉出題人的思路和考點。
4、堅持。這一點放在最后說,但確是最重要的。注會考試是個漫長、枯燥的苦差事,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別人聚餐時,我在考CPA;別人K歌時,我在考CPA;別人旅游時,我還在考CPA。20xx年我過的是美國時間,那時拿到offer還沒入職,晚上聽課到凌晨三點、五點是很正常的。有舍才有得,我相信努力會有回報,只要我堅持,再堅持一點,就成功了。進考場后發現,一部分報了名的考生直接放棄沒進考場,還有一部分考生進了考場寫個名字和選擇題就交卷走人。實際上我在第一年報考了三門考試,時間緊迫稅法準備得很不好,習題冊都沒做完一遍,覺得肯定過不了,但最后也通過了。所以說,“堅持”這一點最難做到,做到了就一定會成功。當然,如果你IQ高一些,運氣好一些,會早一點成功,但不夠聰明運氣也不夠好的人,只要堅持下去,也能成事,只是需要堅持得更久些。
三、考完注會干點啥
注冊會計師有執業和非執業兩種,前者就是在事務所做外部審計師,具有財務報告簽字權,否則就是非執業CPA。考過注會后可以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一般從審計員到項目經理、高級經理最后升為合伙人。離開事務所后,執業CPA可以轉為非執業CPA。
非執業CPA的工作方向,就我知道的,有做金融行業的投行、分析的,也有在企業里做財務或內控、內審和風險管理的。因為我從四大出來后一直在企業里,對金融行業不太熟悉,不敢多說,在此說說企業內的職業發展。(1)企業內的財務一般會有賬務處理、財務分析、管理會計、報告會計、稅務會計、資金管理等,主要用到CPA的會計、財管、稅法知識,有的公司同時需要按不同會計準則做多套賬,所以也會用到國際會計準則或美國會計準則,因此考完CPA可以嘗試學習注稅、ACCA或AICPA;(2)大多數公司的內控、內審是以流程設計、測試為主,尤其在薩班斯法案頒布后,美國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內審部做內控(SOX),近幾年國內上市公司也開始做自己的內控(C-SOX),好的內控內審人員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面,如財務、審計、稅務、法律、商務、管理、IT系統等等,所以內審人除有CPA外還可學習國際內審師CIA、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注稅、司法等等;(3)近幾年,銀行、融資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等越來越重視風險管理,逐漸成立了風控中心,有愿意往這方面發展的也可以學習金融風險管理FRM 。
作為會計人是幸運的,因為當你在職場迷失方向的時候,你總可以在林林總總的各種考試中找到一門適合的,聽課學習備考,使你的心踏實下來,也為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積累資本。各位會計人,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