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保育心得感想(通用3篇)
小班保育心得感想 篇1
在我們托班的教室里,每次吃點心或是喝水時都會聽見“嘭嘭”的敲擊聲,無論你是大聲提醒還是輕聲教育,孩子們亦然是我行我素。
一天下午吃包子,我請孩子們在杯架上一個一個拿回自己的小水杯,先拿到杯子的孩子又開始拿杯子敲擊桌子,一不小心,達達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來,我靈機一動,安慰一番達達后,就趁機說:“哎呀,小水杯生氣了!”孩子們詫異的望著我,“你們平時老是敲小水杯,現(xiàn)在把它敲疼了,它就發(fā)火了。”我神情嚴肅的說,“以后還敲不敲小水杯了?”我問達達,小朋友也看著達達,似乎意識到了什么。
現(xiàn)在孩子們吃點心或是喝水時,小朋友們很少用小杯敲擊桌子了。偶爾有用輕聲提示一下,他們也就停止了,我既欣慰又深深感悟到:托班的孩子對很多日常現(xiàn)象喜歡擬人化,他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會言語,我想,只要根據(jù)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加以引導。順應他們的特點教育,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小班保育心得感想 篇2
看著已經(jīng)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老師講故事,現(xiàn)在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習慣的重要性。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天嘴里念著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著。我們班的君雅小朋友,剛來的前兩天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她媽媽說女孩子是嬌氣一些,她每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啞,轉(zhuǎn)眼一個月過去了,現(xiàn)在從門口走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的哭喊聲了,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可是時間來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適應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天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尤仁航就會走過來問老師:“老師,喝牛奶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現(xiàn)在不知不覺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賴大人,那么,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可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助他們,我們班的“蹦蹦”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后來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著他吃,坐在他旁邊,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們脫鞋子、等技能,暫時不會可以慢慢練。
天天學,天天練,老師必須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保育心得感想 篇3
我時常認為一部作品,如果它的背景源自“真實”,那么作者不需要費盡心思去勾勒如何生動的場面,或者多少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就足以讓觀眾感動。現(xiàn)實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粉飾,讓人無法分辨它的真假,很多事情的到來,我們首先會本能的懷疑它的真實性,無論是電視,電影,小說,再感人的情節(jié)也只不過是虛構(gòu),因為它們的世界里充滿了跌宕,而真實的生活中只有平淡。《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一部真實平淡而又感人的影片,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淚流滿面。
我是先看了影評,才會去看這部影片,一方面我相信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另一方面本身對于狗也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忠犬八公的故事》并沒有如我先前所想那樣:描述狗如何英勇救主,如何訓練有素,如何聰明乖巧;而是通過等待主人歸來這一小小的細節(jié)來表達對主人的忠誠以及思念。八公與主人的相遇就仿佛是命中注定,到底是誰選擇誰已經(jīng)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讓彼此的生活中充滿了快樂與溫馨,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只寵物,而是生活中的朋友、伴侶。那個日本人說:秋田犬不會撿球,如果哪天它做了,那就有它做的理由。主人想:那我就等那個理由的出現(xiàn)吧。可是沒有想到,他等到的時候卻是與八公的絕別。當八公撿球的一霎那,它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主人的欣喜與它的焦慮形成鮮明的對比,那一刻的擁抱,那一刻的回眸,預示著永遠的分離,而八公用它9年的余生等了主人一輩子……到底是什么讓八公這么執(zhí)著的等待?現(xiàn)實中很多人對真實的八公有頗多猜疑,不管是它為了什么,我寧愿相信它是對主人的忠誠以及信任,它相信總有一天在那道車站門開的一瞬,有個熟悉的身影會出現(xiàn)在它眼前,然后親切地喊著它的名字……
很久沒有因為一部影片而如此的傷感,平淡的畫面卻勾起了我許多曾經(jīng)的回憶,那也是我現(xiàn)在不輕易決定養(yǎng)狗的原因,在我們的世界它們的存在并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但在它們的世界我們卻是它們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