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中的聽課心得
教學理念的更新,是時代的要求,迫在眉睫。誰不改變就要落伍。傳統的教學理念早已經落伍,時代在發展,教師的角色在轉變,由教變導,由灌輸知識到引導學生發現真理,真可謂是180度的打轉彎。教師原有的一套教育教學管理辦法該進歷史博物館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必須迅速被教師接受并應用到教學中去,學校才可能有比較大的變化。
洋思六千多人的學校,課間操整齊化一,動作一致優美,真有點傳奇的味道。吃飯同時分別進入三個餐廳,路上隊伍整齊,沒有人掉隊亂跑,到達餐廳后迅速就餐也沒有其他現象發生,使許多參觀的人折服。洋思中學對學生的管理效果是非常好的。這里邊我看到了他們的制度規范,同時也看到了人的因素,時時處處事事都有管理者出現,管理者切切實實起到了管理的作用。
凡是有學生活動的地方,凡是有學生出現的地方都應該設崗定人,負責專職管理。管理全方位,不留死角。現在學生思維活躍,思想先進,各級管理人員都應該學好學生心理學和教育教學心理學。對學生的認識要上一個層次。要真正樹立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信念,F代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特別是初中屬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更應該深刻認識這個問題。作為普九階段的學生,受教育是學生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學生的學習權利。新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無權開除學生。今后仍要堅信學生是學校的希望,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教師服務的對象,學生就是上帝。學校,教師有權讓學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在洋思中學只看到各個崗位上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沒有看到學生干部在指手劃腳。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在集體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是最大的作用。一切檢查評比活動的評委應該是教師們而不是學生干部。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嚴格檢查,嚴格考核評比及時表揚批評,讓學生樹立起“我自信,我成功,我拼搏,我成功”的信念,用“”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生活也是課程,時時處處滲透德育。洋思中學的文化長廊建設得最好,一進入長廊,前后左右到處都是文化氛圍,古詩古詞,英語短句,相映成趣,讓人收益匪淺。校園內醒目處都是標語或警句,學生無論到什么地方都會自覺遵守紀律,嚴守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習慣,構建和諧的校園。洋思經驗就是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怎樣好就怎樣管,讓學生抬起頭走路。不在治人,而在治心。好校長是圣園的魂。
學校每天都安排有公開課。公開課是展示學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平臺,所有參觀人員都為洋思的公開課喝彩。利用多媒體教師上公開課,要移植到我們斌英中學,開始的時候可定出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兩節課為公開課的時間。講課人員先由教導處安排,等到都爭著上公開課的時候每天都可以安排兩節。通過上公開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們聽課時間多數可以在公開課教室聽,也便于管理。這并不是難事,功到自然成。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較好每一個學生的必由之路。所謂清是指教師要把該教給學生的方法,知識都教給學生,學生該學會的都學會。我們面對的學生素質較差,底子不是太好。但是應該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那就應該多在“清”字上做文章。把這部分學生教好,更顯出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