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與收獲(通用4篇)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與收獲 篇1
隨著實習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對班級學生的情況也更加了解。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來自單親家庭,一個五十人的班級,有十多名學生都是來自單親家庭。有的是因為父母離異,有的是因為父親或母親因為意外離世。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從小缺失父母的愛,心理可能會有留下一點陰影,這些孩子需要我們加倍的關心,希望老師的愛可以彌補他們生命中的美中不足。
在我所教的一個班級里,有一個很默默無聞的女生,其實學習很踏實很努力,但是成績并不突出,所以她總是被忽略的那個。有一次聽寫單詞,她全部寫對了,所以我對她印象很深刻。但是在課上時,我叫她回答問題,她總是默默低下頭,一句話不說,即使知道問題答案,也不說。后來,我從班主任老師那里得知,她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媽媽生活,媽媽再婚生了妹妹,對她關注的并不多。所以她在家里在學校里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習慣了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里,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她的閃光點。
我得知了這一個情況后,每次在批改作業(yè)時,總會給她寫幾句鼓勵的話,讓她相信自己,哪怕是畫一個笑臉,我覺得都是對她的認可。幾次作業(yè)以后,上課我再讓她回答問題,她能夠敢回答出來了,我總會微笑點點頭,給予她認可。慢慢熟悉之后,我也會下課和她聊聊天,給予她陽光和微笑,幫助她找回自己的自信心。
我和其他班主任的交流后得知,其實每個班都有單親家庭的孩子,但是學校對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專門的老師幫助他們走出來自家庭的影響。
希望頂崗實習的我們能夠專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用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幫助他們,在孩子們的心上播種向陽花,讓他們擁抱陽光,快樂成長,在他們的心靈上播撒愛。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與收獲 篇2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推力。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逐漸取代應試教育成為主流。當然,素質(zhì)教育一直未被取代,只是在某種程度轉變方式,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維度粗存在差異。如何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全方位人才,擺脫應試教育弊端,需要每位從事教育的人思考。
到房實習已經(jīng)一個月,三中的學本堂讓我對于上述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三中是房區(qū)為數(shù)不多學本堂是的試點,在整個北京這種模式比較少見。或者說,形式與內(nèi)容的問題可以說明一點,很多學校沒有深入,而三中在專家組的指導下一直堅持在軌道上。
學本堂,無疑是學生本位的堂,相較于教本堂,教師本位。在整個上過程中,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關系從未改變,但相較于教本堂的教師在堂的講授與組織,學本堂更加注重學生的前預習與對知識理解的展講。前預習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的討論則相互交流探討,有利于學生的小組合作。同時,最重要的展講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與組織展示語言能力的展現(xiàn)。學生有更多的發(fā)言思考機會,相較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學生可能欠缺很多,但對于同齡的班級同學,也可能更具有說服力。錦上添花的是教師作為大同學的補充,完善知識,讓堂更加豐富。
整個學本堂模式當然也有弊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還比較薄弱,預習評價單的完成程度有待提高。而問題評價單怎樣最大程度發(fā)掘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再提升。新事物的產(chǎn)生必然海域很多的阻礙需要突破,倘若逐步解決問題,這將成為新的教育發(fā)展動力。作為實習生,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深入研究。為學生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與收獲 篇3
我所實習的學校是一所20xx年就開始課改的學校,距今已有4年的時間了,在這四年的時間里,校長帶領全體教師努力研究如何課改,積極實踐,得到了當?shù)亟逃值目隙ê推渌胤降馁澷p。
隨著課改實踐的不斷深入,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共同參與和探究發(fā)展。以下我就圍繞這幾點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新課程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教師的態(tài)度是否和藹、親切、有鼓動性,對學生是否民主、尊重、有親和力,對教學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所處的角色首先是和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其次才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所以教師應該走下神壇,和學生進行友好和諧的交流,改變以往的疾言厲色,轉而其他的教學態(tài)度來詮釋教師這個職業(yè)。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fā)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學生要在課堂上全面參與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也應該轉變“填鴨式教育”形式,選擇分組討論,學生全面參與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活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但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會出現(xiàn)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課改也會步步深入,逐步走向正軌。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與收獲 篇4
頂崗實習過去大半,平淡生活中有些許波瀾。打破平靜的是突如其來的一場打架事件。上晚自習的時候,一進教室一堆男生圍在一起就知道情況不妙,我趕緊走過去疏散了人群,了解了情況。原以為在優(yōu)秀學生中不會出現(xiàn)的情況,突然發(fā)生讓我有點措手不及。但身份的轉變讓我不能慌張,還是要平靜的處理。
首先,我先讓鬧矛盾的兩個同學先去教室外站著。安頓了班里的學生,叮囑了課代表維持教室紀律。在一切恢復正常后,出門詢問情況。可能倆人情緒都比較沖動,一個學生哭著說著自己的委屈,另一個低著頭滿頭大汗倔強地低著頭不吭聲。這兩個學生的情況我基本是了解的。哭著的是那位是我平時最器重的XX同學,他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特別棒,平時表現(xiàn)也特別棒,為人樂觀開朗,樂于幫助同學。在平均分40幾分的班級,每次他的分數(shù)不會低于100分,這次還在全年級中總名次排到了第四位。另一位也是我比較關注的XX同學,他的成績也不錯,數(shù)學成績大概一直在全班前十名,不過最讓我擔心的還是他的家庭情況。來到這里從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他家是離異家庭,所以有時候會多關注一些他的情緒。他呢,一直是安安靜靜,從來不多話,讓人有些心疼。這次鬧矛盾后,他也不哭,低著頭不說話,由于天氣比較熱,滿頭的大汗。哭的厲害,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看他們的情緒不太好,所以我給他們時間冷靜,并沒有著急詢問情況。之后我先回到班里,問了周圍學生他倆的情況,他們也不是特別了解,只知道倆人生氣的過程。等他們情緒穩(wěn)定后,重新出門詢問了他倆打架的原因。可能由于語言的障礙,聽不太懂到底是因為什么,大概就是琛淇不小心碰到了,跟他說話的時候態(tài)度又不是太好,倆人的倔脾氣同時上來了就釀成了后果。其實就是平時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恰好倆人的情緒都不高,所以動了手。了解情況之后,我并不想以說教的形式去批評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解決。以調(diào)解員的身份去對待這件事。還有就是讓他們真誠看著對方的眼睛,想一想這大半學期來的互相幫助和快樂的事情,直到笑了為止。還是比較樂觀,哭過之后穩(wěn)定了許多,主動跟說了對不起。可能心里的障礙,情緒一直不太高。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也一直通過肢體的形式安慰,比如說不經(jīng)意摸他的后背,給他擦額頭的汗。最后倆人終于和好,也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了。
在這件事中,提醒我的還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對于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不能溫柔相待,需要訓斥的時候還要訓斥;對于臉皮薄或自尊心比較強的學生,還需要細心相待。但無論嚴格與溫柔,要讓學生體會到你對他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