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轉崗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小學教師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五天的培訓結束了,在這段時間里我重新體驗了以前的讀書生涯,但心境不同了,為此,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上課特別認真,我總是懷著感恩的心態去聆聽每個老師的講座。當開結業演出會聽到葉xx老師用“三心二意”來表達他的感受,我覺得特別好,現今我就想用一個字“值”,從三方面來詮釋我的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第一個“值”就是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我是個師范生,在學校就酷愛文學,也曾發表過小豆腐塊,曾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可是出來工作以后夢想就灰灰湮滅了,除了學校布置的論文任務外就沒提過筆寫過屬于自己的東西。直至成家以后,就以家庭為中心,更是把夢想忘記了,論文也沒機會寫了,因為學校已經把任務交給更年輕的教師了。今天,培訓過后,重新審視自己,才發覺自己其實太蹉跎時光了,以至于感到前途的迷茫。這還是得益于游xx老師的講座《做一個幸福的人》,讓我從中走出思維的怪圈。真的,我仿佛開悟了,從中學會認識自己、審視自己,進而改變自己。當然,改變自己也許會很難,但有奮斗的目標,有人文的指導,我相信自己能成的。再者,黃錦平老師的《課題研究與論文撰寫》講座,更增添我沖向前方的能力和勇氣。
第二個“值”就是懂得如何進行英語教學。培訓前,我對英語教學的理解是隨心所欲,只要不趕進度,就一個單元講5節課時,如果趕進度就一個單元1節課時就搞掂。甚至還會和同事評講編寫教材者吃飽撐著把“let’s talk”部分編寫進去干嗎?直至聽完張凝老師的講座,才發覺自己原來是那么膚淺、那么誤人子弟。真的,自己培訓以后才發覺英語教學的奧妙,它比起語文和數學的教學更富有靈性,當聽到石磊老師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我不禁目瞪口呆,當看到歐陽、肖、黎、吳等老師的課堂模擬不禁贊嘆不已。是啊!以后我的英語課堂就應該這樣,讓學生真正處在英語語境的氛圍去學習英語。我憧憬著當我一節英語課大部分使用的語言都是英語,那孩子們就會像我在培訓中的情感一樣,把老師佩服的五體投地,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個“值”就是懂得教師禮儀的重要性。鄭xx老師我在xx年前聽過她的推普講座,今天看到她卻仿佛進入xx年前的明天,她還是那么年輕,那么優雅。記得她講座中有兩句話對我的觸動特別大。第一句是禮儀的真誠性原則:不該說的永遠不要說出去;保守學校機密;視學生為親朋好友之子。是啊!保守學校機密,可有多少老師做到的呢?如今的教師們只要走在一起,就會像怨婦一樣評價自己學校的待遇和領導的偏心,好像學校欠他100萬,使他無法立足似的。可只要他的領導來電話就立刻輕聲細語,點頭哈腰。這樣正常嗎?這正如鄭老師說的;“維護學校信息,說學校不好的人,就是自己不好······”第二句就是:“什么風水不如你的微笑。”我們中國人是很信風水的,當鄭老師講這句話時,我琢磨了很久,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只有面帶微笑,人脈才會廣,運氣永遠不會差。這和“多認識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是相通的。怪不得,凡是成功人士都是面善的。
綜上所述,我的心得體會就是一個字“值”,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體驗到培訓的樂趣。最后,我就用兩個字“感謝”來表達此刻的心情。謝謝為我們創造機會的一切有關單位和領導!
小學教師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個金風送爽,萬物復蘇的季節里,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子項目——理縣幼兒園“轉崗教師培訓”。在這個培訓班上,幼教專家,講師們精彩的講座帶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們每一位培訓學員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吮著水分,優秀幼兒教師的引領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授課老師幽默的言談,動人的真實案例,充滿童趣的語言,緊緊抓住孩子的心理。聽過課之后,留給我們聽課老師的是有感而處的反思,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尤其是作為一名轉崗教師而言,促進了我教育教學觀念的進一步更新!真是收獲多多。下面就是我通過培訓后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 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
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要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各種感官,通過主動親自動手動腦活動,培養孩子的啟發性。幼兒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于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幼兒教師的特殊職業和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位好的幼兒教師,關鍵在于一種精神,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一位教師,首先應調整過來心態,工作畢竟不是享受,尤其是教師,比起他的職業來說,他的奉獻精神要求更多一些,而且在工作中又離不開學習,必須要學會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興趣與信心去準備每一天的課程,做好每一項工作。
二, 教師要尊重幼兒,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
本次培訓的每一領域的上課內容都滲透了這一理念。一切活動 “以兒童為本。”重視兒童的天真夢想,讓他們快樂的游戲。孩子生來好動,游戲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長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游戲。很多游戲,很多夢想又來自于孩子對自己生活經驗的再現。如趙國楠老師的《繩趣》一課,老師就以一條小小的繩子為主線,讓孩子說繩子有哪些玩法,并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去玩,去探索。孩子不但玩得開心,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孩子的能力。這讓我感受到: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當孩子們盡情流露他們的本性時,那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救治一些有不良習性的幼兒的良藥,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次的培訓將激勵我以飽滿的激情完成我今后的工作。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本次培訓對我一名轉崗教師是一次很大的提升。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無止境的道理,在一日工作中更應該從教育的細微之處入手,在每個活動中讓幼兒的有效學習更明顯,更突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信心。
小學教師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篇3
x年11月18日,參加國培第七天,安排了兩個毫不相關的兩個內容,上午是幼兒園教學用簡筆畫,下午是學前心理學,都是鄭州師范學院的老師帶來的。
早上上課前,班主任就來班里告訴我們要尊重這位即將帶來講座的美術學院的老師楊謙偉,有必要的話可以請老師給我們畫像。聽完之后,我想這個老師肯定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老師,但是又聽說用一兩分鐘就能為一個人畫簡單的畫像,特別期待這樣的老師盡快出現。在課程開始時,這位老師很快用點、線、面畫了他的畫像,特別像,讓我們這些非美術專業的人驚奇啊!課程介紹中沒有什么深刻的理論,但中間穿插了很多常見的簡筆畫畫法,最重要的人物面部的簡筆畫法。如人的臉型有申、甲、由、田、用、國、目、鳳等形狀,男女的體型特點,兒童、青年男女、老年男女的畫法,還有軀干畫法、人物組合等等,介紹到每一個時,都會讓我們動手畫,結果我前看看、后看看,對比一下,自己畫的還能看。最終有趣的事情就是中間休息的時候,很多老師都圍著楊老師給自己畫像,讓老師忙的是不亦樂乎(我倒也想,但是挨不到啊)!中午聽完課之后,我感覺無論哪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都有過人的地方,每一個人都值得自己去學習!
下午,一個頭戴帽子的青年教師步入教室,開始了《學前心理學》的講座,本來就是很枯燥的內容,但有的東西還是讓自己有所收獲。一是明白了孩子小時候的藝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是在開發右腦,看似無關,其實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二是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具有幻覺和虛構的心理特點,會說沒有邊際、不是事實、沒有發生的事情,這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典型特點,我才明白孩子們有時候回家會說一些在幼兒園沒有發生的事情,這是正常的,也應該理解。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引導,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完全否定,暴力解決。三是孩子成長的環境非常重要,同時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針對性的去學習,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四是對左撇子的認識,不能強制孩子糾正,要做到適當調整,否則就會讓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五是作為家長,或者是老師,都不要過于約束孩子,否則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易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影響孩子的闖勁。
一天的培訓,不是很累,但卻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