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單位教師心得體會 篇1
在這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二班,三班的英語教學。由于基礎差,教學經驗不足,所以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經過努力,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對七年級教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個人工作情況總結。
一、教學計劃
七年級是小學到初中的轉型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都開始發生轉變,所以我時刻注意學生對這種轉變的適應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我努力把學習內容歸類,用盡量簡潔卻有趣的方式教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以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兩個班的人數都在50人左右,要想對所有學生進行細致的輔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周都會制定目標,針對廣泛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初中的教學模式,知識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知識的運用也較好。
二、教學成績
在這一年的學習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掌握初一應該掌握的英語知識,而且能夠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另外,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我還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希望他們逐漸增強自制力,為學生從老師教的學習模式向自學型學習模式轉換打好基礎。本學期的英語期末考試中,七(3)班平均分是55.18分,居同級同類第一;七(2)班平均分是26.11,居同級同類第二,可喜可賀,但與外校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學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但是在知識的靈活應用方面卻仍舊存在困難。另外,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注意力投放在其他的地方,英語字母的書寫仍然是一個問題,這不僅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而且嚴重影響學生以后的發展,從而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產生很壞的影響。
四、改進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這一學期教學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進行改進,所以我常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學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經過思考,我發現還有以下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對該年級教學重點不明確,從而導致有時候教學思路不明確,教學內容過多。其次,在掌握課堂方面有欠缺,不能時刻從總體上注意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鑒于以上幾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真正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幫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讓學生逐漸建立起自信,在輕松快中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
單位教師心得體會 篇2
20年9月2日傍晚,我第一次參加幼兒園小小一班的家長會。首先葉園長向家長們介紹了幼兒園的管理、要求和發展情況,使我們家長更加了解幼兒園課程的規范、活動的豐富多彩等。葉園長還親自為家長講了一堂生動的課“科學育兒、幸福人生”,使我進一步了解如何正確引導小孩,在小孩成長過程中要如何科學教育培養。從中我們體會到了幼兒園老師們對孩子們的細心、用心和無微不至的關心,葉園長真誠的向家長承諾,老師們愿意盡心盡力的做好工作,為每個孩子服務,表明要與家長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過這次家長會,我真的受益匪淺,現就自己的感受談兩點體會: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地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小孩都是生子女居多,家里全是人,因此,他們接觸的環境其實是一個的環境,而幼兒園的環境與家庭環境及教育畢竟不同,在這中間家長和老師就承擔了橋梁作用,只有家長和老師充分的溝通,才能全方位的助孩子成長。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能錯過開家長會和老師們交流學習的機會,再忙也抽出時間來參加家長會,我們作為家長應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師,讓老師擺脫束縛和不必要的后顧之憂,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培養教育孩子中來。
二、培養良好習慣,受益終生
在葉園長的授課中聽到幼兒園的培養管理方法以“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養德”。我把孩子放到幼兒園讀書是正確的選擇。我覺得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著重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和閱讀習慣。葉園長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教育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幼兒園時期的學習成果及行為習慣,都影響孩子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經常訓練孩子的良好的習慣,如:要求孩子定時睡覺,起床。自覺把書包整理的整整齊齊等,總之:我們要關注孩子的能力,讓他們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充滿力量。
我想凡事盡力了,就一定有收獲,小小一班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細心教導下,在這個藏龍臥虎的幼兒園這個家庭里一定會茁壯成長。
單位教師心得體會 篇3
何為榜樣?是億載之師表,還是百世之楷模?一千個人心中,自有一千份答案。也許,榜樣平凡如常,或是敢于創新的“大國工匠”、或是勇于堅守的“基層戰士”、或是樂于奉獻的“百姓之友”。縱使職業有別,服務人民的“精神底色”卻始終不變。于是,看似毫不起眼的付出,點滴里全是深情。那些沒日沒夜的堅持,換來了百姓安康。可謂是,初心不改、信仰長存,平凡間盡顯偉大。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榜樣》節目的播出,目的是為了傳遞模范正能量,引領干事新風尚。類似“潤物細無聲”的敬心、“當以規矩入”的敬畏、“甘為孺子牛”的敬業,若只是停留在報道之中。試問,動員千言、號召萬語又有何用?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借助媒體效應、釋放榜樣能量,乃激活樂學因子、增強看齊意識的.題中之義。如何發揮帶頭作用、引領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見賢思齊,便成為首選答案。
見忠誠之賢,踐奉獻之行。
忠于國,當有“臨患不忘國”的情懷;忠于民,當有“為生民立命”的信仰;忠于己,當有“鐵杵磨成針”的作為。然而,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領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的“無為派”,早已在安逸中迷失了自我、丟失了忠誠。事實上,好的榜樣,就是最好的引導。94歲還奮戰在手術臺前的專家吳孟超、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師支月英……用“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獻,展現出“不愧蒼天不負民”的先進本色。作為黨員干部,就要對照榜樣找差距、補不足,自覺講服務、守紀律。聚焦主業、履行主責,做甘于奉獻、敢為人先的貼心人。
見擔當之賢,踐實干之行。
常言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探索高山致富新路子的“退休縣官”羅官章、要在崗位上干出樣兒來的“工人院士”李萬君……皆用行動詮釋了愛崗敬業的真諦,務實之處,方顯擔當。興許,再多點“累了睡一會、醒了繼續做”的忘我精神,勇于開拓、善于創新的進取精神,好作風便可蔚為新風尚。為此,黨員干部要直面矛盾、真抓實干,積極弘揚“務實之心重一分、務名之心輕一分”的為民風范。俯下身子為民、提起精神干事,做腳踏實地、步步登高的先鋒人。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榜樣的`作用,在于清除歪念、鼓舞干勁,為黨員干部立標桿、作表率。雖說,萬人稱頌不易,做自己的榜樣卻不難。行化于言,一句“沒有辜負黨對我的期望”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