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做不抱怨的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1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來書不僅是進步的工具,也是人類靈魂救贖的法寶。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受益匪淺。雖然書中沒有給我們介紹如何去做好教育工作,如何去設計教學內容,但是卻震撼了我的內心,除去了教育工作中那一絲幽怨與不滿,用更燦爛的笑容去面對教育這個職業。長久以來,社會一直給予教師這一職業最光輝的榮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價值觀的改變,家長對于自己的獨身子女捧為掌上明珠,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施予教師的壓力也隨之增加。所以我們如何去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能面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待工作抱有熱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做一個不抱怨的教師。
抱怨的人生是可悲的,抱怨的生活是沒有色彩的,抱怨不會使我們在教育這個行業中出類拔萃,抱怨不會使我們成為孩子心中優秀的教師,反而為我們徒增許多煩惱,讓我們沉迷于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之中,卻感無力的恐懼之中。教育是一種智慧,是一門藝術。如果我們在教育中用朋友的眼光,用平等的地位去看待每一位學生,不讓他們束縛在我們給予的枷鎖之下,那么孩子是不是會更樂觀一些,笑容會不會更燦爛一點。其實成績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本身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有些老師對于學生的成績永遠看不到滿足。哪怕學生考了99分,還要抱怨沒有滿分,似乎只有滿分才算是優秀的學生,只有滿分才能證明自己的教育成果。在這種教師的壓力下,學生就是考試的機器,永遠沒有快樂的笑容,教師也永遠生活在抱怨之中。此外,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卻被老師抱怨成不愛學習的壞毛病,同樣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成為教師抱怨的話柄。其實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交流,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責罰抱怨,適當引導即可。
做一名不抱怨的教師首先必須要心理陽光。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所記錄,只有當教師完美的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才能去照亮學生的心扉。作為教師時刻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容的面對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格式,時刻都會遇到不同的事情,就好比大海中的航船,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經歷大風大浪的考驗。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成熟的理智,正確的挫折觀,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時刻充滿陽光,才能讓學生時刻沐浴在你的陽光之下,幸福快樂的成長。
做不抱怨的教師還要有愛。教育工作時充滿愛的事業,這種愛包括自愛與愛人。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強,還要
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深受著國家、社會、學校、家長的信任與重托。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會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教師在教育中充滿愛,讓學生感受愛,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成為充滿愛的人,有愛心的人。
做一名不抱怨的教師,用我們的心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有愛的老師。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篇3
當我拜讀完《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我心里為之一顫。為自己曾經對工作的不滿而懈怠;對學生的不滿而憤怒。但今天讀完這本書讓我的心靈仿佛釋然了許多。這本書就像一劑良藥慰藉了心靈,我將用它的理論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
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的確,愉悅快樂的心情對工作和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郁郁寡歡。你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樂趣,自然就會怨聲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也是如此,倘若我們沒有好心情,如何將快樂傳達給學生,如何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高爾基曾經說過:“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么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為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情,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二、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常常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說:“某某同學真笨,這么簡單的問題都搞不懂。”“家長還說自己的孩子夠聰明,簡直太笨了。”“這屆學生笨的太多,教的都感覺沒有成就感”等等。這是教師常常抱怨的聲音,當然側面也表達出對學生的期望。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應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個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但總有他閃光的一面,我們要善于發現挖掘。比如某學生熱愛勞動,就讓他擔任勞動委員,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培養其組織勞動能力。某某生在音體美方面有特長,可為其提供他的展示機會等等。相信任何一個學生在愛的教育下都會有所收獲,健康成長。
讀了這本書,我會延續以前的做人態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懶腰;困了,望望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活著真好;厭了,找家人說說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
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好。若想有所作為,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正能量時刻圍繞在身邊。
從今以后,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做不抱怨的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2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過: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過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時加強訓練,提高奔跑的速度,讓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過獅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這樣才能得以生存。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能體會到: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愿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抱怨”真的就是口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如果你愿意抱怨,你會發現周圍可以抱怨的事很多,煩人的交通、八卦的同事、刻薄的上司、難纏的客戶、飆升的房價……可是,你要是不抱怨,也會發現樂事也不少。其實,抱怨是在提醒你做出改變與行動。抱怨并不可怕,只是,生活中我們更習慣抱怨,卻不習慣改變。
清末民初有一個叫王鳳儀的職業勸善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去發現、尋找每個家庭里的問題,然后幫助大家梳理。比如,有一個老太太說老頭對她不好,經常打她,然后就向王鳳儀抱怨,說自己命很苦。沒想到大善人王鳳儀非但不同情她,反而說:“你拿個鏡子去照照,你那張苦瓜臉永遠都沒有笑容,逢人就說你有多慘,即使你沒嫁給這個老頭,另外一個老頭恐怕也要打你。”老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問題不只出在別人身上。
其實我們的生命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他讓我們受苦受難,你只需要這樣想:每個寶寶都是上帝手牽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會在天上看我們的一點一滴,有的時候我們的確覺得自己很苦,但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呢?“陽光總在風雨后,人生不經歷磨難怎能見彩虹。”現在的日子雖苦,但是以后的日子會比蜜還甜。
不要抱怨上帝對你不公平,上帝那是在磨練我們,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也不要埋怨自己的日子苦,因為你比所有人都幸福,你有自己的理想那就要向那個目標駛去,即使遇到重重阻礙,只要你有決心就不要輕易放棄。當你達到了你的理想時,你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只要你不放棄,上帝就會被你而感動,他也許會幫著你完成你的理想目標。所以說我們不必抱怨,就當他是我們的磨練,在磨練中成長你會有很大一筆“財富”,即使你不能實現你的理想但你也會懂得很多道理,懂得一個道理就等于你得到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不要每天愁眉苦臉的生活,愁眉苦臉的過也是過,笑著過也是過,何必每天不開開心心呢?笑容要長掛在嘴邊,即使你不高興也不要愁眉苦臉,打開窗子讓陽光走進你的房間,看著太陽就好像看著上帝,這時候上帝也在看著你,他會分擔你的苦惱。或者走出家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走到大自然,對著萬物大聲的把煩惱說出來,不要悶在心里,讓上帝和萬物幫你分擔你的苦悶。
所以不要抱怨上帝對我們不公平,讓我們的嘴角每天都掛有45°的笑容,讓我們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
《做不抱怨的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有什么事直接對別人說出來會好受些。但,當我遇到《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后,才發現有很多誤解。不知不覺中,我把訴說演變成了一句句的抱怨,并在他人的“無語”中越行越遠,負面情緒籠罩著我,我充滿著負能量在影響著甚至毀壞著別人的快樂。
畢業,意味著從象牙塔里出來了,意味著長大了,意味著將要面臨很多的壓力,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各種各樣的抱怨。當你想抱怨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有很多可抱怨的:無聊的工作,沒按時到的公車,八卦的同事,極品的親戚,不聽話的學生……這些抱怨會把你變成一個有口臭的人,人人都會遠離你。
其實,每當我們想抱怨的時候,就是我們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也是我們需要行動的時候。于丹說:“抱怨是一種語言而不是行動,當一個人過多地被語言困擾的時候,他會失去行動力。”
讓我們行動起來:
一、不抱怨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確實,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愉悅快樂的心情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郁郁寡歡,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他們沒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樂趣,就會抱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一名教師,那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能把快樂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如果一個人把時間都浪費在抱怨上,那么這個人終將一生碌碌無為。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有所作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為,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得更好。喋喋不休的抱怨,注定于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前程,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二、不抱怨壓力,從壓力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要么讓你一敗涂地,要么讓你一鼓作氣地扶搖直上。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個中關鍵在于不抱怨壓力,而是找出壓力、利用壓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積極面對人生,進而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發展。
生活和工作中有壓力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們對待壓力的態度。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不能讓壓力變成我們的累贅,變成我們頹廢、悲觀的根源。
抱怨與苦惱的真正根源,并不源于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而在于我們對它持有的態度。縱使是“惱人”的事情,換一種心情、換一個角度看待,也能讓人感到心滿意足。
三、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他人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關愛、理解與寬容。對待學生,我們教師更應如此,孩子們也都只是普通人,不要像對待天之驕子一樣對待他們。我們允許學生們出錯,給他們改正的時間。諸如“這屆學生基礎太差,該怎么教”“某某同學太笨,怎么還不會”之類的抱怨,完全都是庸人自惱。學生成績有差異是正常的,盡管如此,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發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挖掘并培養他們的閃光點。孩子們有了信心,我們有了希望,就不會再有那么多的抱怨。
總之,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游蕩、擾人不安。我們要遠離細菌一樣的抱怨,把抱怨的時間用在提高自身能力上,讓我做一個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家人、不抱怨工作、不抱怨壓力、不抱怨學生的不會抱怨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