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憲法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師憲法心得體會 篇1
最近我們學校組織學習了憲法方面的知識,使我又得到了一次學習的機會。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談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一、充分認識到了這次修改憲法的意義
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現行憲法的第四個修正案。這份修正案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時代氣息濃郁,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它反映了全國人民的意志,特別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起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這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之后在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方略過程中所取得的一項重要成就。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我國憲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必須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政治主張,通過修改憲法的程序,將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變成國家意志。現行憲法頒布以來進行的4次修改,都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后,在執政黨確立了新的指導思想和制定了新的行動綱領的前提下,通過修憲,及時地反映執政黨的最新執政理念。此次修憲是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執政治國理念的集中體現,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二、充分了解到了這次修改憲法的特點
從修正案的內容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現實性
這次憲法修改通過對以下幾方面的補充和調整,進一步保證了憲法與現實的統一。
一是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憲法的指導思想。憲法的指導思想是憲法的靈魂,是引導國家各項工作和實施憲法的指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憲法,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礎。
二是進一步明確國家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在憲法中規定經濟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憲法的基本特征之一。現行憲法制定時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憲法沒有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憲法修正案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納入統一戰線的范疇,表明我國政權的基礎擴大了,合法性增強了,對于維護國家穩定,保護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是完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成的規定。自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特別行政區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組成部分,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派自己的代表。憲法修正案在憲法第59條第1款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成的規定中增加“特別行政區”,符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成的實際情況。
四是關于職權的規定。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間的交流和合作越來越頻繁,客觀上要求參與的國事活動。憲法修正案根據現實需要賦予“進行國事活動”的職權,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民為本
憲法修正案充分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關注和保護。
第一,憲法修正案確立“國家尊重和保障”的原則,把由一個政治概念上升為法律概念,把尊重和保障主體由黨和政府上升為國家,突出了人本精神,對于保障,推動我國的憲政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完善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擁有的私人財產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產資料,人們對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財產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這次修改,一是規定了國家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職責;二是用“財產權”取代了原條文中的“所有權”,明確了“私有財產權”的概念,私有財產權成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是規定一切合法的私有財產都受保護,公民的生活資料受保護,公民的生產資料也受保護;四是規定對私有財產的征收、征用制度。
第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規定。社會保障制度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憲法修正案在憲法第14條中增加一款:“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樣修改必將有力地推進社會保障的立法進程,更好地保障公民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基本生存權利。
按照大隊黨支部的安排,我們黨小組對新憲法進行了學習并還自學了xx大報告、xx大三中全會精神,學習關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精神、學習右江民族醫學院第四次黨代會報告、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根據學習要求,下面談談學習新憲法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這次修改憲法,堅持中央提出的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體現了憲法的穩定性和適應性的統一、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講政治和講法制的統一。經過這次修改,我國憲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國情,更加反映時代精神,更加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要求,必將更好地發揮國家根本法的作用。
教師憲法心得體會 篇2
我一直是個內心脆弱的人,長著一顆容易破碎的玻璃心,簡簡單單地可以留下眼淚。和一三班的孩子們在一起已經將近一年,有歡笑也有悲傷,有過一起經歷過的歡樂時光也有許多的摩擦以及不愉快。
一年級的孩子往往很傻很天真,前一秒還在被我批評,后一秒又鬧得天翻地覆,剛剛還說我再也不說小話了,馬上又因為一個有趣的話題和同桌聊得不亦樂乎。我們班的娃娃們我是真心覺著怎么看怎么可愛,犯了錯怎么看怎么讓人抓狂。有欺負女孩子的,有惡作劇的,有打架的,可是,他們會揚起小臉甜甜地對你說:“老師早上好!”
今天是3月16日,星期五,本來上午的寫字課孩子們乖巧得很,字寫得又快又好,我打算下午讓他們放松一下,看看動畫片,可是,總有些事情點燃了我的怒火,于是,我取消了下午的動畫片,改成了講練習,孩子們開始小吵小鬧。結果,班會課又成為了我的“專場講座”。先是狠狠批評了幾個調皮搗蛋的男生,這時,四個女生在下面講話,被我一并“請”上了講臺,又是一頓批評,并且敲了她們的手板,女孩子面皮薄,哭了,小臉蛋兒憋得通紅,我的心馬上軟了下來,讓他們各自回位,女孩子們還在抽泣,我深深嘆了口氣,孩子們馬上坐好了。
“孩子們,謝老師不是真的想要罵你們,你們難過的話,我的心也在痛,我小時候被老師打得時候,好難過,可是后來,我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好,讓我不再犯錯,現在,你們還小,如果許多習慣不改過來,以后會對自己造成不好的影響,或者成為壞孩子,讓周圍的同學,讓爸爸媽媽,更讓自己受到傷害。”這時,一些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頭,眼神堅定。我接著說,“在學校里,老師批評你,在家爸爸媽媽罵你,打你,其實,我們的心比你們受的任何一次打罵都要疼,好疼好疼!謝老師知道,有時候罵你們,拿小尺子敲你們是不對的,但那是你們不聽話呀!我多希望你們能乖乖聽話,做個好孩子呀,今天,謝老師十分生氣,你們表現得太讓我傷心了,但是,對于敲你們手板這件事,謝老師做錯了,任媛,對不起,李琳,對不起,趙海曦,對不起,譚斌凱,對不起。”我紅著眼睛一個個望過去,一個個說過去,有一兩個孩子們頓時都開始哭,我接著說:“在謝老師心里,你們比任何人都要好,在四個班中,我認為,你們最好,雖然謝老師沒有孩子,但是你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最喜歡的就是你們,雖然有些可愛,有些讓人生氣,可是,無論哪一個,謝老師都是喜歡的…………”說到這里,幾乎說不下去,孩子們都開始輕聲抽泣,拿出紙巾擦眼淚,我也沒能忍住,眼淚掉了下來。以前,我教二三班的時候,由于他們不乖,曾把我氣哭過,當我受到批評,說我帶班帶的不好的時候,我委屈地哭過,當被家長指著鼻子說:“你怎么沒有保護好我孩子”之后,我憋屈地哭過。但是今天,孩子們,把我感動了,我感受到他們其實是心里有我的,我說:“孩子們,要聽話好嗎?”“好!”還帶著哭腔的回答,“不要讓謝老師操心了好嗎?”“好!”“乖,我就知道你們最好!”
最后,孩子們認真聽完了我對下周的安排,一個個帶著笑臉回家了,每個孩子,在我送他們走時,都笑著說:“謝老師再見!”
孩子們,我知道你們今后一定會再次犯錯,謝老師也會,但是,我想,你們是我的孩子,我有責任讓你們都好好的,孩子們,犯錯不要緊,要知錯能改,只要我教你們一天哪怕今后我們分開,這一天的淚水不會騙人,你們是我最好的孩子,一直都是,所以,我們一起加油吧!
教師憲法心得體會 篇3
眾所周知,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擔任這所農村中學的教師、校長長達32年。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暫,不滿52歲,但他卻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寫作,奇跡般地寫出了40部專著。其中《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他一部非常有影響力的教育專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又生動的實際事例,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實例,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在寒假里,我有時間研讀了他的這部著作,受益匪淺,現就我的收獲和心得體會,和感受較深的幾條略談一、二。
第6條、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自我接這個班以來,據別的老師說和我自己的了解,班里只有四五個學生學習努力、踏實,其他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并不令人滿意。為此,怎樣使這些學生的成績提高上來,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適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后進生。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眼里,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后進生,每位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對后進生從來不放棄,而是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研究學生特點,進而尋找到幫助學生的方法,最終讓他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我想,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這么做,是跟他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密不可分的。讀了使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就一定要多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想要幫助后進生就一定要結合所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經驗去研究學生。兩者相結合,就會在教育工作中尋找到工作的成功與樂趣。
第29條、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首先談這一條是因為這一問題一直使我很頭疼。在我現在所任教的班級里,有幾個學生總是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每每在我講課重點的節骨眼上開小差、說話、或低頭做小動作,為此我在課堂上常常大發雷霆,對這些學生一陣嚴厲的批評。但感覺這樣做的效果并不佳,感覺與學生的距離更疏遠,無法走近他們的心里世界。“親其師,信其道”,在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我希望自己做到是一個讓學生親近喜歡的良師益友。
對于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孩子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生聯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同時我想還應該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的設計上創設有趣的情景等,學生有了興趣,自然注意力也會集中。
第86條,致未來的教師。《致未來的教師》中蘇霍姆林斯基回答了許多老師、也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問題: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寫道:“未來的教師,我親愛的朋友!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我想這體現了要把學生看作是獨立發展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人個尊嚴和個性特長。方法不能簡單單一,要跟據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選擇活的適合的教學方法。
總之讀完以后真的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尤其是給青年教師的一些建議真的很實用,值得我去思考,去研究!讀著讀著,讀到某一句或某一段話,會使我感到困惑我很久的疑難問題一下子茅塞頓開,或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它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總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循循善誘,淳淳教導,督促著我不斷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言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里也提倡“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不斷地豐富自己,給自己充電,只有自己擁有了一桶水的容量,才能給出學生一碗水來。為了明天課堂的自信從容,我會不斷的閱讀,不斷地加強學習,讓讀書成為我精神生命中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