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上午,和東勝區的全體教師們一起,參加了教育局舉行的師德培訓視頻會議,親耳聆聽了四位優秀教師進行的工作匯報,學習到了他們為人師表的典范,敬佩了他們四位老師為他們的學生所做了的那許多許多。靜思之后,一個聲音一直在我的腦海盤旋、響徹:其實,我也是應該感謝我的學生的!
感謝學生帶給我的生命新鮮和活力!每天上班的路上,我總能像領取了不一樣的圣旨,快樂的開車來到學校,帶著每一天新的使命,開始和我的工作、生活、和學生學習。每每走進校園,那些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學生,在我眼里是那樣的活潑可愛!也許他們漂亮,也許他們帥氣,也許他們羞澀,也或許他們有著稍稍的邋遢,也或許他們有些憂郁,也或許他們目光有些呆滯……然而在我的眼里,他們是那般的親切和可愛,一個個鮮活的小臉,那里洋溢著天真的笑容;竊竊地私語里,有著他們自己的快樂;雖說是偶爾的大聲喊叫,那也是他們童年的無憂無慮、無所顧忌呀!他們和我一樣:來學校了,上課、下課!重復著也期盼著!看著他們在我眼前走著、跳過、又跑開,我心里總是心起善念,微笑地與他們擦肩而過,那種職業的幸福油然而生,那種心頭的甜蜜慢慢縈繞全身。原來作為教師對于我來說,是那么的快樂、自信和踏實!他們帶給我的不僅有辛苦,也有充實和快樂!
感謝學生們教會我彼此尊重!在他們的世界里,有著我們大人無法理解的話題。無論如何,他們的天真讓他們在錯誤中摸爬滾打;他們的幼稚,會讓老師生氣的無處躲藏,其實何必呢,他們是孩子呀,他們很可能是無意識的呀!貪玩是他們的天性,大人們不也是常常在抽空玩會兒、吃會兒、放松會兒,不是嗎?多融入他們一些,正面地、善意地去引導他們,在他們需要學習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告訴他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我們要幫助他們成長,而不能夠一味地指責和呵斥,讓他們在接受知識教育的同時,更多地明白些做人道理,學會彼此尊重、學會彼此理解,學生小學六年的習慣養成教育,也就是老師們幫助他們鋪墊了幸福的一生。
記得看過這樣一段話:知道大人們為什么不挑食嗎?因為錢在大人手里,他們想咋花就咋花,他們每次所買回來的東西,都是他們大人愛吃的,他們怎么可能還挑食呢?仔細想想,生活的實際是不是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呢?我們很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的,我們把教的任務完成的淋漓盡致,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的出發點和興趣點。在尊重他們的思想之后,我循循善誘地去引領他們、激發他們,讓他們學得快樂,寫的開心。于是,我也慢慢感覺到,我現在的學生也又開始和我開心地"玩數學、學數學"了,會與不會,至少我的課堂是他們暢所欲言的天堂里。
感謝學生讓我體會嶄新的每一天!因為每天要教給他們的知識是新的,那我的知識也就得是新的,我的教學引導也就得是新的,那我的教學思維也得是新的,于是我每天的心情也就是新的,這種更新讓我深深體會世界的交替和變換,也讓我深深地感受時間的流逝和時間的珍貴,我愿意更多地傳授給他們生命的正能量,也愿意更多地幫助他們體會生活的積極和快樂!這種積極和快樂,其實是他們更多地傳遞給我的!我又怎敢去玷污和糟蹋?所以,我每天都會用于昨天不一樣的開心和激情,去迎接他們、去融合他們。我得充滿智慧地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真怕有那么一天,我會離開我深愛的這個三尺講臺,像一個暮沉的老人,失去思考、失去機靈,只剩下呆滯的目光,少了活力,少了積極主動地拼搏和著急。所以,我還是慶幸自己自己有著七十六位的學生,我和他們一起,把書本上的知識,隨著一道道例題、一道道練習題,讓他們以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學會了、掌握了、理解力、領悟了、記住了、運用了,我也是欣慰了。
感謝學生教會我沉靜和坦然!隨著經濟時代的渲染,也許會有人會說我算是個傻子。但我不那么認為,每個人有著每個人的快樂和幸福。我的生命和別人不同,那我的體會和感悟與別人一定會不同:我沉浸在我所從事的教學快樂和幸福之中,我獲取了我內心的需要和歡樂!我總說,好學生有好學生的優點,他們領悟能力強,理解力好,老師一講他們就會明白、就會做題,成績穩定優秀。可是落后生也有落后生的長處呀!就如班級里的孟浩吉,雖然學習習慣不是很好,作業明白的不多,寫起來很困難;可是他很善良的,幫助同學;和老師不頂嘴,錯了就承認,批評他的時候,總是積極接受;語言禮貌沒的說,憨憨的笑臉,總是充滿了生活的愛。所以,對于和他的相處來說,成績已經不是最最重要的了啦,多鼓勵、多引導、多幫助、多等待些,既是對他的寬容也是對他的激勵,他每天笑瞇瞇的臉上洋溢不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嗎?
還有我時時牽掛的劉嘉申同學,父母的忙碌生計、沒時間,讓孩子總感覺全世界對他的拒絕和遺忘。經過上一學期的接觸和溝通,現在的他,手里一旦有了什么稀奇的東西,他就會湊到我的跟前:"周老師,送給你吧!".就如前些天,他不知從哪里撿來的學生手工作品-----紙質的有些臟乎乎的三棱鏡。放學后,他專門等到辦公室門口,一看見我從遠處走來,趕緊跑過來,趴在我耳邊,悄悄地對說:"周老師,周老師,送給你吧,能看見好多種顏色呢!"我接過來,試著看了看,摸摸他的頭說:"你玩吧!周老師是大人了,不能玩這個了。"看著他沒煩惱的轉身跑開,我想:他也有著他的世界,他也有著他的快樂,一切也都挺好!祝福他的無憂無慮和從不抱怨,會有那么一天,他會長大,也會成熟,也會有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幸福的生活!
教育家們常說:教育就是愛,愛也應該是大愛!老師的愛應該是細節的愛、快樂的愛、常態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愛,抬高我們的學生,成為他們成長的墊腳石,讓他們的人生路走的更好、更幸福、更快樂……感謝他們每個人帶給我的充實和活力,感謝他們讓我在每節課中演藝著我自己的精彩,也深深地感謝謝他們對我的認同和尊重,更深深地感謝他們每天陪伴我的感動和歡欣。
說一聲"老師,您好!"是他們對我的尊敬,回一聲:"同學,你也好!"也是我對他們感激、謝恩的回報!謝謝你們了,我的學生們!我的教育快樂,有你們!
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敬愛的黨支部:
經過近一段時間的自己學習和黨員的幫助,本人在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在工作中向黨員同志看齊,對黨的認識更加深刻。現將本人近期思想情況匯報如下:
第一,要提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理論,是黨章規定的共產黨員義務的第一條。共產黨員必須懂得: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清醒來源于理論上的堅定。有些同志在重大問題上政治不敏銳,甚至失去辨別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應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理論上貧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永遠保持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共產主義純潔性。
第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一個基本原則。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最重要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改造主觀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為人民謀福利的自覺性。評價一個共產黨員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樣,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下功夫,實現學于用、知與行、說與做的統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黨章中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作為共產黨員的一項義務作了明確的規定。當即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對社會,對經濟影響愈來愈大。因此,我們要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提高到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共產黨員要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一靠學習,二靠實踐。要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鉆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為本職崗位上的內行和能手。
總之,共產黨員應該成為學習的模范和又紅又專的模范,不但要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努力創造一流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在工作中有了方向,有了動力。懂得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要加倍認真負責,努力向黨員同志看齊,縮小同黨員同志的差距,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隨著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呈現多樣化趨勢。如何搞好新時期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的確是一個系統工程。
在新時期,從高校教師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 1、教師工作、精神、生活壓力重,身心健康不容樂觀。當前,一些高校存
在教師的主體地位不明顯,尊師重教、尊重人才的氛圍不濃的現象。而生源的大量擴招,學校的大量升格,也改變了教師的原有現狀。為了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他們必須改變原有學歷結構,承擔起跨躍式提高自身素質的壓力。2、教師當家作主的民主意識不強。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工作的獨立性強、自主意識比較濃。一些教師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不強,不太關心學校的事情。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加強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
1、以人為本,重視教師的個性發展。高校是教師賴以生存的學習、工作、生活和出成果的地方,由于教師職業的特點,需要特殊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相對優雅安靜,工作和生活環境相對安全穩定、方便,學校出臺制定的學術標準與政策待遇相對穩定,學術氛圍比較寬松,人際關系比較和諧舒暢,才能促進教師改革創新,積極進取,從而形成學術風格、學術流派,促進學術水平提高。因此,高校應尊重他們的學術自主權,同時要出臺政策,完善學術標準,保證教師擁有學術權力、資源調配權力以及知識貢獻所得的個人利益。另一方面,高校還應鼓勵創新隊伍建設,形成人才群體合力。高校要提倡按任務和項目組成各類攻關團隊,制定創新機制,鼓勵有能力的教師承包攻關團隊,同時重視團隊文化建設,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調動人才群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人才群體合力的形成。
2、甘當“后勤部長”,提高為教師服務的質量。首先,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提高當好“后勤部長”的自覺性。簡化服務手續,提高服務質量,真誠關愛教師,關心每位教師的衣、食、住、行等關系其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從他們身邊的小事做起,真正體現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真誠留人,形成用一流的服務留住教師、留住人心的校園風氣。其次,要重視教師工作環境的建設。教師面臨國際化、信息化、數字化的壓力,需要不斷學習充電。高校要加快教師的知識更新步伐和對邊緣學科領域的研究與開發,為此要為教師提供獨立的工作和生活場所。同時,圖書館、實驗室、計算中心、后勤保障系統要提供全方位服務,保證教師創新能力的充分發揮。第三,重視教師文化建設。高校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首先要把教師培養成德智體美的通用人才。高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組建教師藝術團,開展一些藝術講座和沙龍,豐富教師的文藝活動,弘揚歷史文化,增加教師的人文修養,促進文理滲透,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第四,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由于教師的職業、愛好、性格不同,他們的需求與要求也不同,面對高知識分子群體,高校不論出臺什么政策或做什么工作,首先要以大多數教師的滿意程度為出發點,真正做到了解教師、理解教師、信任教師、依靠教師、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人格、隱私、脾氣、個性。教師的思想問題多數具有個性化特點,因此要做過細的思想工作,采用談心和心理咨詢等辦法,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健全組織機構,抓好“建家”工作。高校要多開展小型的學術活動、談心活動、沙龍、座談會、研討會等,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榮譽感、自豪感、認同感。要健全適合教師發展的若干組織機構。按照教師的不同信仰和職別,將其吸收到各種組織中,支持教師組織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同時,新時期高校要重視“建家”工作,為教師開辟一個屬于他們的天地。把各類“家”辦成教師之家、溫馨之家、學習之家,豐富教師的生活,增強教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提高教師參政議政的能力。高校要尊重教師在高校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拓寬教師的參政議政渠道,保持同教師的溝通與聯系,認真傾聽廣大教師的呼聲。另一方面要從制度上規范各級領導的決策行為,凡涉及學校、系(院)的重大問題,必須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充分體現大多數教師的意愿,真正實現教師當家作主。同時,要注意公開辦事程序,加強校務公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接受教師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