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化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1
時光匆匆,轉眼間已經來到頂崗實習學校近三周的時間。
從陌生到熟悉,從一開始對環境的生疏到現在漸漸適應,從第一次上課的緊張不安到如今的應付自如。三周來,有過失落有過迷茫,但更多的是收獲和成長。
前幾天在微博上讀到一位藝人說的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舞臺,無論大小,站上去就要全力以赴。只要有觀眾,就是最重要的舞臺。”看到這句話時突然想到了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的態度不應該也是這樣的嗎?不管所教的班級學生學習成績怎么樣,我們都要認認真真備好每一節課,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課,絕對不能敷衍學生。
就我自身來說,我的專業是化學,當我知道我教的班級是高一文科班的時候,滿腔熱情有了消減。因為在實習學校,非高考科目沒有月考,沒有期中、期末考試,總的來說就是學生沒有學習壓力,教師沒有教學壓力。同組的老師跟我們說的也是隨便講一講,上課讓學生畫畫重點、背誦課本知識就可以。
剛來到實習學校的前幾天,我確實是這么做的,直接拿來現成的課件按照自己的思路改改,馬馬虎虎備一節課、上一節課就過去了。心里想的是反正他們也不聽,沒有必要好好講。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通過這幾天上課的觀察,我驚喜的發現其實班里的一大部分學生都在認真聽課,在他們的眼睛里能看到對知識的渴求。上課問他們問題也會積極的回應,我心目中自認為不好好學習的學生,在課本上記了滿滿的筆記,課下他們會找我問清楚不明白的知識。這時候我在想,我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說實話,我認為我做的還沒有學生好。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思維定式,不能簡單地認為文科班的學生不好好學習理科。我們需要提前充分備好每一節課,不能完全借助PPT,沒有了課件就手足無措。對于藝人來說,無論舞臺大小,只要有觀眾就是最重要的舞臺。同樣對于我們教師來講,只要站上講臺,不管是文科班還是理科班,都是重要的一節課,我們應該盡己所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在此借用一位名人的話來勉勵自己“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驁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
化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2
距離我離開大學的校園進入高中教室成為一名實習老師已經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逐漸適應了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同時,對教師這個職業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為師之道有了些自己的看法。
還記得我在高中的時候,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也沒有想過教材和老師講課構思的聯系,在真正進入高中課堂成為教師準備課堂時,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我們原來學的內容看似是老師按照書上知識準備了普普通通的一節課,但背后其實承載了老師們對這節課知識結構的解構和重建,精心而復雜。這是沒有當老師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的。優秀的教師的課堂節奏,教學模塊,甚至每一句話都是精心設計的,是有意義的,或者是吸引學生注意,或者是聯系以往知識,每一分鐘都是飽含用心的。這讓我感到十分敬佩,我不斷地向這些優秀的教師們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加深對所教學科的內容理解。同時我也對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更加敬畏,于是我在想,為師之道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支撐的他們夜以繼日的'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呢?直到我真正走進課堂,在講臺上傳遞知識,我才對為師之道有了一點點的了解。
為師之道,是教室中的循循之聲,直至聲音嘶啞也未曾斷絕。四十五分鐘的課堂充盈著師者之聲,師者的聲音飽含著先人的智慧,飽含著人生經驗,同時承載著為師者對學生未來的期盼與祝愿。再學一些,再記一些,這些以后你總會用得上,這些都是人類古老智慧的結晶可別被年輕的你們遺忘啊!教師把心聲融在課堂的聲音中,一遍一遍重復,哪怕是喉嚨已經發不出聲,但師者的心仍在不停吶喊,不停敘述那些對學生們的叮囑,一遍一遍,一年一年... ... 為師之道,是課桌前昏黃的燈光,直至深夜才慢慢熄滅。安靜的辦公室仿佛回蕩著一聲聲嘆息,老師在燈光下批閱著,一本一本,一字一句,仔細琢磨,忘卻了時間,忽略了周圍,恍惚間抬頭,卻發現夜色早已昏黑。成摞的作業由一端慢慢轉移到另一端,紅字的批語,字字寄托著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或恨鐵不成鋼。作業是學生學習的練習,也是教師教學的反饋:這道題明明講過怎么還有人做錯呢?是我講的不夠清楚,還是學生的知識沒有落實?老師在反思中翻開了下一本,再下一本,辦公室的燈光還亮著... ...
為師之道,是學生金榜題名時教師嘴角掛著的欣慰的笑。一個人一生能遇到多少人我不清楚,但明明曾是陌生人,卻在你成長的重要階段陪你成長,跌倒時攙扶你,迷茫時點醒你并別無所求的人,亦師亦友亦親,可能就是教師吧。教師將心中的愛播撒給學生,為學生付出精力,付出心血,不求回報,燃燒自己,待到學生金榜題名,在嘴邊揚起一抹欣慰的笑容,然后轉身迎接新一批學生。這種心情是怎樣的呢?大概只有當過老師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吧。被精心呵護的雛鳥成長為翱翔天際的雄鷹,被日夜照料的幼苗成長為挺拔健壯的參天大樹,為師者看著學子成長為建設社會的人才,這是何等的成就!如果說,教師能從教育中得到什么,或許就是這種偉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吧。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頂崗實習這幾日,我接觸到的優秀的教師,接觸到可愛的學生們,有感動,有淚水,有喜有怨,更多的是幸福,是成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身而為師,我不后悔!
化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 篇3
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細致,部分內容有一定難度,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有所欠缺,這給教學帶來一定挑戰。如何讓高中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提高教學質量,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首先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抬起頭,動起手”。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對教師的要求,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使學生抬頭看黑板,動手做練習。作為生物老師得充分發揮生物學科的優勢,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同時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幽默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厭倦,對學科失去興趣。為此,總結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下幾種方法:巧用比喻化疑難,妙用詩詞添興趣,口訣諧音助記憶,理論知識實際化,重點知識實驗化,難點知識“數字”化。
中學生時間緊,任務重,需要讓學生走出題海。要解放學生,教師就要鉆進題海,在題海中淘金。一般來說,在學習新課前,我總是先把課本課后習題,手中的資料做一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發現課本上沒有挖掘出來的知識點;另一方面在指導學生做題時就擁有了發言權,就會知道學生哪兒容易卡殼,可能會有哪些解法,使指導更具針對性,也更有實效。
提高教學質量,除認真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老師的真情付出會換來學生的進步,學生的進步又不斷地鼓勵老師去幫助學生,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高中生物學科具有科學性,按照生物科學史的發展順序進行編排,不再像以前那么系統化,結構化。另外一個是邏輯性,生物知識之間存在著環環相扣,輕重難易把握得當。還有就是開放性,生物教材不再是長篇大論,而應該是話題,在課堂上更多的是通過對話題的了解和探討。所以,教學過程中對課本的熟悉度也非常重要,通讀并且融會貫通,思考怎么講。經常聽課,向前輩學習,只要有可能,就不放過聽課的機會。通過聽課,學習前輩處理教材的方法。講題的策略,采百花之長,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風格,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無論如何,作為實習生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需要不斷總結,思考,爭取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