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精選9篇)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這個寒假我參加了《教師“三生教育”手冊》履職晉級培訓考試,通過學習了這本書里的內容,對三生教育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作為一名教師,懂得了“三生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著力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和責任感、正義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脈相承。
一、對“三生教育”系統的理解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三生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新形勢下,面對著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如何更有效的推進素質教育,營造和諧校園,如何深入開展關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廣大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就成為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緩的一項艱巨任務。
1、對“生命教育”的認識
“生命教育”,一是:認識生命,保護生命。認識生命就是讓學生知道生命的一些知識,了解生命特點。如生命的不可創造性,不可再生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復得,沒有陰間與來世。告訴學生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屬于他個人,也和周圍的親人、好友甚至社會、民族相聯系。
保護生命就是要求學校聯系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教會小學生如何解決關于地震、火災、燙傷、落水及人工呼吸等方面問題;二是:欣賞生命,尊重生命。讓學生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輕視任何個體,并且學會用愛心去經營生命,用對親人的態度去對待所有人的生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深刻涵義,以感恩的心態去對待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以樂觀的心態去欣賞生命,以謹慎的態度去尊重生命;三是:熱愛生命,敬畏生命。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艱辛與偉大。從情感上加以引導,讓每一個學生從小學會愛環境,愛動植物,愛自己,愛他人的生命,從心里上敬畏生命,而不能殘忍對待生命。培養學生擁有向上、樂觀、豁達的性格,從容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挫折。
2、對“生存教育”的認識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
“生存教育”一是“學會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與能力,培養學習的興趣。“學會合作”——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選擇、決策與社會協調能力;二是使學生學會在獨自情況下生存,學會在壓力下生存,學會在緊急狀況下生存,學會在集體中生存,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3、對“生活教育”的認識
生活教育就是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具體說: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二、認真組織“三生教育”的實施
1、作為一名教師,要自覺地實踐“三生教育”的理念,管理班級,引導和構建創建幸福班級。
2、作為一名深入課堂教學、深入學生生活的教師,自覺實踐“三生教育”理念,構建幸福課堂,重新理解教學生涯,體會生命在課堂中流淌的意義,進而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生存、生活的光輝。讓學生在幸福課堂中學會生活常識,增強生存技能,享受幸福學習的樂趣。
總之,通過深入學習“三生教育”,有利于讓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珍視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如何生存,保護環境,提高各種能力;也有利于在生活過程中,獲得生活體驗。只有通過“三生教育”,才能正確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學地生存,享受生活。
經過“三生教育”的學習,作為一名教師,讓我懂得了“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我和家人。”也懂得了“三生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著力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提高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和職責感、正義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脈相承。
如今,許多學生的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悲喜交加的過程,它讓我們嘗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一樣味道,有的人經受不了打擊,承受不了它的負重,從而放棄了脆弱的生命。其實,應對生命,我們要不屈服、不放棄;應對災害,要堅強勇敢,團結互助;在困難和挫折中,要磨礪生命的意志,展現生命的意識,展現生命的光輝。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開展了“三生教育”手抄報,在班級中展示,讓學生對“三生教育”認識得更全面,更深入。同時,在上語文課時,我也把“三生教育”貫穿到教學中。如,在上《傷仲永》一課時,講以了人要會學習、會生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對待學習態度也不一樣了,家長和學生都不重視后天的教育,不懂如何生存。其實,學習就是為了生存,學無止境,這就詮釋了世間的舊事物,總是不斷的被新的被新事物所代替,所以要懂得后天的教育。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人類來自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我們的生命都孕育于大自然界,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大自然。在上《斑羚飛渡》一課時,讓學生從圖片中感受到一群生性溫順的斑羚,被人類逼上了悲痛崖,面臨種群滅絕的時候,做出了令人震驚的飛躍。人類為了私利,不惜破壞生態,肆意亂殺,作為人類一份子,在震驚的同時,你不能想到什么,從而引出思考:我們該如何對待生命、生存。從而教育學生,我們對大自然要抱有感激之情,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產生了深深的矛盾時,要學會和諧相處,相互依存,建設一個生態環境。
總之,經過深入學習“三生教育”,有利于讓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珍視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如何生存,保護環境,提高各種本事;也有利于在生活過程中,獲得生活體驗。僅有經過“三生教育”,才能正確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學地生存,享受生活。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在“三生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通過生命教育,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進學生生動、積極、健康地發展,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以四川512地震為主要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親人是永遠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來。從而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其次,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
精神生命和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認識人生的價值,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在本次“三生教育”實施過程中個別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
1、在教學活動目標的確立方面,有的教師定位課時目標不夠準,存在“求大”“求全”的現象。“三生教育”是綜合活動課程,一個話題目標是多維的,一個課時的活動不可能完成所有的目標,建議課時活動目標的確立小一點,提高活動針對性。
2、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上,有的教師過多的依賴網絡、多媒體,忽視了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其實對于這些垂手可得的“廉價”的資源,可能會更能喚起學生體驗和震撼。
3、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部分教學存在一個課時的活動過多,但每一個活動的體驗都不深的情況。活動組織在“精”不再“多”活動效果在“體驗深”“震撼強”,不在乎“熱鬧”。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
我們能夠將關系親密的人稱為“朋友”,那我們每一天親切的稱幼兒為“小朋友”時,不是也就應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只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才會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征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進步,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為。
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系帶給的支持最易于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步入大學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是個體進入一個真正社會的準備過程大學我們不只是面對單純的學習我們還需要對人生的選擇的過程。價值全方面的了解懂得去生活。“三生教育”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去了解和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沒個人都懂得我們存在的意義,教育我們去生活生存。
生存
我們必須去面對一個現實,適應環境,獨立生存,生活充滿著智慧。會主動學習和掌握生存知識和技能的人懂得如河更好的生活下去。學習三生教育讓我們基本生存危機的應付常識,如:野外判定方位的方法,電梯被困的自救,交通事故的自救與互救。其次人在社會上不僅是自己一個人,我們身邊還有你,他 她 構成了我們的人際關系,所以做好人際關系也是非常只重要的。學會用平等;尊重;真誠,互助,誠信,寬容待人。提高個人的外在素質。克服面子心理,沖動心理。再次學習理財也是相當重要的。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要學會賺錢,也要學會用錢。也就是懂得去開源的同時要學會去節流,因為這樣才能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
直面挫折,相信一句話“也許你是不幸的,但你卻比許許多多生命將要結束的人來說或是對失去一切的人來說至少你還有生命!”要勇敢學會面對挫折,它是我們沒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事情。我們有時可能無法去改變發生的事情但我們可改變我們的態度。
科學發展,生態文明也離不開我們的生活里面。我們要生存就需要我們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發展我們的家園。關注民生,規劃職業將回影響到我們將來的創業成敗要創業也必須有一定的資本和經營能力。把握創業的方式機遇。成功將屬于不久將來的我們。
生活
生活,首先我們需要的是健康的,珍惜健康,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做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不能沉迷于網絡,不能花天酒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獲得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必備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是大學升全面發展的基礎,最后要做到和具備正確道德觀,高效的學習,科學合理的消費方式,良好的心態。規律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適當的體育鍛煉,無不良嗜好。生活能力并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話題。要增強心智,心態的成熟,增強個人的感悟,個人的自理,增強對社會的適應力。
生命
首先我們必須懂得生命是什么,生命的責任,生命的哲學和價值取向。
一個肉體的生命,我們要懂得去珍愛。一個屬靈的生命,他需要人類精神話語與精神動力來喂養。我們要做到“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點燃到底,一直都要是光明的。尊重生命包括尊重人的生命和對非人的生命給予一定程度的尊重。對生命的價值,“人永遠不能散失生命的價值”它是不能用金錢,也不能用權勢來衡量的。從學習中我們應該從我們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問題中;生命倫理。使我們在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帶來的生產危機中反思生命,樹立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學習怎樣處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生命要有它的責任,做最好的自己!始終生命是美麗的,我們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人生到底追求的莫非就是個快樂 , 短暫的或是持久的 。 智者要的是永恒的快樂 , 而愚者則是只要一時的快樂。 學會懂得,學會慈悲!
懂得生活,我們共同成長,懂得生活,我們的大學生活才會更加的美好,在我們學會尊重生命、學會生存之后,讓我們共同學習生活、懂得生活。
尊重生命、學會生存、懂得生活。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新舉措,作為現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當學會尊重生命、學會生存、懂得生活。生命因尊重而更美好,我們尊重了它才能更好的生存,生存是生活的最基本形式,我們學會了它才會懂得生活。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學會尊重生命、學會生存,作一個懂得生活的大學生。
大千世界,總是形形色色。喧囂的都市,快節奏的生活,干啥都像在賽跑,為了不枉此生,只有活出自己的風采。“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確是匆匆如過眼云煙,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生活,千萬莫讓自己的心理變成一根彈簧,輕輕一壓就發生形變,最終弄得個悲慘下場,不僅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不可,愈合的幸福,也讓世界人民少一份安寧和喜悅。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我們“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關心他人和集體,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生存教育”,強調“學習生存知識,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生命
生命是什么?其實人活著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意義是我們付與它的,就像我們從來不會去想別的物種活著的意義。在漫長的歲月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荒廢時間等于荒廢生命。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生命就像涓涓細流,綿長不斷流向遠方,不管你對生活做出怎樣的選擇,但有一點是不能忽視的:生命的充實,不在于年歲的長短,而在于領悟生命的深淺。在當今社會中,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報道:某某大學,一名學生自殺,面對父母所付出辛勤汗水,巨大的愛與栽培,請問你又什么臉去面對?你走了,給父母留下的是一道抹不去的瘀傷,那遺留的痛是今生難以忘懷的。面對生命,你如何作答?就是這樣來完成你一生的光榮使命嗎?輕生,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我們不能濫用生命所給予我們的權利,應當珍惜才對。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來面對這個世上來實現的夢想?越過艱險與困難的山峰固然是辛苦與勞累的,經歷過風暴的沖刷,雨后的藍天更美麗,一心只向彩虹的光芒,一切困難都不是阻礙。生命是一個迷,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是怎么樣。有一句名言說:“人從一生下來到死去,這中間的過程,就叫幸福。”是的,生命只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鮮花和掌聲,也有荊棘和淚水,有歡樂,也有痛苦,而我們為了追求那醇美如酒的歡樂,就必須忍受那酸澀如醋的痛苦。而生命的意義也就在無盡的追求之中了,在追求中創新,在追求中超越,最終給了生命一個最美的詮釋。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我覺得我們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在于它活的是不長久,而在于活得是否充實,是不是有意義。
二、生活
生活就是一首歌,高低起伏,抑揚頓挫。
許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否認了生活。認為它辜負了自己,覺得生活很苦,愛情很苦,活著是負罪。內心便更覺得苦痛了。假如:你覺得自己很卑微,漸漸地你真的卑微了;假如:你覺得自己很哀怨,漸漸地你真的無可救藥地成了怨婦;假如:你覺得自己很可憐不能被人懂得,漸漸地你真的成了這世界的可憐人。生活,首先我們需要的是健康的,珍惜健康,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有節奏有規律地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會很有樂趣。對每一件事情抱寬容的態度,對親人對生活要有感恩精神;與人和睦相處,愛憎分明,做一個和善的人。要看到朋友的價值。對朋友,要有情有義,而不能忘恩負義。無論對誰,都要有守信用,但不要隨便許諾。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許諾,守信對一個人的誠信度有很大的影響,對別人不守信用,就會使人對自己失去信任,因此很難得到真誠的友情。無論何時,都要微笑。微笑面對生活,微笑對待他人,微笑看待不幸。很多時候,我們內心也許不開心,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微笑還是要學會。充實自己的每一天。不頹廢,不墮落,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三、生存
人,只有學會生存,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
我們必須去面對一個現實,適應環境,獨立生存,生活充滿著智慧。會主動學習和掌握生存知識和技能的人懂得如河更好的生活下去。學習三生教育讓我們基本生存危機的應付常識,如:野外判定方位的方法,電梯被困的自救,交通事故的自救與互救。其次人在社會上不僅是自己一個人,我們身邊還有你,他她構成了我們的人際關系,所以做好人際關系也是非常只重要的。學會用平等;尊重;真誠,互助,誠信,寬容待人。直面挫折,要勇敢學會面對挫折。生活中,只有那些善于生存、會自我保護的人才算得上是主宰生活的強者。
生存說簡單也不簡單,說艱難也不艱難,對于那些會生存、善于生存的人來說,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生存好像一場游戲。在遇到偶發事件、危險以及災難時,我們要學會不驚慌失措,積極開動自己的大腦,用之前在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來使自己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我們要學會生存。不被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學會生存,我們會獲得更多。以上是我在學習三生教育后得到的感悟。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目的是教育我們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認知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造能力;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三生教育”給了我這樣一個去了解和學習的機會。讓我懂得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教育我如何去生活、生存,珍惜生命。我相信在接受了三生教育后我真正懂了何為生命,生存,生活。我相信在以后的生命長河中我將走得更遠更穩。感謝三生教育對我的啟發。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本學期讀了《三生教育》讀本,現把讀書心得整理如下:首先“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以“三生教育”為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將學生的教育,師德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統籌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針對性、有效地開展德育活動,打造出學校的德育品牌。
所謂“三生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也就是要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總之,“三生教育”,有利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有利于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有利于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過“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享受生活,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在“三生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通過生命教育,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促進學生生動、積極、健康地發展,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以四川5.12地震為主要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親人是永遠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來。從而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其次,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
精神生命和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認識人生的價值,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在本次“三生教育”實施過程中個別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
1、在教學活動目標的確立方面,有的教師定位課時目標不夠準,存在“求大”“求全”的現象。“三生教育”是綜合活動課程,一個話題目標是多維的,一個課時的活動不可能完成所有的目標,建議課時活動目標的確立小一點,提高活動針對性。
2、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上,有的教師過多的依賴網絡、多媒體,忽視了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其實對于這些垂手可得的“廉價”的資源,可能會更能喚起學生體驗和震撼。
3、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上,部分教學存在一個課時的活動過多,但每一個活動的體驗都不深的情況。活動組織在“精”不再“多”活動效果在“體驗深”“震撼強”,不在乎“熱鬧”。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8
昨日,全市中小學生下學期報道注冊工作已全面展開,各中小學師生也已返回校園,開始新學期的準備,今日將正式開課。同時記者了解到,全日制中學將于7月9日結束,7月10日開始放暑假;全日制小學于6月27日結束,6月28日正式放暑假。
開學典禮是學校新學期開始的重要工作,記者昨日從市教育局獲悉,在今年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各中小學將以“三生教育”的基本內涵為主題,向全市中小學生普及“三生教育”。
何為“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三生教育’就是要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并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生命教育
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要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生存教育
通過生存教育,要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生活教育
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活觀,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教師三生教育心得體會 篇9
案例:我是中班哥哥姐姐了
實錄:開學了,孩子們個子也長高了,人也長胖了。他們來到了新中班教室,非常興奮。大家都高興地說:“我們現在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是小班的哥哥姐姐了。”
措施:九月初,我們開展了“我上中班了”的學習活動,目的是萌發幼兒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愿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鼓勵幼兒大膽主動的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學習關心和幫助別人,運用已經學過的折紙技能,嘗試為小朋友做禮物。
活動中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討論:
1、小班小朋友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你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么不一樣?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一種新的姿態,新的表現,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小朋友現在是小哥哥和小姐姐了,你想為弟弟妹妹做點什么事呢?(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吃飯、睡覺、游戲等方面應該怎樣做,怎樣關心小弟弟和妹妹。)
結論:通過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萌發了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能較快地適應中班的新環境,在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活動中,初步形成責任意識,并獲取了一些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幼兒在為小朋友送禮物的過程中表現得都非常熱情,但不會表達,只是把禮物放到小朋友的手中,卻沒能按要求說話,看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活動中應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