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精選5篇)
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 篇1
實習過去了大半個月,我只想用一個字來形容——“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從當了實習老師,真真切切感受到作為一名老師真的不容易,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更不容易。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都要早讀,而且語文是必須得早讀或晚讀的。學生要早晚讀,語文老師也不能閑著啊。身為語文老師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地指導學生一起早晚讀。老師們每天早上都要7點前來到教室,風雨不改,陪同學生一起早讀,我覺得真的不容易。
然后,老師總得備課,寫教案吧!備課很講技術,備課好不好關系到能不能上好一節課。備課中,教案至關重要。說真的,我最頭痛就是寫教案了。在學校的微格教學時,我們每周都要寫教案。剛剛接觸“何為教案”的我們,簡直不知道如何動手。如何確定一篇課文課程目標,如何確定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設計課堂問題才符合學生的能力······每次的微格試講,都得冥思苦想了很久,才寫出10分鐘的教案。怎個“苦”字了得!我實習的班級是高一。高中生的課堂總不能像小學生那樣讀讀生字詞,讀讀課文了。根據高中的課標“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的要求,高中的課堂更應該重視知識性和人文性的結合。所以,每次備課,我都要好好地遵從課標要求,想了又想,寫了又寫,改了又改。畢竟第一次實習,而且是高中的班級,剛剛開始難免不適應。不過,這兩個月的實習,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相信我自己在教案準備這方面會有提升的。
再來,老師周末也不是閑著閑著的!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習知識,為了更好地保持考試感覺,更是為了更好地進入備戰__年的高考,高一的學生每周都有一次的小測試。學生每周做試卷,老師每周做試卷、改試卷。學生只是做一份語文卷子就行了,老師要改一個班的語文試卷。我負責幫老師改試卷,剛剛提筆時,覺得改卷子也蠻容易的。幾個小時過去了,紅色的筆跡在不停地滑動,開始兩眼昏花了。如果學生字體不錯,改起試卷來,也賞心悅目;萬一碰上字體馬虎的,改起卷子來,頭腦發暈。主觀題對我們這些實習老師來說,比較難把握。萬一給的分數高了,不合規矩;萬一給的分數少了,學生成績也給拉低了。總之,一個字“難”。畢竟是第一次改卷子,肯定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也在慢慢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改進。
當個老師真的不容易,當個優秀老師也真的不容易。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也要為當一名優秀的老師而努力。為了讓自己能擠入優秀老師的行列,所以,現在的我,要好好地儲備當個好老師的資本。
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 篇2
不知不覺間,大學生活已經過半,現在的我已在二中實習了一個月了。回想兩年的大學生活以及體會著現在的實習生活感受還是大不相同的。
原來在大學的生活就是學習知識為提高自己的能力打基礎,現在來到二中成為一名實習教師體驗人生中的另一種新的角色。我覺得這次實習不僅僅是對自己在大學期間所學到的知識的考驗,同時也是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種考驗。最初來到實習學校還是有些不適應的,身份的轉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較多的課時等方面都感到壓力倍增。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心情緊張到了極點,整堂課上下來只覺得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進和鍛煉。通過第一堂課吸取到了很多經驗,并針對原來的不足改進自身,克服在教學中的困難。
我帶的學生對我這個實習老師也是很友好和支持的,他們會帶給人很多歡樂,這也讓我覺得實習生活充滿了樂趣。為他們解答問題也讓我覺得很成就感,覺得讓別人收獲知識比自己學到知識更開心。現在雖然仍覺得壓力很大,但信心卻提升了不少,相信一定能有一個充實的實習生活。除了這些感受外,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頂崗實習生。首先,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保證能夠正常的實習,這一點是根本也是每個實習生所必須做到的;其次,最關鍵的就是要在實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讓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去應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除了專業知識就是要講究上課的藝術,讓學生愿意聽講喜歡上課,這也是一個教師的魅力所在;再次,形成正確的思想,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從有經驗的教師身上吸取長處為自己所用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怕吃苦,不要因為一點困難就止步不前。除了這些,調整好自己的人際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實習生活中多幫助他人,和自己的崗友們團結合作,充實又快樂過完自己的實習生活。
總之,通過這次的實習讓我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學會了承擔自己肩上的責任,嘗試著自己去戰勝一些挑戰和困難,更學會了勇敢面對一切,不會遇到事情就想逃避。我相信經過這次實習我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 篇3
經過幾周的頂崗實習工作,初步了解了孩子們的一些學習狀況以及學習情緒,今天我想就學生們的情緒談談其中存在的問題,它由四種基本情緒構成:憤怒、恐懼、悲傷、快樂。情緒具有兩極性。它首先表現為情緒肯定的和否定的對立性質。
情緒的兩極性可以表現為積極的或增力的,消極的或減力的。積極的、增力的情緒可以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如愉快的情緒驅使人積極地行動;消極的、減力的情緒則會降低人的活動能力,如悲傷引起的郁悶會削弱人的活動能力。情緒調節是指通過主觀努力和外在支持,平衡和調節自己的情緒,發揮積極增力的情緒,收斂和調節消極的、減力的情緒。
學生不良情緒的類型及危害: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一部分學生經常接觸一些浮躁、偏激的社會情緒,這些無形之中成了學生負面情緒的起因。較為明顯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沖動易爆型。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家庭即使經濟一般,也不肯虧待孩子,好吃、好喝、好玩、好用,能滿足的盡量滿足。這樣的學生,在與老師的交往中,稍有批評,就會暴跳如雷,推桌子,搡椅子,不服管教。
傲慢排斥型。他們比普通學生更成熟、更機巧,也更容易自我保護和排斥其他學生。在生生交往中容易出現小團伙、小幫派,有不合作爭寵情緒。
憂郁自卑型。他們大部分是從小在溫室中長大,見識缺乏,家境、學業、自身素質往往不如別人,對生活和學習上的事情把握性差,過分擔心;自我封閉,小心翼翼,不敢拋頭露面,甚至不敢舉手發言。容易生悶氣和憋氣,情緒容易堵塞在心里,不會發泄和排解,常常獨自傷心。
這樣就需要我們教師起到積極引導,努力做好同學們呢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更好的去融入校園文化,努力學習。
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 篇4
“生命因研討而成長,生命因合作而燦爛”。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生命化課堂教學效果,10月19日,四方坪小學“生命化課堂”教學競賽在二樓多媒體教室展開。其中的美術課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節課是由胡曉欣老師執教的四(四)班的美術課《花卉紋樣》,教師在抓住花的基本結構和外形的基礎特征上,大膽運用簡化、夸張、添加等方法,引導孩子們進行花卉的單獨紋樣設計。
第二節課是由徐嘉雯老師執教的二(五)班所上的美術課《花格子小牛》,課堂使得學生能夠簡要地畫出小牛的外形,給小牛添上花格子衣服;讓學生感受了豐富的色彩,裝飾效果,建立了初步的設計意識;通過裝飾色彩激發了學生的美感,激發了學生美化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二天的第二節美術課是由張奧老師所執教的一(二)班的《畫太陽》,張老師在課堂上抓住太陽的基本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帶領孩子們創造出了有個性、美麗、具有想象力的太陽形象。
新教師實習工作心得體會 篇5
我叫,我是一個實習老師。上面這段對話是三天前我在xx縣x小學與我的學生之間發生的。
山村里的孩子野的像猴,小磕小碰的都是常事。那天下午的時候我的六年級班里腿意外劃破了個小口子,學校沒有校醫,與我同來實習的那里有碘伏和紗布,我帶著這個活潑又毛躁的孩子來渠老師這里做一些簡單的消毒和包扎。包好之后渠老師囑咐晚上下自習之后過來再換一次紗布,但是明天她就管不了了。小孩子好奇就多問了一句為什么,我回答:“因為明天老師們就要回去自己的學校,準備考試,得請幾天假。”他聽后“哦”了一聲,沒再說別的,謝過之后就回去上課了。
說不清是驚喜還是意外,反正來的很突然。晚上下了第一節自習,我去上廁所,在回來上到二樓的時候,四年級的像個炮彈一樣嘴里叫著“老師!”沖著我撲過來,我下意識的反應是想擋住躲開,畢竟這個炮彈雖說年紀小但著實龐大,可當他飛到我面前的時候臉上的水漬被樓道昏黃的燈光映得發亮。小胖……哭了……?在我愣怔那一秒,小胖抱住了我。“老師!你別走!”我訝異,頓了幾秒,哭笑不得撫這小胖圓乎乎的大腦袋,“老師不走,老師只是回去考試,過幾天還會回來的。”他哽咽的抽搐著“那你們什么時候回來?”“過幾天。”“幾天?”他拖長了音調,使勁搖著我問。“下個星期。”我也拖長了音調回答他,心里暖暖的。
本以為到這就完結了,卻不想這這是個小序曲。下自習回到宿舍沒坐幾分鐘,我的宿舍門就響起了一陣敲門聲,隨著“請進”應聲而入的是一群男生,有我們班的,也有其他班的,他們簇擁著小胖進來“老師,小胖一直哭!還要把這個給你們!”小胖抹著眼鏡,手里拎著塑料袋,里邊是他的零食,他平時最寶貝的零食。心里突然軟的一塌糊涂,像灘糖水似的,拎都拎不起來,握著小胖的手不停的安慰。
然后就是一波一波的孩子過來稚嫩的聲音說著“老師,送給你。”手里有的是從家里帶來的奶奶自制的月餅,有的是我好久之前送給他們吃的小餅干,小蛋糕,攢了這么長時間,一直舍不得吃,現在又送回到他們老師手上……還有柳枝編的花環……之前上課的時候告訴過他們“折柳”在古詩中是送別的意象,有著依依惜別的意思……
年紀還小的他們用最直白的方式使勁表達著自己的難過與眷戀,可能在他們心里,一個星期也是很漫長的,也是很久的,一個星期的分離也是難以忍耐的。他們單純又熱烈的喜歡著他們的老師,雖然我也只是兩個月前才來到了這里。
當我們在舍友們的送別聲中踏上實習之路的時候,內心還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會分到什么學校,會不會幸運的與自己班的同學分到一起?交通方不方便?遇到的同事會不會好相處?孩子們會不會喜歡自己?很多迷茫,很多不安。
到了教育局之后,分管學校的老師數夠了人便又帶著我們坐上車向著最后的目的地進發,大片的玉米地從車窗外閃過,天很藍,山很綠。
到了地方心就定了。
我被安排到六年級,接班主任帶語文課及品德與社會。工作也不是很有難度,之前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與老師的指導都派上了用場,再加上實習學校老師的指點賜教,很快就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同事們都很友好,對待我們很熱情,幼兒園的喬姐,還有五年級數學老師王叔他們都是很友好很溫和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幫助了我們很多。
校長也是很和藹的,為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比如因用水不方便為我們買了飲水機還有熱水器;因為村里晚上溫度太低凍得厲害,校長幫我們買了電熱毯;體諒我們還有學業,政治筆記什么的就都省了。領導與同事的友善讓我們倍感溫暖。
我帶的是畢業班,班里的學生不多,只有十一個。人數少有好也有不好,人太少,學生之間缺少競爭力,只能看到自己班這么幾個人,學習外部動力不足。好處呢就是,因為人不多,老師都能兼顧到,能完全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做適時幫助。班里五個男生,六個女生,她們有一半人學籍并不在這個學校,很多都是因為家里人在外打工顧不過來,便把孩子送到這個寄宿制學校里來,讓孩子有人照顧。可能是由于很少跟父母待在一起,親人之間交流太少導致六年級的孩子們大多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在他們寫作文的時候表現得最明顯。作為老師,我只能在學習上生活上多多的關心他們,與他們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
可能是由于年紀上差距并不是很大,愛好什么的也趨同,大大咧咧的性格使我很快和我的學生們打成一片。他們有什么小秘密都愿意分享給我,我也會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零食,我們變得像朋友一樣。
我為每個學生列出他們的優勢與短板,讓他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鼓勵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發現他們的優點,挖掘他們的長處。積極地與家長們溝通,營造良好的家校關系。上課我們是認真的老師和認真的學生,下課我們就是親密無間的好友。星期天偌大的學校只有我們幾個實習老師,學生們也會來看看我們,送我們一些自己剛摘的棗,或者只是在旁邊看著我們做飯時忙忙碌碌的樣子。
兩個月下來,我們都在進步,班里和語文成績從第一次的測試的`三十多分到現在的可以及格,對學習語文有了更大的興趣與信心,我也從剛剛來的一個啥都不是很熟練的實習老師變得從容干練可以獨當一面。
如今,由于要備考教師資格證考試,我需要離開他們幾天。短暫的分別讓我更加清晰的知道,我有多么留戀這片土地,我有多么不舍這些孩子,我有多么珍視這段時光。
臨走的時候,我們把前一天晚上孩子們送給我們的零食,交到了四年級班主任姐手里,讓她交還給小胖。我們悄悄的離開,怕再看見眼淚。但我們也期待著短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