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師育兒心得(精選5篇)
中班教師育兒心得 篇1
家長應讓孩子在鼓勵中自信成長
鼓勵孩子能夠在任何時候,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性格比較害羞,別人畫畫時他不畫,別人一齊玩耍的時候他一個人在旁邊。孩子的母親明白孩子在學校里面是這樣以后,就每一天讓孩子給自己當老師,抽時間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來鼓勵和幫忙孩子樹立成功的信心。然后在空閑的時候一齊在紙上畫畫,為了幫忙孩子完成他的第一幅作品,兩個人一向畫到半夜,兒子高興地說:“原先畫畫這么有意思呀!”雖然在旁人看來,孩子的作品不是很好,但是這是他自己畫的畫。而最有好處的是,母親幫忙孩子找到了健康成長的信心和方法。所以我們能夠借鑒一下這個方法。
在美國,自從孩子出生的一剎那,他就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看待。爸爸媽媽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干什么,反而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去做這個年齡就應做的事情。不滿一周歲的孩子,當他們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時,就會讓孩子一向這樣做。喝完了,爸爸媽媽會給寶寶表揚。“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為你感到高興!”……孩子總是受到鼓勵的話,就會讓自己的信心提高很多。
鼓勵就應掌握好時機,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效率。
在適合的時候給孩子一些鼓勵,能使孩子的自信心樹立起來。下面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吧,1歲半的媛媛對放在桌子上的圓珠筆產生了興趣,她拿起筆,一向動來動去,然后自己打開了筆蓋。彈簧“啪”地一聲,把筆帽弄到了沙發后面。媛媛一下子傻了,頓時手足無措了。爸爸沒有替女兒去撿起筆帽,也不是不管不顧,他把沙發輕輕推開,讓女兒走進去把筆帽撿起來。女兒還是有點害怕,爸爸就一向鼓勵女兒說:“你能行!”小媛媛在爸爸的鼓勵下,走到沙發后面,撿出了那個筆帽。爸爸幫忙媛媛把筆帽蓋上了,然后小家伙就開心了。
鼓勵就應抓住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從內心去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愛因斯坦的母親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始終對愛因斯坦報以熱切的期望,在愛因斯坦被別人說笨的時候用心鼓勵他。因此,一向要對孩子充滿期望,要永遠相信孩子,尤其是覺得孩子感覺自卑、畏縮、懦弱等情緒的時候,必須要抓住機會跟寶寶說:“你能行!”這樣孩子就會有信心了。
接下來再跟大家舉個例子:一名成績不好的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表現得忐忑不安:不舉手,怕同學取笑;舉手,又怕問題太難。老師明白了他這個狀況,就偷偷地跟他說:“你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就舉右手;有把握時,就舉左手。你看好不好”孩子覺得這樣是一個好辦法,慢慢地就經常舉左手了。是老師的鼓勵使他重新找回了對學習的熱情——他最后找回了自信。在孩子迷茫的時候給孩子鼓勵,是幫忙他獲得信息的很好的方法。
所以,是我們的鼓勵在幫忙孩子長大。一個發自內心的鼓勵的眼神,一個點頭,都能夠讓孩子獲得信心和動力。對于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要好好說,絕不能采取不耐煩和不負責的態度。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東西。但是,孩子必須能夠順利向前,因為我們的鼓勵已經讓孩子成為了一個用心主動,充滿自信的人。
中班教師育兒心得 篇2
家長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常常會被一些新奇的東西吸引,從而舍棄正在做的事情。而我們都明白,不專注就做不好事情,所以,家長對孩子以后的學業和生活很是擔憂。其實,家長是能夠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怎樣做,我們透過下面這個例子來了解一下。
小咔咔已經3歲了,生性頑皮。家長教他的時候,他經常東張西望,不認真學習。但是有時發現他竟然已經學會了。媽媽向專家咨詢:這是什么狀況怎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專家對此做出回答。
孩子在這個時期本身是好說又好動的,對身邊的環境充滿了疑問,往往喜歡去探究。大腦皮質的發育程度影響著注意力是否能夠集中,透過刺激以后,在大腦皮質的局部區域會出現優勢興奮中心,其他部分則處于相對抑制的狀態。隨著優勢興奮中心興奮性的增長,注意力就越發集中。然而嬰幼兒的大腦皮質還處于發育過程中,興奮與抑制過程尚未發展完善,所以,不能長時間維持優勢興奮中心。當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的時候,容易出現“生理飽和”,相關的神經細胞出現抑制,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上,所以興奮中心從一個區域轉向另一個區域,孩子的注意力隨之出現轉移。因此,嬰幼兒的注意力沒辦法長時間持續。另外,注意力能夠分為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兩種。無意注意在嬰幼兒身上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日益發展。因此,你的孩子剛剛3歲,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善,無法長時間維持優勢興奮中心,他的注意時間只有大約10分鐘。但是無意注意已經把你教的資料當作一種信息儲存在大腦里,關鍵時再現出來,所以,你就會發現他其實已經學會了。
然而注意力是寶寶學習的基礎,想教孩子知識,務必要在注意力穩定的這個階段內。倘若孩子的眼神與體態證明注意力已經分散,就就應停止學習。每一天能夠進行多次教學,慢慢延長單次的學習時間。
當然,有具體形象、新奇、鮮艷、強烈以及多變的事物才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對事情有興趣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集中。與此同時,父母有必要明白,“玩”是寶寶的工作,就應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必須要牢記:萬萬不可訓斥孩子,不然孩子會出現厭倦情緒。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
首先,明確孩子的學習目標,選取與孩子年齡段相符的學習資料;
其次,要學會組織語言,引導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要學習的資料上;
最后,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排除所有會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家長應注意鼓勵孩子參加實際活動以調動其興趣,加強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逐漸延長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讓孩子在實踐中學到知識。
中班教師育兒心得 篇3
現在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都十分的重視,班里的許多孩子家長都為他們報了各種興趣班。比如說畫畫、鋼琴、跳舞、架子鼓等等,不過比較欣喜的一點是我們班里的家長還是比較理性的,他們也只是希望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和興趣,而不是要求孩子這也行那也行,成為全能的型的。有家長說不要報太多興趣班,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的確是這樣,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很多家長更急功近利,結果當然是苦了孩子。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童年,讓他們有機會去玩、去發現、去接觸大自然,應該比掌握多少技能更重要。
還有的爸爸媽媽已經在問了,幼兒園教不教數學的,教不教拼音的,許多家長還是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以為這些才是孩子的學習。碰到這樣的家長我們需要跟他們多溝通,讓他們意識到在幼兒園里孩子是在玩中學習的,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也在學習。同時也告訴他們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學拼音、做加減法等都還過早,我們的教材里也有相關的內容,不過是以更形象生動的方式來教,希望他們不要操之過急。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孩子們入園已經快一個月了,從小班進入中班,他們多了一份老練,但是在開學初的這段時間里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孩子進入中班后,比小班更加的活躍了,他們喜歡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因此開學初的常規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一開始,我們從孩子的吃飯問題先入手,因為經過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他們有的在家里養成了不好的吃飯習慣,動作慢、走神、吃得滿桌都是的人也大有人在。為了把吃飯問題搞好,我們兩位老師和保育員一起努力,在吃飯時,發揚榜樣示范作用,多點鼓勵,讓他們向好的小朋友學習,通過發五角星、紅蘋果等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當然我們在教育中也更注重科學性,力求營造輕松的環境,不要求幼兒狼吞虎咽,而是細嚼慢咽。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絕大部分的孩子已經能安靜的進餐、保持用餐桌面的干凈,講究衛生。當然還有個別孩子還需要老師的督促。
另一個努力的方面就是孩子的課堂常規,因為好多孩子上了中班后膽子變大了,但上課時也更會開小差了,對于老師的批評也能隨便忽悠下了。看來,不在這方面抓緊點,有的孩子又要乘機使壞了。于是課堂上我們也是對孩子多點要求,讓他們做到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不開小差,積極動腦。對于進步大的孩子多一些表揚和肯定,對于落后的孩子多一些鼓勵和引導。相信孩子們會有更好的表現。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多琢磨自己的課,老師的課上得生動了,孩子們也就更愛聽了。
中班教師育兒心得 篇4
今天的游戲中,我為小朋友準備了雪花積木,可是在游戲開始后不久,我就發現地上的雪花積木撒了好多,于是我在旁說了聲:“寶寶們,積木掉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啊?”可是不知是因為寶寶們玩得太高興了沒聽見,還是聽見了也不想撿,寶寶們誰也沒有去檢,
本來碰到類似情況,我總是會讓小朋友把積木撿起來再玩。可是,我想,為什么孩子們非要我去說了,才肯撿呢,難道真的是我的常規工作沒有做好嗎?我在思考著,能不能想到一個孩子主動愿意去撿的方法呢?孩子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北京家教兼職
二、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那個空筐,靈機一動,拿了筐說:“寶寶們,地上有這么多的蘑菇,我去采蘑菇了。”并撿起了一片雪花積木。這個方法真靈,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積木,搶著撿地上的積木。一會兒,就把地上撿的干干凈凈。在積木撿完后,有的寶寶說:“這是紅的蘑菇,這是黃蘑菇”。然后他們把紅的黃的各放在一邊,開始把撿起來的雪花片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分別放在了兩個筐里。而且嘴巴里還不時的說:“這邊有好多的紅蘑菇,這邊有好多黃蘑菇。”分類進行完了之后,他們開始拼插雪花積木,整個游戲玩了很長時間,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只用了雪花積木和塑料籃子兩樣東西,但他們的興趣始終濃厚,而且游戲也進行的有聲有色。在游戲結束時,我問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他們齊聲說“開心”,還一再要求我下次再玩“采蘑菇”的游戲。
三、我想,如果在開始時我以傳統的方式“命令”小朋友們撿完了積木再玩,那么他們的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對今天的游戲也會失去興趣。而2—3歲幼兒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的注意很不穩定,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而且他們的模仿性強。我所采取的“采蘑菇”的游戲,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雖然到后來游戲的性質產生了變化,但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僅有的籃子和雪花積木,使游戲進行得有聲有色。這其中既培養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也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注意事項幼兒園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非常的關注。
中班教師育兒心得 篇5
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對我來說全新的教育。雖然,很多人都說干過特殊教育的人干幼兒教育問題不大。可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有共同點,也有很大差異的教育。
在XX年,因為種種原因,我到了......算是老領導的旗下吧。那時候,能看到熟人,能有人說話,我就覺得我真的是很開心了。就算環境不是很好,就算有些累,盡管我有一段時間什么都沒有干,我依然很高興。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我干我能干的,也學下我不能干的。不知道是因為我懂得太少,還是因為換了新的環境,或者說我一直都很自卑。干幼兒教育時,我一直心煩氣躁,沒有定下心。
三月末,我開始了我的幼兒教育生活。因為是一個新的幼兒園,很多人都來看園,我們也充滿了希望,我覺得我也在想我要怎么做。開園的那天只有四個學生來,滿心的希望有些掉落不堪。當時,我帶中班,只有一個學生。每天面對他一個人。他是個膽小又內向的孩子 ,不和別的老師和小朋友說話 、玩 。有一次,讓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跳蹦床,他怎么都不肯,我真的很生氣。我和他一人站一個墻角,他哭了,我也快氣的哭了。最后我還是妥協了,拉他吃飯,告訴他以后和小朋友一起玩。以后的幾天,他還是不理別人,也一樣用家鄉話和我說話,也只和我一人說話。突然有一天,他和小班的老師說話了,大家很高興,我也很高興,因為這說明他接受了別人,也接受了這個幼兒園。再后來,學生慢慢多了,我高興的同時,也在煩躁。
學生從1個、2個、7個、10個......到現在的29個,人多了,我也不斷的生氣,甚至發脾氣。四月,我在生氣,因為什么我也不記得了。總之,我在生氣。5月,我也生氣,對孩子也很苛刻,必須做到我想要的結果。在5月,我還和一位家長發生矛盾。家長向我們園長說了我們的情況,園長說我的時候,我想哭。當時我覺得我很委屈,我覺得雖然我生氣,我對孩子嚴厲,可是我沒有對他們用壞心眼,我覺得我也很認真的對他們。特別是對他,我真的用心了,就是太苛刻了。從那天以后,好像我心里的結打開了,很多事情能想開了。在后來,我想想我放松下來的原因時,我笑了。原來我一直放不開的是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害怕家長說這個老師什么都不會;我一直都對自己沒有信心,表面上高興,可是心里好像總有人對我說“你干不好的”;沒有自信,所以很緊張。我每天都害怕放學,也盼望放學。從我接觸教育開始,我從來都沒有過這種感覺,害怕,緊張,煩躁。我不能接受我自己竟然對孩子發脾氣,我竟然討厭教學,可是我還是在這樣做著。我控制不了我自己,我也在告訴我自己我要高興,我要開心。6月,我做到了,雖然我也不是很高興,可是,我能對學生笑,我能把我的好心情表現出來。學生也很配合我上課,我覺得我有些開心了,我也知道丟開一些包袱真的好輕松。我和家長的關系也越來越好了,我能把他們當成朋友來對待。我也能體會到園長告訴我的那句話,把家長發展成你的朋友,他會幫你解決問題你解決不了的問題。7月,有了實習老師的幫忙,我能分開上課。雖然和他們說話不是很多,可是我知道有人在,心情也好了很多。其實,有沒有人幫忙做事情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有人在陪你,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