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家庭教育心得(通用3篇)
幼兒園家長家庭教育心得 篇1
對于寶寶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寶寶的性格特點展開教育。寶寶上幼兒園后,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開心的玩耍,開心的受教育,看著寶寶的一天天進步,作為家長的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開心,在這里向辛勤付出的老師們說聲:您們辛苦了!
我認為孩子應該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她無憂無慮的童年。好玩、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該年齡段孩子應有的活動特點!玩,既能讓他們活動、享受樂趣,也能從中領悟到各種的知識,寶寶在游戲輸贏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我不在乎他現在能學多少有用的知識,而是注重寶寶的身心健康,讓她能夠會懂得自尊,自強和自立。以下是我這幾年的個人育兒的一些親身體會:
一、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正確的選擇
我們都明白孩子的想法是豐富的,心思是細膩的,我平時做到的就是從不忽略孩子的想法,尊重她的選擇,征求她的意見,不輕易地為她作決定,所以,金晗羽現在所有的興趣班都是她自己選擇的,當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要求她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是有時候孩子就會反其道而行,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問清楚孩子當時的想法,我想她做的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會了解她,然后幫忙和她一起分析,最終由她自己做決定,讓她真正明白我為什么這樣要求她,從而發自內心認同我,而不是簡單地屈從我!
二、讓寶寶學會獨立,勇敢面對挫折
金晗羽面對挫折的承受力是比較弱的,當我發現這個問題以后,我就特別注意這方面,因為我覺得這能力是她以后面向社會必須的、重要的能力.當她遇到小困難或者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了,她哭泣的時候,我會耐心的和她說,作為一個乖寶寶、一個老師、家長都喜歡的寶寶在這個時候會怎么做,我也會建議她在這個時候怎么做!我也比較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己動手能力,讓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目前,寶寶這方面能力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她還喜歡主動幫助別的小朋友!
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
和寶寶相處時,更多是當她的知心好朋友。我一有時間就會和孩子聊天,讓她傾聽我的生活情感敘述,我也聽她說說一天在幼兒園的活動、學習情況,包括她的小朋友、她的老師、她學到的東西、她的想法、她的上課內容,甚至她中飯點心吃什么,這能讓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有助于配合老師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一點,家庭的教育思想要統一!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遇見家長教育意見不統一時,孩子會觀察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不會區分誰對誰錯時會誤導寶寶的分辨能力,所以,我和她媽媽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不統一時,我們都會采用背著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孩子的面討論對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最后,祝愿孩子們都健康、平安、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家長家庭教育心得 篇2
俗話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我很贊同這個觀點。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一張空白的紙,干干凈凈。可是為什么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會千差萬別?我認為這與孩子所接觸的人與環境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說到人與環境的影響,那么首先能影響到孩子的人就是父母,能影響孩子的環境就是家庭。所以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作為家長,我認為將孩子撫養到“長大成人”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情。“長大”并不等同于“成人”。將孩子撫養到“長大”只是其一,也是很容易達到的,而所謂的“成人”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我很清楚我們想把木魚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想要做大事情一定先要以品德為先,先做人,后做事。所以我們平時比較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因為只有一個品德優良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與支持,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上走得更遠。
在品德的教育上,我們平時注重以下幾點:
1.友好,善良
我們要引導孩子成為友好,善良富有愛心的人,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他。告訴他們一花一草一樹一木皆有生命,我們都要學會愛護它們,學會保護環境。鼓勵他勇于與他人相處,培養孩子的大方好客,與人友善相處的品格。在與他人相處中教會他要懂禮貌。不可以罵人,不可以講臟話,更不可以隨意動手打人。(平時我們會鼓勵木魚和快遞叔叔或身邊的保潔阿姨打招呼的)
2.誠信,正直
在生活中我們作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做人原則,做事情要實事求是,光明正大,不要做一些有損原則的事情,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禁止做都要時常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勇于承擔責任,做錯事情只要認真悔改是可以得到原諒的,絕不可以為了隱瞞事情而學會撒謊。做人要誠實守信,為人要正直坦蕩。
3.包容,尊重
應該學會理解與包容他人,心胸要寬廣。不要事事斤斤計較,要引導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學會謙讓,懂得耐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不要在背后對他人肆意評論,指指點點等。平時會與孩子做一些游戲,比如“角色互換”,用一段時間來體驗一些對方的生活與思想。
4.自律,堅韌
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學會主動的學習與進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堅持克服。做事情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可以半途而廢。任何事情不付出行動與汗水是不能有收獲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學會自律與堅持。(最近在鼓勵木魚自己扣紐扣與解紐扣,雖然他會急出一身汗,但是他還會堅持把紐扣扣好與解開的)
以上是本人對育兒的幾點淺談,希望在育兒的道路上家長盡可能的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引導孩子積極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僅讓孩子盡快長大,更能早日“成人”。
幼兒園家長家庭教育心得 篇3
一、對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點滴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厲,退步時也盡量不要當面數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做對比。現在我回家時,女兒總能把拖鞋遞給我。吃東西時總讓我先吃。我總是會說:“喲,我們家欣欣長大了,知道疼媽媽了。”女兒聽了,總會美滋滋的,下次會更勤快。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閃光點。家長如果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二、培養孩子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教育家孫云曉說過:“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可見好習慣對孩子來說多么重要。小學階段是孩子自覺性、好習慣形成的階段。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對的,什么事錯的。什么時間該做作業,什么時間該玩。平時,我總鼓勵攸明欣早睡早起。讓她早晨早起去看太陽。并告訴她,最美的朝陽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見。所以,她天天早起,看完之后會讀一讀書,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校濃厚的學習氣氛孩子知道該干什么,可放學回到家卻不知了。所以,我總讓女兒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做作業時家人不許打擾。我們家長讓孩子愛讀書。首先自己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家長端著書,孩子也會仿效。習慣也自然形成。我給女兒買了許多故事書,每晚一則小故事。如果還想看,那么自己讀。然后我讀我的書,她讀她的書,她也會讀得津津有味。不過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
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我是事無巨細。結果孩子養成依賴的心理。現在,我不再提醒她,讓她自己檢查自己書包。如果少帶了,老師批評了我也不過問。她已經知道這些生活上、學習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將來會是個有責任心的人。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們將會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