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育孩子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并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余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后很有感觸。
余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tǒng)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yǎng)”為主的禮儀教育對于孩子的一生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通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yǎng)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fā)展事業(yè)。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fā)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里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jié)、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fā)和特長培養(yǎng)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tǒng)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guī)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huán)境的.沖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于習慣培養(yǎng),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于“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fā)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著“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yǎng)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于余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guī)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fā)展將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yǎng)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yǎng)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币虼艘層變撼蔀橐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yǎng)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昂⒆拥男撵`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yǎng)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yǎng)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說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恒,像余老師說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謝二幼的老師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教育孩子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2
在家庭中,孩子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十幾年來,我對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深切的厚望。對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秉承著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尋找助她成才的最佳路徑的原則。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孩子的習慣大多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小孩子最初的一些行為習慣都是模仿他們的父母的,所以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從小培養(yǎng)她的品德和人格。
我最注重培養(yǎng)的是她的獨立意識。從她記事起,我便有意識地讓她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的內務讓她自己整理,上學要拿什么東西,頭一天晚上要收拾好。別的孩子上幼兒園等班車時,都有家長陪同,只有我讓她自己一人等車。一開始,孩子哭著喊著要我去送她,在她幾次求我都無濟于事后,便習以為常了。我覺得有些時候,就應該狠狠心,讓孩子多歷練歷練,經(jīng)歷一些磨難,來培養(yǎng)她獨立的品格。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辭去了工作,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了孩子。有時我會和孩子一起做游戲,讓她在游戲中增長見識;有時我會給孩子講故事,拓寬她的知識面。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我會悉心幫助她改正。
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她有十分拖拉的毛病,做事情總是慢騰騰的。她當然沒把這當一回事。怎么辦?為了讓孩子保證準時,我把家里的鐘調快了十分鐘并且以身作則改掉以前的習慣,每天按時作息,在我的帶動下,她終于改掉了這個毛病。
她心里有委屈不愿意對別人說。這時,我不會逼她說。作為她的母親,我設身處地的為她著想,平常換位思考,保護她的隱私。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膽小怕見陌生人。為了讓她的人際交往關系能夠協(xié)調發(fā)展,閑暇時走親訪友,我都會帶著她,讓她漸漸地不再對陌生人有抵觸感,變得開朗起來。
在家里,我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盡管我平時工作很忙,但在孩子放假時,我會盡力抽出時間陪她。在孩子做作業(yè)時,我會關上電視機,坐在她旁邊,或看看書,或指導一下她。
我一直保持一顆童心,去接進孩子的心靈。于她而言,我不僅是她的母親更是她的知心朋友。我愿意傾聽她的煩惱并幫助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她可能會因為一次測驗的成績不理想而心情低落。我從不因為她的成績退步而批評她,也不會給她施加太大的壓力,我知道這時她最需要的是鼓勵和信心。
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向來不是很好,她自己也很苦惱。她有時會問我:“媽媽,我一直在努力,但為什么就是改不了我粗心的毛病呢?”我想遺傳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后天的慢慢培養(yǎng)中總會改正的。我教給她一些學習方法,并讓她慢慢來,不必著急。我對她這方面并沒有太高的要求,我覺得如果操之過急,可能會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我只希望她能夠量力而行,平常能夠保持著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能從失敗中總結出經(jīng)驗,這樣成功自然會水到渠成。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她真的做到了。
我并不認為子女必須要無條件地服從家長的安排。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們作為家長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孩子的選擇。但事實上,一開始,我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大概是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看著周圍朋友的孩子有會唱歌的,有會彈琴的。我挺羨慕的。我萌生了一個念頭,讓我的孩子也報個興趣學習班吧。我千挑萬選,最終決定讓孩子去學舞蹈。我的初衷是想讓孩子借助舞蹈來培養(yǎng)氣質,我沒有問過她是否愿意。她聽從了我的安排就這樣去學了一個月。直到有一天孩子對我說:“媽媽,我能不能不學了,我不喜歡舞蹈,這一個月下來,我根本沒什么收獲呀。”孩子的一番話讓我覺得我當初的選擇錯了,我白白浪費了孩子這一個月的時間,我當即替孩子退了舞蹈班。盡管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但我不能逼著孩子去學她不喜歡的東西呀。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孩子已經(jīng)上了初四了,在人生中的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她緊張,我比她更緊張。作為她的家長,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她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一直到有天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想學美術!焙⒆诱f這話時眼神十分堅定。我雖重視孩子的學業(yè),但我更注重她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何況,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她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我不能束縛她。我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
最后,我想對孩子說:“親愛的女兒,媽媽希望無論你的理想是什么,將來你想學什么專業(yè),成為什么樣的人,你都要堅持不懈,我會永遠支持你,以你為傲!
教育孩子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3
安全隱患離不開我們。如果你不注意,悲劇就會發(fā)生在你身上。
寒假期間,我出去買早餐,看到一個6歲的女孩上演了悲劇。強烈的好奇心是我受不了,問了一個旁觀者的阿姨。她耐心地告訴我剛才發(fā)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小女孩和媽媽早上出來買早餐。小女孩太淘氣了,媽媽把小女孩放在親戚的店里,和兒子一起玩。然后,媽媽去對面買早餐。過了一會兒,沉浸在玩具里的小女孩開始警覺起來。媽媽不見了,她在四處尋找媽媽。小女孩走到門口,正在尋找她的母親,仿佛迷路了。而母親的親戚正在照顧顧顧客,也沒有太注意到小女孩。突然,小女孩看到一個熟悉面包子店的身影,她決定是親愛的媽媽。于是,她迫不及待地跑到遠處。來來往往的車輛不應該阻止小女孩前進,急促的喇叭聲使她跑得更快。最后,在路中間,跑步的小女孩被一輛載客的出租車撞倒,小女孩被扔出兩米外,不幸當場死亡!我聽得很著迷,一下子慢不過神來。小女孩的母親是我面前的一個中年婦女。當時,她買完包子后,出門,看到眼前的血腥場面,發(fā)出尖叫聲!小女孩的媽媽扔下包子,跑到小女孩身邊,看到一灘血在小女孩身邊蔓延。小女孩的媽媽抱起小女孩哭了起來。司機先生勸她:人死不能復活?薅嗔藭䝼眢w。但小女孩的母親把別人當作空氣,不管他們怎么說服她,她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后,警察來妥善處理現(xiàn)場后,小女孩的母親慢慢調整了情緒。
這件事對我影響太大了。如果我是小女孩的母親,我會保持冷靜;如果我是親戚,我會對這個年輕的女孩持樂觀態(tài)度;如果我是一個小女孩,我就不會那么沖動;如果我是司機,我會放慢速度。如果世界上有這么多的如果,那么世界就會有多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