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幼兒園安全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學校安全工作無小事,必須加強管理,從嚴治教。我們要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觀念,堅決把學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終保持高度的警覺,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承擔者是教師,主體是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利用各種時間、場合;利用各種資源,各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內容要包括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特別是那些容易被學生忽視不注意的方面,要經常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同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安全防范常識和自我保護知識,掌握一定生存避難技能和日常生活安全常識。只有學校安全,學生安全,才有社會穩定,家庭和諧,才有教師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最后,讓我們常敲安全警鐘,常繃安全警線,讓我們的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這學期我們增添了一門幼兒教育法規課,從而讓我知道《幼兒教育法規》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專業基礎課。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使我們掌握學習幼教法律法規的方法,具備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和素養,正確履行教師的法定職責,增強依法治園的意識,水平和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幼兒服務的,吃點虧不算什么,現在我不再這么認為了,因為。每一個人都要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于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要遵守的行為規范,一切嚴于律已,處處“身正為范”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幼兒,然而幼兒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幼兒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幼兒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于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通過學習,我還認識到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教師,要有一種不滿足于已有知識的意識。素質往往是個體在強烈的探索欲望驅使下大膽嘗試才能獲得發展。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導方面,因而教師的學識對教育技能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保教質量。平時注意多讀書、爭取觀摩的機會、開展多渠道的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和業務素養,努力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工作中勇于創新實踐,善于總結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
總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研究學習和提高保教能力相結合,在教育教學實際中去發現和提煉現實問題,針對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真實的具體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幼兒的發展水平,盡心盡責地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最好,慢慢地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提高!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安全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務必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潛力。
(一)區分層次,繼續上好法制課。
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并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實踐中,一是注意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平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施教。小學階段側重法律常識的啟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行為;初中階段重點學習與日常行為有關的重要法律法規,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高中階段主要學習法律基本理論和知識,幫忙學生樹立憲法的意識和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忙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潛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指導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法律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學,結合思想品德課、社會課和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在中學,結合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學,滲透《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一是舉辦主題班隊會、模擬法庭、開展社會調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是校園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形式,透過宣傳法律故事,進行典型案例審理等,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要依靠居委會、村委會協助校園和家長做好所在區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并協助家長做好監護工作,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個性是做好對“行為偏常”學生的幫教工作,努力切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源頭,確保學生不出問題。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學根據各自實際狀況,發動教師對全體學生家庭狀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互通信息,同時,校園領導、老師結對幫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一環。學習后進的學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也是后進的,我們要求校園加強領導,成立轉化后進生工作指導小組,排出轉化后進生工作計劃,排出后進生名單,分析后進生現狀、原因、家庭狀況、在校外交往人員,填寫后進生狀況登記表,確定負責幫教的教師。
總之,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期望于廣大青少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園安全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學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園安全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我校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以確保校園安全為目的,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通過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努力營造一個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是青少年學習和生活場所,是人員聚居之地,所以說學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不保,何談教育,教育無小事,事事講安全,安全教育與管理成了學校的首要任務,安全教育管理是學校辦學的根本,通過學習體會如下:
一、經常學習有關學校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用制度來規范和約束自己,不做不利于安全工作的事,經常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安全教育工作,老師、學生、家長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樹立安全意識,平時要經常關注安全方面的信息和案例,從中汲取教訓和經驗,多和學生、教師、家長交流,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三、學校安全工作要細心,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人們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學校的、班級的各項管理制度要結合本校實際、本班實際切實可行,體現安全內容。
四、安全工作重在落實。不能平時口中講安全,而眼里無安全。發現安全隱患要馬上、及時整改,防微杜漸,不能有推諉思想。
五、學校安全工作要與時俱進。當前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人們的行為、思想也復雜、多樣化,給我們的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學生的早戀、網癮、心里健康等事件往往搞得老師、家長手足無措。
學校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安全工作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更涉及到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管理必須警鐘長鳴,安全就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