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銀行知法守法敬法警示教育活動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4銀行知法守法敬法警示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1
為確保“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動取得實效,近日,農行山東安丘市支行紀委緊密配合本行實際,對警示教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在肯定前期效果的同時,針對存在的不足,專門下發了《關于做好 “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動 “學習教育階段”有關事宜的通知》,提出了意見和要求。
農行安丘支行紀委要求各網點、各部門在下步“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動中,要注重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保證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和參加人員到位,突出抓好總行編寫的“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展覽圖冊、《刑法》、《準則》、《條例》、條線與崗位規章制度、案防制度的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每名員工要結合崗位職責及學習情況,撰寫心得體會,并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形式,推廣好的做法和效果,交流學習體會,提高學習教育實效。同時,完善監督檢查機制,支行紀委隨時檢查或抽查單位學習記錄和員工學習筆記,并在全轄通報。
在警示教育活動中,該行紀委還采取為員工上警示教育課、邀請司法專家上法制課、組織員工參觀監獄、看守所和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增強員工法紀觀念,使干部員工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堅持以法合規經營和廉潔從業。
2024銀行知法守法敬法警示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日前,農行上虞支行舉辦“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圖片展,并有計劃地組織各單位員工觀看,旨在讓全行廣大干部員工接受一次深刻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真正從案例中吸取教訓,做到遵紀守法,廉潔從業。
本次展覽以“知法·守法·敬法——寶貴人生路,珍惜每一步”為主題,多維度、多層次、多崗位,以生動直觀的圖片和發人深省的文字,展出了近年來在銀行業發生的典型違法犯罪案例、農行處理違法違紀行為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刑法》中涉及銀行從業人員的相關規定,具有極強的警示意義。
參加此次圖片展的農行員工說,“我們將以此次警示教育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筑牢思想防線,決不觸碰法律和制度的‘紅線’和‘底線’。”
2024銀行知法守法敬法警示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古人云,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誠信,是我們評判事物道德的基準,亦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中,誠信仍為整個中華民族、整個社會的支柱,是構建法治國家的精神基石。它不僅支撐著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歷程,而且還將一如既往的支撐著中華民族的騰飛。如今,誠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被賦予了法律的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具有了新的內涵和效力。
正所謂“誠者,信也。信者,專一不移也”“守者,遵循也。法者,規章也。”誠信,講的就是誠實和信用。守法,講的就是遵章守紀。誠信和守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誠信”屬于信用文化,而它作為道德規范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它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又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誠信是資本市場的靈魂,一個沒有誠信、沒有秩序的市場, 就無法保障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也就沒有公司的一個立足之地。法律制度作為上層建筑,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
一個國家即使經濟實力再強,假如沒有健全的法制,沒有遵紀守法的國民,仍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文明、強大的國家,可以說,有什么樣的法律秩序就有什么樣的誠信秩序,遵守法律就是要遵守誠信原則,能夠恪守誠信,必能奉公守法;能夠奉公守法,必能恪守誠信。誠信和守法是相互統一的。法治是規范誠信建設的基礎,對誠信形成具有科學導向作用。誠信對促進法治活動發展,加強社會法治具有推動功能。
為推進證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中信建投證券倡議全體員工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樹立個人誠信形象,實事求是,真誠待人,恪守承諾。在實際工作當中,株洲營業部會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和講座來提高員工的個人素養,促進誠信建設。
一、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為了讓新員工更快的`融入營業部這個大家庭,營業部會每月舉行青年員工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多種多樣,在活動中,領導也會有意識的培養新員工的合規意識,指導員工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當中,要做的言必行,行必果。例如在于客戶推介公司理財產品,要注意合規用語,不能向客戶承諾收益,或者夸大產品的收益。我們要對自己的言語負責,不能因為個人的壓力而盲目的去開發客戶,讓客戶對我們產生誤解,影響公司形象。
通過座談會的交流,讓我們員工聯系更加緊密,也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到誠信是一切關系賴以維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開展不起來。古語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也就是說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誠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為我們,更應該對客戶真誠,誠信做人!
二、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法律是社會誠信與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線,突破它的行為就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法律也同樣面臨著"信用缺失"。目前,我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但是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具體操作層面上,卻出現了法律誠信的失范,極大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揮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導向作用,深入普及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和實踐工作,使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講誠信,先學法”的法治思想。加大對社會存在的不良誠信價值觀矯正力度,促進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誠信價值觀。在中國證券行業當中,洗錢已非常嚴重,其主要通道是證券公司營業部,洗錢方式包括支票換現金、轉托管、國企高買低賣接盤等多種。
為促進和規范證券公司的反洗錢工作,提高證券公司防范洗錢風險的能力,維護國家經濟秩序和金融安全,嚴格執行公司的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操作規程,我們營業部按照“證券公司反洗錢工作指引”的要求,結合本營業部的業務特點和實際情況開展反洗錢工作。
對任何有洗錢嫌疑的個人拒絕對他開立證券賬戶,對已經在本營業部開立的不符合要求的證券賬戶進行處理,對有洗錢嫌疑的證券賬戶,例如出現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的賬戶 進行電話回訪。以確保落實法制法規。我們營業部也會定期對社會公眾宣傳反洗錢的法律法規,讓更多的公民了解反洗錢法,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
三 、以法治促誠信,以法制保誠信
做人無誠則孤,治國無法必亡。我們從自身做起,做一個誠信之人,保持誠信的態度。用道德建設去培育誠信,通過法制去保障誠信。依靠強有力的法律手段,以法治促誠信,讓誠信成為法治社會的一種習慣。在各個領域里肯定誠信,弘揚誠信,維護誠信,制裁違反誠信的不法行為。我們營業部充分認識到誠信建設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緊迫性,建立一套措施有力、責任明確、任務清晰、流程順暢、考核有效的工作機制。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將誠信建設工作深入到自身經營發展的方方面面,確保任務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人,加強對誠信建設的監督檢查,加大獎罰力度,嚴肅追究失信行為的責任。
誠信是立國之本、立業之本,一個健全的社會一刻也離不開誠信。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譽,市無信不興,企業無信不昌。誠信是基礎,守法是必須。只有誠信于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才有往來、合作、幫助等等的可能,也只有守法,才會在規范的尺度里做出合理、合法的事情,才不會違背法律和人們的道德觀念。泱泱中華,誠為本;華夏子孫,信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