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 篇1
記得我的大學的校訓是“弘德明智博學篤行”。校訓把“弘德”作為第一條,旨在強調道德,體現著學校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學校把“弘德”放在第一位是要培養未來道德高尚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道德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德立身,以德立國。強烈的責任心是最基本的,這種責任心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對全體學生負責,公正平等,正直無私,一視同仁。滿腔熱忱地關心每個學生,熱愛每個學生,從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全心全意教育好學生。只注重培養學習優秀生,對他們春風滿面,關懷備至;而對后進生不管不問,甚至厭惡、歧視。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2、對學生未來負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后代著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負責。
3、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習慣。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的思想文化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作為教師怎樣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感呢?
1、教師要身體力行,以人育人。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2、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不斷地充實自己,要有好的學習方法,知識面要寬廣。
3、教師要關愛學生。時常與學生交流、談心,知道學生想什么,要什么。樂于做學生的伙伴。
做一個有事業心的教師,做一個有敬業精神的教師。
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 篇2
8月14日上午8:30分,在世紀星快捷酒店會議中心舉行了以“近視防控,關愛成長”為主題的“科視杯”大河報小記者社會實踐活動。
大河報小記者團成立于20__年,至今已有6年歷史。今天,令人興奮的是,又有71個同學加入了小記者團,現在小記者團已上千人。大河報蘭姐姐給小記者們講了如何寫新聞,她風趣地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她還鼓勵小記者:今天成就小記者,明天成就大事業!
隨后,省眼科醫生劉向前教授開始了“近視防控,關愛成長”的講座,從劉教授幽默的報告中,我們了解到:中國近視發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全國近視人群達到3—4億。河南省人口達1億,近視人群達到500萬,鄭州近視人群近100萬。全國小學生近視率達到31.67%,初中生近視率達到58.07%,高中生近視率達到76.02%,大學生近視率達到82.68%?茖W家通過大量實驗均證明,青少年近視主要是坐姿不良、用眼過度造成的?茖W家還指出,近視和遺傳也有一定的關系:父母不近視,孩子近視率達到20%;父母有一個近視,孩子近視率達到50%;父母都近視,孩子近視率達到70%。近視防控目前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劉教授還告訴我們:近視不僅是可防可控的,而且還是可以治療的。目前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是進行角膜手術,即激光準分子手術,但必須等到18歲以后。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配戴“角膜塑形鏡”,夜間配戴,白天視力可達正常。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讓我們行動起來:防控近視,保護眼睛!
師德建設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 篇3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能讓我們分辨美與丑,善與惡。能讓我們樹多么的綠,能讓我們的藍天那么的藍,能讓我們看見世界的一切。
瞧,花兒那么的鮮艷。這時,你就會感覺到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美妙啊!如果你眼前美麗的世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黑紗,這時你就會知道了眼睛是多么的可貴。這不是誰的錯,錯在我們自己。
比如說:一些愛看書的小朋友們看書時沒有做到正確的坐姿,愛上網、愛看電視的小朋友用眼的時間過長,久而久之,眼睛就失去了它原來的活力。不能再為我們做貢獻了……而今就有些小朋友們不知道近視有著多大的危害:上課時,黑板上的字看不清了,筆記無法記,上體育課打球時,投籃不準了……從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例子,我們就足以認識到眼睛對我們的重要。
小朋友們,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眼睛給我們帶來歡樂,也能帶來悲傷。讓眼睛為我們服務同時,也讓我們為我們的眼睛為眼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