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精選5篇)
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 篇1
通過這次培訓和自我學習,我們知道:在企業安全生產活動中,人們通常把管理者對員工提出安全規范要求稱之為“要我安全”,而把員工的自覺安全行為稱之為“我要安全”。兩種提法,不僅表述了語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實現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樣。“要我安全”,是從客體出發,由外因發出安全生產約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產行為的主題,最終達到生產安全;“我要安全”則是從主體出發,由內因產生安全生產的動機,主觀能動地實現安全生產。從管理角度來說,“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證統一的.關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動力;“我要安全”是內因,是根據。兩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從不同方面對實現安全生產起到推動或決定作用。
如何實現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呢?身處塑編生產企業工作的我,立足于生產第一線,對于安全是永恒的主題,是生產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 篇2
“生命”,一個多么鮮活的詞語;“安全”,一個多么古老的話題;“幸福”一個多么美妙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為天;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構筑了我們美好的家園,成為連接親朋好友的紐帶。通過校園安全整治活動,我再一次深刻的休會到: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警于思,合于規、慎于行;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必須要筑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
也許不少人會認為,安全只是指身體的安全甚至是肢體的健壯和不受傷害;認為只要自己的肢體健全、行動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認為,這決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個具有健全的體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糊里糊涂攀兄弟、結姐妹,既有拉幫結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義氣、惹事端,不但喜好隨波逐流,而且希望出點亂子;這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問題。無論是人身安全還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為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結果的殘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故,課間游戲追逐打鬧偶發事故,輕者可以傷及體格,重者能夠危及生命,它們造成的后果是殘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殘缺、行為方式的越軌比體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一詩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確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著的軀體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殘缺的產物嗎?這種“產物”充其量只能是沒完沒了地吸取消化父母親血汗的機器,只能成為社會發展長河中的廢物,甚至成為危害社會發展的危險物。
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 篇3
今天早上七點半,我把電視機打開,看安全教育課。
安全教育課主要講的是:火災、倒塌、洪水、溺水及交通事故的預防和方法。
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是中小學生的“頭號殺手”。
溺水的事故多半都在與農村的小河、池塘里及水庫。鄭增儀教授說:“學校的教師要強調學生不要私自去游泳,一定要在大人的陪護下到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去游泳。如果溺水了,一定要把自己的臉露出來,還要及時呼救。”
交通事故是最常見的,然而交通事故主要發生在闖紅綠燈、橫穿馬路、翻越跨欄及馬路上瘋打追趕。一個小女孩的故事最可憐。
那個女孩和幾個小伙伴在馬路上玩,后面突然來了一輛面包車,把女孩直接卷入車輪之下,汽車剛好從女孩的下半身軋過,結果那個女孩的下半身全廢了,他只能靠身上的籃球和雙手行走了。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再馬路上瘋打追趕,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覺得,只有每個人珍惜生命,世界才會更好!
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 篇4
觀看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這天大家都在談論安全知識。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說到安全,這是一個多么重要的字眼啊!但凡有一點兒的疏忽,就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迷路走失,交通事故,高樓墜落,校園暴力,綁架勒索等等,由于我們的天真無邪與無知,這些危機隨時都圍繞在我們周圍。我們都有愛自己的家人,一旦危機發生,就會給整個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與損失。針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安全,我們必須時刻防范著,因此,安全的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使我們跨出自我保護的第一步。但是僅有安全的意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遠離危機,培養我們抗拒各種危險誘惑的自制力,是我們必備的防范武器。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少社會新聞和實際案例都充分說明做到安全并非易事,這些血與淚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了安全的意識。遠離恐慌,拒絕暴力,真正學會自我保護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安全,安全,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夠完成其它的心愿
如今國家安全教育的核心任務是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相沖突的時候,如何界定適當的邊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邊界是有彈性的,是一個互動、探索的過程。以美國為例,在9.11之后的兩年半到三年里,美國國民愿意用言論自由去換取國內安全,認為監聽能夠保護國民安全。但隨著威脅的過去,情況發生了變化。“棱鏡門”事件曝光后,美國民眾開始重新審視絡安全問題,更多的民開始關注自己的隱私是否受到監視。
安全教育課的心得體會400字 篇5
今天參加家長志愿者活動。早上,有點晚了,袖章不見了。我站在人群中,感覺自己像個便衣警察。如果學生有危險,我會幫忙。
下午,當學生們上學時,我戴上袖章站在十字路口的斑馬線上,守護著小學生。當我看到大多數小孩在十字路口,或者有打架時,我帶領他們走過去。看到一群學生順利安全地穿過十字路口,我心里也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當我看著六路,聽著四面八方,不得不迅速避開汽車,努力學會像交警一樣,一個矮個子男孩獨自站在路邊,問我:“阿姨,你現在能通過嗎?”“我牽著他的胳膊說可以,然后和他一起過十字路口,告訴他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看到對面有綠燈。他說:“我個子小,紅綠燈被樹枝擋住了,看不見。他們應該剪樹枝。心里一動,用表揚的`語氣說:“哦,你說得很有道理!“我心里想,原來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真的不一樣,大人真的應該多蹲下來,多看看世界,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孩子們純潔可愛。
這是我甚至沒有時間在下午看到臉的小男孩給我的教訓。當我值班的時候,我經常看到對面的綠燈亮著,但孩子們仍然沒有離開,我向他們揮手讓他們離開,有時看到他們闖紅燈,抱怨他們怎么不知道遵守交通規則,可能不是這樣,也許他們看不見啊。
交通部門的同志應該考慮一下,在有樹或其他東西可能擋著人們視線的路口,或者在學校附近路口,除了普通的紅綠燈外,可以再另外設置人行指示燈,大城市象濟南都有的,讓我們的孩子們看得清清楚楚,安安全全地過馬路,從小養成守秩序守規則的習慣。大家說,我說得有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