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我有幸參加了州教育局組織的為期兩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本次的培訓是圍繞著科學保教、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幼兒園教師職業的道德規范、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小學化課程的區別、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培訓五大模塊內容展開。
旨在幫助我們幼兒教師進一步理解幼兒園課程,提升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進一步學習教師基本素養,提升師德師風素養,規范教師禮儀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進一步科學、規范開展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工作,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在培訓過程中,教育專家們以理論與課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采用主題講座、專業對話、課例評析、現場演練、互動參與等方式進行。他們展示的內容豐富多彩,讓人應接不暇。
除了傳統的專家主題講座外,本次培訓還立足區域優秀園長資源,讓優秀園長為我們進行了同伴互助的培訓。其中學前教育體育活動的現場獻課等豐富而富有鮮明特點的培訓形式,帶動了我們教師的學習氣氛,提高了我們學習的興趣,能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其中去,把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留給我們教師,讓培訓更加落地和接地氣,營造了互學、樂學的愉悅氛圍。在培訓現場中時而靜心聆聽,鴉雀無聲;時而贊口不絕,掌聲雷鳴;時而課間載歌載舞、笑聲連綿不絕,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無不透露著輕松與愉悅。
在這次培訓中教育專家還針對新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為我們進行了精彩的解讀。讓我更好的感受到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舊觀念下的小學化問題嚴重違背了幼兒成長的規律,空間的局限性,課程的單一性,一塊黑板一個老師的大班額問題、使老師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從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新理念下的幼兒園應以培養幼兒的養成教育、團結協作、智力發展、學習習慣、語言交流、興趣愛好為主導思想。
舊觀念下我們把知識看作是靜態的、結論性的,而新觀念下的知識要看作是動態的、過程性的,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幼兒,要孩子的思維自由發展、認真觀察,引導孩子去理解。以探究性為核心特征親身體驗的、問題性的、合作性的學習,并使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有機結合。
培訓中明確了在幼兒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怎樣做人。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衛生保健知識,包括:健康檢查、全日制觀察制度
總之,感謝中心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州教育局領導為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組織這樣的活動,還要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學得了不少知識。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傳達給我園其他教師,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農村幼教事業添磚加瓦。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我認認真真學習了江蘇省幼兒園教師自學考試專升本教材《學前教育學》。對于我來說,這是一次必要的補課。因為身在學前教育管理崗位的我,江蘇省社會自學考試考了《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學前教育學歷只有大專學歷。正因為是給自己補課,所以我看的很仔細,也因此輕松通過了考試。
本書羅列了幼兒教育的歷史發展;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生態環境與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目標;學前兒童體格發展、體能發展、智能發展、社會性發展、美感發展與教育;學前課程;學前教育活動;學前兒童的游戲。通過學習,使我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知道了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和教師觀,懂得了兒童的體能、智能、社會性、美觀等發展的特點。在看書的過程中,與其說是學習,還不如說是驗證。因為對于學前教育專科畢業的我,在日常工作中日積月累了很多經驗,所以看書、背書都很順利。但是我聽同去考試的年輕轉崗教師說,這本書很難,內容很多,記不住。所以我覺得工作經驗是寶貴的財富。
看了這本書,不僅鞏固了我的專業技能,讓我用正確的方法實施教育教學,還提升了我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而后者正是在這本書中,最難識記、理解的,也是我們幼兒教師所缺乏的。書中專家的理論觀點很多:有中外兒童觀發展的演變;在智能發展章節中有皮亞杰的智能發展理論、羅比·凱斯的智能理論、霍德華·加德納的多元智能;在游戲章節中有一系列早期的游戲理論和現代的游戲理論;這些理論是必須花功夫好好研讀、消化的。我們要熟記學派、理論創始人的名字和主要觀點。光看書可能容易混淆,不易記住,但是把上面三個內容以表格形式概括,然后再背誦,就覺得容易多了。理論是要活用的,在考題上也許會考理論對你的教育啟示,因此我不僅看書上的陳述,我還在網上搜尋相關答案。這次考試,論述題果然考了“多元理論對學前教育的啟示”。因為我的充分準備,所以能輕松過關。
通過考試固然很開心,但我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用我學得的理論指導我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接觸到學前教育專業,我覺得十分幸運,正如我在面試時所說的那樣:“我喜歡跟小朋友們在一起,我覺得能每天和他們相處交流,讓他們在入學前就有一個好的啟蒙和開始,是一件充實而有意義的事。”而當我真正進入大學,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入門課的學習,才發現,外表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其實里面蘊含了很多很多理念和知識,這門課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了學前教育專業背后的那些故事。 從學前教育的由來以及發展直到現在的概況讓我深深震撼了,這看似很小的一個教育板塊其實包含的,竟是對受教育者今后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很多人眼里,這門專業的教學任務很簡單,但真正接觸才會明白,越是面對年幼的受教育者,越要有深厚的教學功底,否則失誤了,耽誤的是受教育者今后的整個人生。這是我對這門課的總體認識。
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向我們詳細闡述了學前教育史,把我們帶入了孩子的世界。我深深記得侯莉敏老師給我們講課時所說的那句話:“幸福就是彼岸,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都是奔著幸福而來的,沒有人是為了追求不幸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句話仿佛讓我看到那些孩子們天真的笑臉,他們亦是為追逐幸福而來,而今后我們將作為他們人生中所受教育程度中的第一任老師,雖然面對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年齡很小,但是,今后將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有責任帶著他們,引導他們今后奔向幸福的路。
而令我觸動頗深的則是吳慧源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幼兒園紀錄
片,那部紀錄片里的所有孩子們,真的就像小精靈一樣。他們的一言一行讓我懂得,很多時候,很多大人都會不屑于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但是其實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很大的世界,他們也會有很多的想法,他們會從平時看到的大人的世界里折射出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悟,這一點多么容易被忽略,卻又對孩子的教育有何等重要的作用。看了那部紀錄片以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突然覺得肩負使命。今后,我將要用自己的能力,在他們一生中屬于學前教育的時間里,將他們守護得好好的。
而去師大實驗幼兒園上課的那段經歷更讓我難忘,那是我們第一次那樣深入到孩子當中,看到他們下課時活蹦亂跳,上課時聽話乖巧的樣子,心里暖暖的。而看到07級的師姐們認真帶他們上課的樣子,坐在臺下的我心中只是十分感慨,我們學習四年的東西,教育學,心理學等等最后都是為了在課堂上這樣展示給他們。看似簡單的課程,實際上,做道具,鍛煉來自我們的美術手工課;彈琴唱歌,來自我們的鋼琴課聲樂課;規勸調皮的小朋友,應對突發事件,想要處理得好,必定與我們的教育學,心理學存在很大關聯。那次聽課的經歷,讓我了解到了實踐跟理論的結合竟是這般緊密,而把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卻又是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所以我們需要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磨合,不斷從中懂得,并且掌握新的東西。
陶波老師給我們看那些孩子們猜的謎語時,我們都十分驚詫。他們稚嫩的畫筆下,有很多我們讀了很多念書,閱歷很廣也猜不出來,也無法感知到的語言。像老師說的,我們成人有很多語言,而孩子的語言更是千百種。是的,他們說不出來,他們可以用畫,他們甚至可以用眼神向我們表達很多東西,那些東西都是他們直觀需要的。因此,我深深認識到了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世界的不同,孩子們用他們多彩的語言直白地告訴我們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而大人,因為被世故傷害過,變得圓滑,說話帶著掩飾,帶著暗示等等。大人和孩子的世界間的反差,讓我更覺得孩子的世界里,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挖掘。
而在上這門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推薦的很多關于孩子的書,當我走進圖書館,翻閱它們時,看著那些文字,把我引入了關于孩子的天堂,他們的哭,他們的笑,他們的鬧,他們的悲都是有緣由的,都是純凈的,都是那么可愛。這門課一步步把我們帶進了孩子的世界,教我們與孩子做好交流的準備,讓我們在今后專業課學習中有了目標,有了底氣,有了好的開始,有了逐步深入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條件。
我喜歡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我感謝這門入門課,我感謝很多老師用各種方式牽著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帶我們接觸那片美好的凈土。我也愿意,并期待著,用一生的時間,伴隨奔著幸福而來世的他們。我愿意相信,我們和他們,在短暫的學前教育期里,可以始終給彼此帶來對方想要的快樂和潛移默化的啟發,或許我的感想過于膚淺了,但是我覺得這是學前教育的真諦,在我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