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德育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很榮幸,我參加了由管城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的“20xx年管城區區培計劃——德育專題培訓活動”。其間,有幸聆聽了韓玲老師所作的《直面教育新問題,智慧化解尋對策》講座。受益匪淺。
韓玲老師是北京市平谷區教委教研中心高中教科室主任,北京市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國家新課改課題組核心成員,中央教科所“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總課組高中學段負責人。全國各地講座近300場,代表作有《我的班級管理之道》、《名校之門向你敞開》。其演講風格幽默,思想深刻。如:班級穩定了,學校也就辦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學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來了。學校辦得好不好,關鍵在于班主任。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管理班級工作的前題是學生服你。第一次在全體學生面前亮相要打動學生的心。第一次上課要牽引學生的魂。不到萬不得已不請家長到校。在學生面前贊揚科任老師。班主任是苦干、巧干干出來的。等等會讓我們耳目一新。
教師,有人把它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學校,有人把它喻為生活中一片凈土。從走上教師崗位的那天起,我們就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對自己的選擇情有獨鐘,一如既往。正是對教育事業的摯愛,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里,努力實踐著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學原則。用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學生,做到教書育人完美統一。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黏合劑”。作為班主任,要懂得熱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師對學生的愛和理解,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的愛應播撒在集體中,播撒在學生的心坎上。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它不但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一顆慈愛的心。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要表現在言語上,更要身體力行的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愛的陽光。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成長的一方沃土。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要創設優質的管理情境,把學生從受教育者變成一個自我教育者,使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過程中,主體意識得到加強,創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互助、勤學上進、有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學校有的班,雖然班內學風很濃,凝聚力強,學生都有較遠大的理想,可是“傲”氣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邊發生的小事,且不屑于做小事。比如,放學后窗戶沒關就走了,大白天教室里燈全亮著卻不以為然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組織召開主題班會,宣傳“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理念,對“小事該不該管”進行了辯論,最后得出結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同時,我們還可以組織同學們成立一個志愿團,定期為學校、社會做好事,以實際行動感化、感染周圍的同學。在以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支配集體成員的行為和生活,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同時,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還可以通過民主化組織,實施了“班干部競選制”,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情境。通過自主體驗,每個人都更加自信,高昂的群體士氣使班集體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學生的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也不斷提高。
德育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新時代如何充分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創新、品牌作用,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筆者談幾點看法。
充分發揮勞模示范作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是廣大勞動群眾在從事社會生產的勞動實踐中錘煉形成的,是工人階級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深刻領悟勞動的豐富內涵,把它與新時代的“奮斗幸福觀”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充分發揮勞模的作用,讓勞模從基層來再到基層中去創造更大價值,用勞模精神凝聚力量、鼓舞士氣、激發干勁,奮力書寫出不負時代、不負使命的嶄新答卷。要樹立示范標桿,以點帶面,全面輻射,發揮勞模在工作崗位上的示范作用;強化勞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發揮勞模的榜樣魅力,帶動其他員工立足崗位,扎實工作;把有潛質、肯上進的青年員工送到勞模身邊培訓,學習他們的精湛技藝和爭創一流的勞模精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使勞模的示范作用不只停留在個人,而是以高技能、高水平的團隊成為員工們的示范榜樣。
充分發揮勞模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好勞模的引領作用,可以發現、發掘出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的先進典型,能夠帶動更多的勞動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要以勞模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為引領,激發員工把自己當作單位的主人,把工作當作事業來追求,用心工作、專心做事、盡心履責,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對工作始終保持熱情、對事業不斷執著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要以勞模卓越的勞動創造為引領,鼓勵員工始終保持對新知識、新技術的“饑渴感”,堅持學習,勇于創新,用創造性勞動來實現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要以勞模忘我的奉獻精神為引領,教育員工將個人成長與單位、國家發展緊密融合,胸懷全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中體現人生價值。
德育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今天,孩子們說要制作世界第一樓,身為幼兒教師,我當然是無條件支持。一大早我就在幼兒園專門的建構區,為孩子們投放了很多的廢舊物品。看著孩子們拿著我平常收集來的各種牙膏盒、牛奶盒、月餅盒東拼西湊,我心理對孩子制作世界第一高樓的想法有一些懷疑,因為孩子們認為高樓大廈也是硬紙板做紙箱、裝飾花瓶一樣簡單。但我沒有表露出來。
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濃厚興趣,迅速的選出負責人,進行明確的分工:一些孩子去廢品收藏箱尋找合適的材料,一部分孩子著手剪裁裝飾用的彩帶。他們看中一張和棋盤一般大的硬紙板作為底座,并在上面邊畫著草圖邊討論著,活脫脫是總工程師摸樣,孩子們都積極地投入到這偉大的工程中去。我對孩子的工程也充滿期待。
當活動進行到一半時,問題出現了,因為硬紙板太硬,而用于制作“高樓大廈”的小的紙盒子又太長、太小,無論怎樣粘貼都無法使“高樓大廈”立在硬紙板上。怎么辦?這時有幼兒提議,我們用雙面膠吧!有的說用兩個盒子拼起來吧,這樣高樓會大點,站得穩。又有幼兒說我們在底盤挖個洞等等想法。我感嘆孩子的想象力是如此的豐富。
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我始終是一個旁觀者,當孩子們在遇到困難時,我慶幸沒有介入其中,給幼兒發揮想象的時間。心理醫生指出,教師是支持者。在學習活動中,我的幼兒教育心得是:教師作為支持者,應該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場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被廢棄的材料,來為幼兒創設各種有利的條件,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盡量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從而引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獨立自主去觀察、操作、探索、發現,從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