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拿到此書,認真讀來,倍有久旱甘霖之感。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于理想智育和理想教師的描述。“理想智育”朱教授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理想的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讀到這里我思緒萬千,心中有無數感慨:我們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嗎?我們有沒有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誠然,人的天賦、能力和愛好是各不相同的,每個人的表現也是千姿百態的,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孩子內向文靜,有的對知識掌握快一點,有的對問題理解得可能就要慢一些,我們不應該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要看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針對每個孩子的實際實施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成功,也是每個孩子的成功。我的班級里就有一些學習習慣差、成績差的孩子,我就對學生提出“每天進步一點點”,經過師生們的共同努力,班里原本學習基礎不夠理想的學生,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要能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我們的教育就收到了效果。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當讀到“理想的教師”那部分時,我陷入了沉思。__中有這樣幾段話::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后,我不由得按著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勤于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感覺自己還相差甚遠,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于學習,扎扎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勤于動筆、善于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朱教授在論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的時候,他就說到了我們現在的很多老師充當的是“教育警察”和“劊子手”的角色,無限地放大學生的問題,在我們手上,失去了很多諾貝爾獲獎者。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會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讀了他的這些論述,想想自己對學生的態度,看看周圍的大多數同事對學生的態度,尤其在考試到來的時候,我和我的許多同事真的扮演著朱老師所說的那些可怕角色。讀了他的論述以后,我決心改變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愛學生、賞識學生,學生才會真正得到發展,這也是我讀后最深刻的一個體會。
總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按照朱老師書中所寫的那樣要求自己,盡管步子不會太快太大,但我會向著朱永新老師心中的“理想教師”這一目標而不斷努力奮斗的。
我深信: “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今年寒假我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細心品味朱教授的教育理念,使我對未來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的偉大使命是使人們從無知走向成熟,作者從十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別是: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用遠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尋未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闡述了教育的偉大使命和責任,使人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其中尤其理想的教師這一章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我心中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有激情、有追求的教師。
對一個成長中的青年教師來說,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激情一部分來自天賦;另一部分則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撐,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干一行,愛一行。”死心塌地投入,以年輕的心態昂奮地工作。一個優秀的教師還必須要有高的理想,不斷給自己提出目標和追求。依靠孜孜不倦地工作,注重點滴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自己的追求。這樣既實現了自我價值、社會價值,更重要是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心中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勤奮并敢于挑戰自我的教師。
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往往是這個人事業能否成功的標志。自信能使人自強,適當的“驕傲”能使人成功。只有內在的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取得成功的前提,一個是追求成功;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從基礎做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勤于學習,充實自我,杜絕浮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成為大家的教師,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我心中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講臺不是上下尊卑的界限,正所謂“良師益友。”老師若是放開架子,尊重學生,換位思考,理解學生,這自然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時,精心地照料他們,哺育他們。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只要你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挖掘潛力,允許他們自由發展,不被分數、名次束縛,他們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政治領袖、發明家……這就需要老師獨具慧眼,發現孩子的潛能,引導他們以積極地心態,愛學習,不斷探索。我想我們的孩子會學到更有用的東西。
我心中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窗外世界,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教師,應該關注社會,關注人類命運,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假如,我們在課堂倡導積極的思想,引導學生討論文明禮儀、尊老愛幼、見義勇為、保護環境等話題,讓他們的心境變得開闊,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這樣當孩子離開學校的時候,他帶走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他個人的夢想和對未來的社會理想的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像朱永新教授所說得那樣努力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努力實現理想的教師的夢想,成為學生愛戴,家長滿意的好教師。
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教師,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領導,非常善于調動幫助他成長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以上摘自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用以自勉。
理想的教育該是什么樣的朱永新教授從十個方面闡述了他理想中的教育,并從這十個方面,分別探討了如何才能實現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以及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些許經驗,所以特別關注書中對于理想教師的描述。作者通過這十個教育理想,描摹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藍圖,對在21世紀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作者也探討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十大趨勢、中國課程改革的趨勢及特征、中國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展望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意義的問題。教育不光是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體,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本位,以學生的創造性發展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參與新課改的實踐中,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確立行動目標,迎接教育的挑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會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關心生命。
《我的教育理想》被全國廣大教師稱為“最具震撼力的教育名著”。朱教授在書中描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恒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著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試想,一位教師如不勤奮學習,擁有淵博的知識,又怎能傳道授業?如果教師不嚴謹治學,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鉆研學問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傳授知識,又怎能為學生解惑?
書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記憶深刻:我們的不少教師,沒有愛心,不是擔任教書育人的角色,而是擔任“教育警察”的任務;不是肯定成績,而是發現缺點。當孩子們非常正常、非常優秀的時候,教師不去肯定他們、激勵他們,而是將他的問題“放大化”。是的,我們在看孩子特別是后進生的時候,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劣面,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的閃光點。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個性的人,尊重他們,真誠地鼓勵他們,愛護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愛在細節,德在無人處。愛學生,就應該相信每一個孩子,把每一次教育看作是一個互相交往的、心靈相通的過程,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相信學生都是好孩子。
在我看來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孩子學習的樂園,我理想中的學校應該是有著獨特辦學理念且善解人意的,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年輕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我理想中的學生應該是充滿朝氣努力勤奮的。不管怎么說,我還是認為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愛是育人的根本。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條件,是教師打開學生心扉的第一把金鑰匙。用我們的愛小心地呵護著每個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愛的包圍中幸福地成長!
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4
聽一些同事的解釋說,在新西蘭,早期幼兒教育并不是強制性的。為了使所有的孩子擁有盡可能好的教育機會,大部分適齡的幼兒,不論國籍、能力及文化與宗教背景如何,都可以選擇到公立或私立幼兒園或看護中心培養自己的孩子。在新西蘭,凡將子女送進某間幼兒園,園方都會要求家長與之簽訂一份協議,承諾包括“家長須學習有關幼兒教育知識,對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議和管教”或“參與例行教師與家長見面會”等在內的義務活動,以確立幼兒園和家長甚至和當地政府之間良好的關系,保障孩子們的早期教育。
新西蘭的公立幼兒園通常都是半天班的。因為政府對3至5歲的小孩承擔著每周不超過20小時的看護,所以這半天班是免費的。如果需要更長時間看護,則需要付費去私立幼兒園。
時間過的很快,孩子已經兩歲了,聽很多有經驗的媽媽們都說好的幼兒園很多人排隊,讓我們也早早的找好目標,開始排隊。我在家附近找了幾家適合的私立幼兒園跟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親自上門參觀比較好。于是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家給我們眼前一亮的幼兒園。
在新西蘭,大部分的幼兒園建筑都以木制或磚瓦平房為主,包括這家幼兒園。一踏進幼兒園,我們就宛如進入一個童話王國。粉紅淺藍的墻壁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特別朝氣。負責介紹的老師跟我們說,他們的教育注重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確保孩子們學到知識。方式是以游戲為主,讓小朋友們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從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充分的發展。
說罷就帶我們參觀他們的活動區以及課室。
活動區分室內和室外兩個。室內活動區空間不大,但也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區域:紅色桌子的是美工區。那里放置了很多蠟筆、白紙等,孩子們充滿童真的圖畫也會被貼在墻壁上。綠色桌子的是家庭區。孩子們可以在那里觀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或唱著自己喜歡的歌謠。另外還有閱讀角、生物角等等。
室外的活動區范圍很大,包含健身區,沙地區還有大片綠茵茵的草地。在健身區,有秋千、滑梯、立體方格木架、蹺蹺板等娛樂設施,能讓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下鍛煉身體。在沙池內,放置著各種玩具,如小膠鏟、耙子、小型挖土機等,供孩子們玩耍。我們在參觀的時候,剛好看到孩子們在玩筑堤壩、掘隧道、建堡壘等游戲。介紹人說,為了方便他們將水引入沙池,老師們通常會把水杯放在靠近沙地的地方,因而方便孩子們觀察沙與水混合后的變化。通過玩沙玩水的活動,兒童能在無意識中學到很多有關數學的知識。
課室和活動室最大區別就在于老師的活動頻率。在課室的各個區域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們開心地玩弄著手中玩具以及不再來回走動,不時溫柔地對孩子發號施令的和藹的老師們。課室里的老師們有時會靜靜地站在孩子們的身后觀察著,有時會蹲在身子為他們耐心地指導著,有時會跟孩子們一起開心地討論著。
這樣輕松自在的教學方式是我想為孩子們提供的。
這時,走廊上拿著掃把和抹布的人在對我們微笑。看著我們好奇的表情,介紹人有點尷尬地說,他們這家幼兒園會請一些智力有一定障礙但工作能力沒問題的人參與學校內部和外部的清潔工作。老師們對待他們就如對待正常人一樣,每每透出關愛之心。孩子們對他們也完全沒有歧視的想法,每當他們幫助了孩子們之后,都會得到來自孩子們衷心的感謝。另外,園內也會接收一些無法自理的孩子入園。這時,給他們定時換臟衣服、換尿片、喂他們喝水、請他們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等重擔就會落在教師們身上。新西蘭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幼兒園師生比例不能超過1:10,但園里由于沒有行政和勤雜人員,老師不但要照看孩子,還要承擔行政和雜務,工作量并不小。但老師們并沒有因此而喊累,他們還會給這些孩子投入更多的愛心和時間。這樣的做法感染著園內的孩子們。他們對這些孩子也表現出特別的愛心,特別的照顧。當我看到老師抱起滿身都是泥沙的一個小朋友,然后給她以擁抱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我和老公對視了一下,默默地為這家幼兒園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觀念而吸引了。
后來,我們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這家幼兒園。把孩子的名字放到了waiting list(等待名單)。半年過后,幼兒園聯系我們說有位置了,孩子開始了幼兒園的生活。一開始我們非常擔心從沒離開過我這么長時間的女兒能不能適應,但出乎意料的她非常喜歡去幼兒園,并很快適應跟我爽快的拜拜了!
女兒開始上幼兒園沒多久母親節后的一周,我被通知去參加家長會,而且只限于媽媽們的參與。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個家長會是為了反映孩子們在幼兒園內學習的情況。結果,一到幼兒園,我就愣住了。眼前的竟是腳底按摩機、做指甲護理的用具、卷發器,還有一大盤一大盤的誘人的美食,各式各樣的飲料,還有紅酒和白酒。這一切,竟然是幼兒園特意為媽媽們安排的小節目。在這次家長會中,媽媽們相互介紹,相互了解,談天說地;老師們為媽媽們做指甲護理,陪做腳底按摩的媽媽們聊天或幫媽媽們卷頭發等等。各位媽媽都享受著這次特別的家長會,我也不例外。我趁這次機會認識了很多新朋友,與大家分享了很多帶孩子的有趣事件。如果我們在育兒上遇到什么困難,媽媽們也會向老師們討教。這樣有趣的家長會真的令我印象很深,感慨很多。其中,感受最深的還是:向孩子傳達正能量,理解孩子,換種方式與他們溝通。
在中國,這樣注重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幼兒方式是很少見的。那些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中國式父母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孩子自身究竟需要什么。在他們看來,玩耍是件浪費時間的事情,學數學、學英語、學這個學那個才是他們的正事。盡管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細心想一下,方法是不是錯了呢?當背著重重的書包的孩子出現在你們的面前時,他們是快樂的嗎?西方的教育專家認為:“人的心靈不是被動填滿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焰”、“認為快樂的玩耍對培養兒童的情商、智商、強健的體魄及社會技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更應該讓孩子學會玩耍、學會交流、學會快樂地學習、學會積極樂觀地生活,這才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走的一條正確的道路。
我的理想教育心得體會 篇5
經過一個暑假中對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理想》的認真閱讀,深深地感覺到他的教育思想是對我們靈魂的比較深刻洗禮,從而讓自己更加努力地向名師們靠近,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他指出:教育就是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為了一切的人,同時教育為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人的發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為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著,成長并快樂著。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我們去思考,通過這段時間對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的認真學習,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境”等教育內涵。
以下是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為, 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
3、朱永新曾說:“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教育怎么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閱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閱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斷,愈發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