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精選5篇)
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 篇1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家長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我們家孫悅今年三年級了,他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幫助下,很快的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著3年多的時間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他將使人終身受益。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字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回給孩子六下深刻印象。同是給她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
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作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是衙門提的問
提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會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即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他檢查一遍,發現他字寫的很潦草,會要求她擦了從寫。有時候,他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軟,得讓他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盡自己更多的努力。
二、不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肯難的勇氣和利益。孩子很喜歡唱歌跳舞,也有寫作天分,因此我們就給他創造條件去跳舞,記得第一次學習的時候他哭了,因為學跳舞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情,第二天,他渾身覺得酸痛手舉起來也疼,我問他還學不學,他說還要去學,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一定就會成功。這次花的時間長一些,看著他大汗淋漓的練著老師教的每一個動作,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成功的做好每一個動作我都會對他加油鼓勁。孩子也是越來越認真,孩子小著多我說:爸爸我成功了!看著孩子燦爛的笑容,我從心底為他感到自豪,悅悅很喜歡玩具,家里的玩具也很多,現在上學,如工他特別喜歡,我就給他預定一個目標,完成的好就可以買。這樣可以激勵他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他睡覺以后,我有時會檢查一下是否整齊,學習用品是否齊全,若夠沒誒有帶我會給他放進去。事后我會提醒他要注意。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會讓他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他不喜歡的事情。如畫畫他非常
喜歡 從幾歲時到現在很多年他不但興趣未減,反而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是他純真,稚氣的思想
最好宣揚的圣地,看著孩子畫的動物,花草樹木,神志各異,表現方式靈活表達意思明確。 我會有一 種開心的喜悅。我的想法是讓孩子能夠干他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
老師如果布置了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我都要認認真真地與孩子一起完成。需要翻閱書籍的就去看書,需要上網搜集或是下載的資料也都按時完成。女兒要做手抄報,我就上網幫助她搜集資料,與她一起設計版面,陪著她一直做完。學校里的書香校園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就每天床頭上放上一本書,孩子也跟著學,睡覺前我們母女倆一起讀上一會書,從此賈長逸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暑假里的每天早晨,我和女兒帶上一本《100名人成人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去大化公園,在山頂上,我給女兒讀上一個名人故事再回家。
五、多方面培養,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從孩子四歲起,我就讓她學習舞蹈,目的不是讓她長大成為一個舞蹈家,而是要培養她的氣質。孩子從小愛圖圖畫畫,我們就給她準備好水彩筆、油畫棒、彩鉛和圖畫本,買了與繪畫有關的書,并且給她報了美術繪畫班。在她六歲的時候開始學電子琴,去年她又非常希望學鋼琴,于是我又給她找了鋼琴老師,家里買了一架鋼琴。多方面的培養使賈長逸有很多展示才藝的機會,學校舉辦才藝大賽時她一個人就報過六項,而且都獲了獎,這讓她越來越自信,學習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 篇2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憂無慮。不僅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忙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悲哀這些情緒,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就應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一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一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一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就應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就應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于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十分久的時光,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光,我每次喂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之后我就只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但是到此刻已經夸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必須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一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我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依靠我們給她做,這樣什么事都指望我們怎樣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樣畫,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必須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此刻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個性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十分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就應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我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后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比較,讓她明白自我的過錯,最后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系,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我的錯誤,以后必須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潛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必須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 篇3
很多人提到教育心得體會時會說,出于對孩子的尊重,所以要無為而治。我卻認為,應該定下章程,然后不管父母還是孩子,一視同仁,照章辦事。
孩子需要得到尊重,最好的方法便是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有需要遵循的規則,這樣平等的地位,會讓孩子在犯錯之后,不會有任何的僥幸,對責罰也不會有任何的不滿,因為即便父母犯了這樣的錯,也會有懲罰。教育心得體會是,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層面上。
一個國家要興盛發展,最重要的是依法治國,一切條理化制度化,這樣有法可依,整體才具規范,家庭是縮小無數倍的國家,要想長盛不衰,內不生嫌隙,外不生禍端,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法治家,將一切盡可能的明確起來。
這些條文中需要有孩子的基本行為規范,比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撒謊打架,不能罵人,不能亂花錢等,一旦犯錯,輕則不準看電視一個月,重則罰零花錢,條條措施都要落實在紙面上,讓孩子無從反駁。
事實證明這種教育心得體會很有用,因為我父母就是這么做的,直到現在,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依然清楚的記得小時候父母規定的一些事。電視劇《今生是親人》中,一個鄉下長大的孩子回憶小時候剛剛學習木匠活的時候,幫姐姐的婆家做了一個柜子,因為收了對方給的五元錢,結果被父親一腳踹的三天不能下床,所以這名青年長大后,只要不是自己該得的錢,一分都不敢要。暴力自然是不對的,可父母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讓孩子記憶
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 篇4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兒子已經15歲,暑假以優異的成績被泰安一中首屆創新班錄取,已經成為一名準高中生了。兒子善良、正直、刻苦、向上、自信、陽光,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同伴眼中好學上進的好榜樣,是很多父母教導孩子時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回想兒子從出生到今天的點點滴滴,其實我們也沒有刻意尋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努力試著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自律自約,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從。”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人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時怎樣做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環境。作為父母,首先我們會在孩子面前實話實說、說話算數、言而有信。其次,我們在處理家庭問題時,家庭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關系,能相互體諒,和睦相處,不耍家長威風。還有,我們對待工作都是全身心地投入,都多次獲得各自單位優秀員工、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我沒覺得這才是最好的表率,這樣的家庭教育一定會有成效。
二、適時引導,嚴而有愛。
00后的孩子,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與我們小時候大相徑庭,雖然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課業量大、學習任務重,孩子有著太大的壓力,我多數時候會換位思考去理解孩子,想法設法的多找到孩子的優點,多給孩子一些贊賞,多引導,少強加,多溝通,少指責。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從各個方面培養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各種參觀、旅游、夏令營,使孩子能客觀、全面、深入地了解社會環境和社會需要。關愛孩子,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但對學習習慣要嚴格要求,我認為這種嚴而有愛的教育應該適用于所有孩子。
三、付出第一,回報第二。
我們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并配合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我們一直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做事情不要太功利但要努力,沒必要所有事情都要爭一爭二,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孩子學習圍棋、書法、二胡,老師反映都不錯,因為初衷就是培養個愛好,所以一直練著卻并未追風考級。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絕對沒有回報。父母不要求你做最好的,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好孩子,我們都會以為你傲!孩子在考試取得好成績時,我總是低調處理,適當鼓勵,但又指出不足,防止孩子滋生驕傲自滿情緒。
我始終相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然我的孩子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高中生活才馬上開始,泰安一中創新班學霸云集,會有更嚴峻的挑戰等著他。我將會繼續努力,讓孩子登上更高的平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家長教育小孩心得體會 篇5
作為一名老師,愛優秀生容易,愛后進生難;一名教師是不是真愛學生,愛教育,也要看他能否長期關愛后進生;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看優秀生的表現,更要看后進生的表現。
上學期的家長會,是學生主持,班干部發言。這學期我打算以《我心中的溫馨家庭》為主題召開家長會,領導讓我在上學期家長會的模式基礎上改進一下,在全校示范一次特色家長會。我思維反應雖然不敏捷,但不喜歡循規蹈矩,重蹈舊轍,還是喜歡有所創新。一個溫馨的班級,不是只為優秀學生創建的,而是面向全體的。如果,這個班的后進生在這樣的集體都感到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團結友愛、溫馨的班集體。所以,后進生要是參與進來,才能證明這個班級的力量,才能證明我這個班主任的魅力。因此,這次家長會,我讓家長、優秀學生和后進生都參與進來。
家長會就是向家長反饋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情況。那么,讓學生主持,以演講的形式,把他們在校各方面的情況反饋給家長,不僅讓家長了解了他們孩子在校的情況,還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組織能力。當這些演講的孩子在他們的爸爸媽媽面前、在叔叔阿姨們面前一展風采時,內心不更多了一份驕傲與自信嗎?當到會的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臺上演講時,內心不更多了一份自豪和快樂嗎?
事實也證明:在這次《我心中的溫馨家庭》作文比賽中,就是幾個后進生寫得更真實,更能打動人心。有八個同學寫得非常好,其中有四個后進生。因此,我挑選了葛馨悅、孫思思、張本周這三個同學參加演講。我讓他們回家把初稿再修改一遍,并打印出來。他們做得都非常認真,章夢夢家沒有電腦,為此他還特意花四元錢在外打印的。可見,孩子們都非常想好。孫思思嗓音特別小,平常說話就像蚊子哼,聽得讓人費勁,我怕她那天膽小不敢發言;張本周總有點皮皮的,沒副正經嚴肅樣,我擔心他家長會這天也像小皮條。我再次問他們倆,想不想參加?他們都非常忠懇得說“想”。知道他們的心愿后,我也鐵了心,即使弄砸了,為師的也要講誠信,給他們這次鍛煉機會和表現的機會。
會前,我想想:還是讓他們試講了一次。張本周一改平常油腔滑調,很嚴肅;孫思思聲音明顯大了。我心理有底了。家長會上,我一點也不擔心。整場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相信:通過這次家長會,他們三個內心的自信又得到了提高,他們對學習、對做一名優秀學生的愿望會更加強烈。同時,對我的愛,對我的信任也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