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觀后感錦集
下面是為你準備的愛的教育觀后感作文,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的教育觀后感
今天是星期六,老師讓我們看湖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早上七點四十五分開始,現(xiàn)在開始來一起看吧!
于丹老師開始講一個中國很古老的禪宗故事。說有一個弟子,拿一碗米去問老師。師父,這一碗米有多大價值呢?師父說:那在不同人手里,價值可是因人而異。如果這一碗米在一個家庭主婦手里的話,她可能加點水在里面,上鍋蒸十分鐘,拿出來時,一碗米就是一塊錢的價值。如果一個有點頭腦的商人,泡一泡,發(fā)一發(fā),分四五堆用棕葉裹一裹賣出去,就是四五塊錢價值。如果在更有頭腦的商人手里,在一個漫長的釀造過程后,最后做成一瓶釁,這瓶酒就是二三十塊的價值。一個孩子的空間,也各自不同。于丹老師講得好好呀!
第二講自我控制。進入社會,完成一個人際關(guān)系的融合,有時候是最重要的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每生氣時,他爸爸讓他在一塊木板上釘一個釘子,慢慢下來他不生氣了。中國孩子的四弱:一、實踐能力弱。二、自主能力弱。三、親子溝通弱。四、休閑娛樂弱。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沉思著……我想我知道該怎樣做一個好孩子。
愛的教育觀后感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方式來寫的,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學校、父母、兄弟姐妹、師生之間關(guān)系的看法。
看完這本書之后,其中有幾篇是我特喜歡的。例如高尚的行為,內(nèi)容是這樣的:作者上課室時,看見三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發(fā)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有的同學用尺子捅他,有的同學拿栗子殼擲他,還有人學他一只手掛在脖子上的樣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臉色蒼白,用求饒的眼光望著他們。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見他這樣,越發(fā)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著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學生們見了便哄堂大笑起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從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蘭諦擲過去,但是弗蘭諦閃在一邊,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堂的老師的身上。大家見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師變了臉色,厲聲問:“這是誰干的?”沒有人回答,老師提高了聲音再問,這時,卡隆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干的,但老師說不是他。過了一會兒,老師說決不處罰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來,哭著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老師。教師便叫那四個頑皮的學生站起來,教訓了他們一頓,然后走到卡隆面前,贊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卡隆還求老師饒恕那些頑皮的孩子。
我覺得克洛西雖然殘廢,但他也是一個人,大家應該尊重他,幫助他,使他不會因為殘廢而難過。但是那四個頑皮的同學竟拿他的殘廢來嘲笑他,當他是怪物。他們欺負侮辱一個不幸的人,他們做法是可恥的。
人類不應該互相仇視,不應該侮辱別人,不應使人難堪。如果我仇視你,你仇視我,世界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我們要尊重別人,不要看不起別人,這樣,世界就會和平,人類才會過著幸福的生活。
關(guān)于愛的教育觀后感
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我們?nèi)以缭缇妥陔娨暀C前。準備觀看我愛你祖國開學第一課主題晚會。在看這臺晚會的過程中,我懂得了愛是分享,是力量,是承擔,也是榮耀。
伴隨著優(yōu)雅動聽的上課鈴聲,我們來到了課堂上,我看到了擁有智慧的喜洋洋、勇敢的長江七號、小哪吒……聽到了春春和S·H·E優(yōu)美的歌聲;也品味到了于丹、李連杰對愛的理解。
在觀看的同時,我也參與了娛樂互動環(huán)節(jié),就是為“莫拉克”臺風受難同胞獻上小小的愛心,爸爸、媽媽也非常支持我。我相信,我們大家共同關(guān)心,共同分享愛,就一定會把困難、災難打跑!
在這堂課中,最令我感動的故事就是:鵬飛侍候奶奶的故事,他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患上了不能治愈的糖尿病,失去了雙眼,鵬飛每天跑著上學、放學侍候奶奶,給奶奶做飯菜,喂藥。在他八歲那年,他用賣廢品積攢下來的錢為奶奶過了生日,生日中,沒有香噴噴的蛋糕,沒有豐盛的飯菜,也沒有親人的祝福,只有他買的一條魚和一根香腸,但他用愛唱出的生日歌卻讓奶奶終身難忘……此時此景我們?nèi)叶几袆拥牧粝铝搜蹨I。我和他相比,實在是差得很遠很遠,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孝敬父母。
在學校里,我要和同學和睦相處,就像一個家庭一樣,老師是媽媽,我們就是孩子。只有團結(jié)、友愛,我們這個大家庭才能變得更美好。
當愛的種子播種下去,它必將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結(jié)出愛的果實,那就是“愛讓中國更美麗。”
讀愛的教育觀后感
假期過半,今天正好一個人在家,趕緊打開電腦準備利用這個時間卸下心中的“包袱”,說是“包袱”實際上就是學校布置的假期作業(yè)。讀愛的教育觀后感———陳婭敏說句實話,平時工作之余除了打理家務帶帶小孩,也沒多少時間真正能靜下心看看書,但作為教師這一行,絕對是離不開書籍的。打開書柜,東扒西翻了一遍,讀愛的教育觀后感———陳婭敏苦于家中沒有什么好的著作,只有“登網(wǎng)而上”。在一番挑選后,最后決定游覽意大利著名兒童作家亞米契斯的代表作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xiàn)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它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著作充滿了博愛的精神,把“思想和博愛熔為一爐,以謀求社會成員的情感和社會平等。”這本書的完美主義精神、博愛精神流光溢彩、意蘊深遠。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事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我想:“這可能就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
這本書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字里行間,都抒發(fā)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書中告訴我們: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都不同,但是你會從這本書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而已。
在我們的小學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xiàn)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fā)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jīng)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此書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們這些教育戰(zhàn)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guān)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自由,降的成長。我們還要學會創(chuàng)造愛,把愛的信息傳遞給每個學生和家長。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愛的教育中,把愛比作空氣,把愛比作是飄進生命的云朵、把愛比作是一次旅游等等。我想,愛是什么是不會有明確的答案的,但我會不斷完成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