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項目計劃書范文(精選3篇)
養殖項目計劃書范文 篇1
名稱:
贛州市吉埠養殖中心
位置:
贛縣吉埠鎮
發展背景:
國家目前重視三農,農業政策好,自身來說,是農村戶口,有自己的田地
基地優勢:
位于淺丘地帶,河流邊。土壤肥沃,一年降水量平合,灌溉方面,水源清潔。大田多,租金低。全國市場大,供不應求。
發展模式:
初期主要以養殖泥鰍為主,在泥鰍養殖技術達到較高的水平和擁有穩定的市場時擴大養殖規模,具體擴大多少畝以當時的財力和土地政策而定。再打造養殖泥鰍的品牌。成熟時期時開創一條副業和產業鏈。尋求更高的平臺。
發展理念:
以科學的思想去發展,以生態養殖為優勢,以綠色農業為導向。不斷的創新上進,創立自己的品牌。機械化操作程度提高,灌溉機械化,育苗科學化。
主要技術:
土壤的測量,肥力,PH值。用水要無污染,取水方便,育苗有方法。品種的選擇。采收,清洗(干凈水,計劃井水),打撈。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到專業的地方學習技術,在離家近的水田養殖泥鰍,要求保本,尋求市場,進出口通道,市場調查。投入10萬(租地、材料、建田、麥苗、人工費、運輸費)
第二階段:時機成熟時,二年。建立養魚場、甲魚場等其他水產。發展水田剩余經濟價值。
第三階段:發展農家樂
行動規劃:
一、
1、選址及規劃。
2、挖池塘。
3、做隔離。
二、
1、選種,安排買苗品種、途徑、時間。
2、建設場所。購買設備。溫度計,濕度計。
3、挖井
4、食物。
投資預算:
10萬
人員:
固定人員2名,員工根據情況要求需要安排:聘請臨時人員。
市場:
批發以贛州市為主,贛州菜市場及各飯店(特色菜),其他周邊城市為輔。合伙人負責零售,我負責送批發。等我們形成規模,產品可以銷售的更遠。
運輸工具:
小型貨車及三輪摩托車
銷售技巧:
抓好品牌和質量。在銷售總結下,品牌的作用非常重要。銷售上必須注意信用,絕不能缺斤少兩。只能多給,不能少給。在宣傳上,我們屬于大學生創業,再者在電視臺和報紙都有關系,可以免費給我們宣傳。
風險:
養殖業的風險高,所以我們以養殖業和副業相結合。以達到生態平衡。
后記:
我們是大學生創業,既然選擇了農業,那么我們就必須以現代的理念去建立,去經營。在思路上必須開闊,眼光必須長遠。以及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個人致富,在我們致富的同時,必須盡力帶動鄉親的富裕,必須有著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選擇三農,不僅僅是因為我需要在農業上創業,也是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我對三農的感情很深。
養殖項目計劃書范文 篇2
一、養殖項目
(一)、水產、雞、鴨立體養殖;
(二)、果樹以及其它農作物種植;
二、項目背景:
該養殖項目位于寧強縣金家坪村七組,金家坪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富余勞動力較多。廣大群眾有養殖的傳統習慣,養殖積極性高,但由于品種單一、生產原始、技術落后,且防疫工作不到位,導致成活率低甚至造成魚鴨的大批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此外較小的養殖規模沒有給養殖戶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由于種植業收益率低及胡家灣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限,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當前的一道難題。創建金家坪立體生態養殖場,充分發揮本村自身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創業增收。
三、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規模
養殖場共有水域面積約15畝,山地面積約7.5畝,養殖場地結構分布合理,適合立體養殖業發展,整體規劃混合養殖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雄魚、鯉魚)3萬尾,肉鴨1000只,土雞5000只。
(二)具體規劃建設內容:
首期:投入資金:10—20萬元。用于自建山塘、雞舍、鴨舍等場所,雞苗、鴨苗、魚苗等。
該階段主要收集各方面資料情報,進行技術整合,可行性分析,對環境的影響,對市場進一步的了解,降低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如果有必要,及時調整項目,務必做到能夠贏利。
第二期:投入資金:50萬元,用于擴建各種設備,雞苗魚苗引入(適量增加數目),飼料等。
此時在技術上,管理上都有一定經驗了,加強對市場的了解,對國家及當地政府的政策配合,學習新技術(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到外地考察)剔除不贏利的項目,整合附近村鎮資源。
第三期:持續發展資金:80萬元。各種緊急情況下可能會需要的款項。
四、經營目標:年平均收入15萬元人民幣以上。
五、市場需求
1、小販或者相關收購商。
2、酒店、飯店以及周邊村民紅白喜事的需求。
3、散養雞供周邊村民節日送禮,以及各愛好鄉村美食人群。
4、農作物為生態養殖的必須項目,以本養殖場內部需求為主。
5、果樹種植項目至少三年以后才有收益。
六、場所及合作方式:
承包本村七組林地或荒地。
成員:個人獨資。
七、其它方面
這些項目基本上為傳統項目,同行業相當多,競爭者不少。我們也只是對相關項目進行整合,盡可能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要想脫穎而出,需要細心的管理,百折不撓的精神.善于學習經驗,發揮自身優勢。
綜上所述,該項目具有較強的科學合理性和可行性。在項目實施第三年即能收回投資,更主要的是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指引一條致富路,激發廣大村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現我村青年艱苦創業,服務農村的務實精神。
養殖項目計劃書范文 篇3
為加快我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確保我村黑山羊養殖項目成功實施,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村基本情況
xx村位于xx鄉東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21公里,全村國土面積9.8平方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組,共516戶農戶2170人,人均純收入1780元。村內平均海拔1000-1700米,氣候屬溫涼型高原山區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7℃,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糧食作物為玉米、水稻、小麥等。
二、項目建設規模及投資概算
養黑山羊73只,其中基礎母羊70只,種公羊3只,修建圈舍120平方米。
項目總投資8萬元。申請補助資金5萬元,自籌3萬元。購買基礎母羊70只,每只需補助資金500元,70500=35000(元);購買種公羊3只,每只補助資金1000元,31000=3000(元);修建圈舍120平方米,每平方米補助資金50元,12050=6000(元);種草70畝,每畝補助資金100元,60100=6000(元)。
(一)生產目標:
20xx年項目建成后,共投放基礎母羊70只。以后逐年滾動式發展,帶動更多農戶共同致富。
(二)技術指標:
1、人工種草。年產草量達4000公斤/畝以上,每畝飼養山羊2—4只。
2、商品羊。8—12月齡的商品羊出欄體重30公斤以上,出欄率20xx生產養殖項目工作方案。
3、羊群成活率95%以上,繁殖率達95%以上。
三、方法及步驟
(一)修建羊舍。羊圈建設選址在背風向陽處,采用磚混結構,石棉瓦蓋頂,羊圈面積要求按1.5-1.8m2/只羊的比例修建,羊舍修建結束后,進行消毒處理后,方能購羊飼養。
(二)種植人工牧草。按照牧草種植計劃按時令和技術要求精耕細作、及時播種,確保播種質量。
(三)基礎母羊購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畜禽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進行采購和運輸。并對進購的羊只及時驅蟲健胃,開展獸防及飼養管理工作。
(四)生產管理。及時和鄉畜牧獸醫站及畜牧局聯系,認真學習飼養管理、獸醫防疫、草場管理、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
(五)商品羊銷售。達到出欄標準的羊或淘汰羊,及時進行銷售。銷售后要及時補足數量,以保證持續發展。
四、項目建設實施進度安排
項目資金到位后,及時組織修建圈舍,規劃種草土地并整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待圈舍修建完畢后開始購進基礎母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