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考察材料寫作要點把握
考察材料只有貼近實際,寫出性格,才能形神兼備。
寫好考察材料,首先要把功夫下在提高考察質量上。要認真選好談話對象。談話對象的選定,除按《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規定的范圍,選一些情況熟、作風正、認識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同志,并盡可能給予一定的準備時間外,還應注意談話對象的廣泛性,以充分聽取意見。考察前,應先對被考察者的現實表現、工作基礎、各方面人際關系、群眾來信來訪情況、紀檢審計部門的反映、新聞輿論正反兩方面的報道等作些了解,擬定考察重點。考察時,可設專人,建立熱線聯系電話,接待各方來訪,不能趕進度,圖省事。對所反映的有關問題應作了解,搞不清楚的應請有關黨委(組)核實,不能得過且過。對談話對象應循循善誘,正確引導,使他們既放下包袱,又不感情用事;既談工作情況,也談被考察對象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的特點。
在個別談話的同時,通過采取民主測評、民主評議、隨機抽查、問卷調查,通過把任前考察與中青年干部黨校培訓班跟蹤考察、屆中考察等情況結合起來,通過認真查閱被考察對象的工作總結、有關會議記錄、人事檔案、學習書目、讀書筆記、黨校和其它各類學習成績、各時期考察材料、領導談話要點等資料,通過廣泛收集真實、具體、能夠反映被考察對象性格特點的典型事例和材料等,盡量搞準被考察對象是否真正掌握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是否對一些社會思潮、社會現象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是否在履行職責中能夠提出切合實際、得到群眾擁護的思路,是否采取了比較積極、穩妥的工作措施,是否在本職和其它各項工作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等。
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要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被考察對象。評價干部應堅持兩點論,注意區分表象實象、真象假象。有些表象,可能反映復雜、隱秘的情況。如通過深入、細致地了解被考察者是實事求是,還是虛報浮夸;在困難面前,是積極進取,還是怨天尤人;在不正之風面前,是大膽抵制,還是講關系、看來頭、曲意迎合;在選人用人上,是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等,可以從中進一步掌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有些真象,可能被假象掩蓋著。如有的干部看似頭腦清醒,有思路,實際是上巧舌如簧,唱功足,做功差;有的干部看似有開拓進取精神,實際上是沽名釣譽,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干部執行上級指示看似態度堅決,實際上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干部看似群眾基礎好,實際上是“怕”字當頭、多栽花、少摘刺,遇著問題繞著走。有些缺點,可能與優點是伴生的;有些不足,可能與客觀情況相關聯,等等。應透過撲朔迷離的表象、假象,聯系被考察者的工作崗位、性格特點、成長過程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既不能憑一時一事下結論,也不能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既不能用“高大全”的眼光尋找干部的不足,也不能對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一時看不透、看不準的事,不要急于下結論。可擴大談話范圍,進行專項調查,深入分析論證,認真聽取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綜合評價,必要時也可聽聽其他地方、部門領導同志的意見,直至搞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多數人的意見,哪是干部的主流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