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國土資源局開展廉政風險點排查工作經(jīng)驗材料
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創(chuàng)新舉措,也是推進全縣國土資源系統(tǒng)“內(nèi)樹正氣外塑形象”主題活動的有力抓手。根據(jù)國土資源系統(tǒng)“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安排要求,我局積極謀劃,多方探討,緊扣“查得準、防得牢、控得住”這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建立完善防范機制,努力把“廉政風險點”轉化為“廉政安全點”。
一、主要做法
有權力就有可能產(chǎn)生腐敗,廉政風險無處不在。國土部門屬于公共資源密集的部門,項目密集、資金密集、權力密集,社會關注度高,廉政風險系數(shù)大。建立防范機制,有利于我們認認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安安走好人生路。于是我們結合國土工作職責,從環(huán)境風險、權力風險、管理風險、政策風險、人員素質(zhì)風險等方面入手,堅持風險排查“對崗不對人”,堅持制度完善“宜細不宜粗”。全系統(tǒng)對所有工作崗位共排查出各類廉政風險點18個,已落實防范措施6條。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嚴格把關,“對崗不對人”,細致排查崗位廉政風險排查風險點是推行崗位廉政風險管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找準、找全、找深風險點,使廉政風險從“幕后”走向“臺前”,我們堅持“對崗不對人”,采用“自己查、群眾議、科室審、黨委定”的方式,梳理、發(fā)現(xiàn)廉政風險點。
一是統(tǒng)一思想認真查。我們制定了《邱縣國土資源系統(tǒng)開展崗位廉政風險防范專項活動實施方案》,召開動員會,要求每個干部職工根據(jù)所在工作崗位職責深入自查,填寫崗位廉政風險自查表。但是查找風險點,無異于把自己手中的權力,特別是自由裁量權和一些為自己帶來方便的“潛規(guī)則”置于陽光下。我們開展了“廉政風險點到底有沒有?”、“廉政風險點怎么查?”、“廉政風險點如何防”等專題討論會。局領導帶頭排查,主動公示,征求意見,帶動大家拋開顧慮,放下包袱,開動腦筋,打開思路,深入排查。
二是對照崗位仔細查。廉政風險由崗位而產(chǎn)生。理清工作崗位,明確工作職責,是查找廉政風險點的前提。我們根據(jù)全系統(tǒng)人員配置情況,一共確定工作崗位119個,其中局機關45個,除駕駛員外,基本上是一人一崗。但基層國土所情況比較特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就是形象的比喻。每一個國土所工作人員,基本上承擔著國土工作方方面面的職責,如果每個人自行查找風險點,就有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洋洋灑灑,千篇一律;二是點多面廣,無從下手。我們結合基層國土所人少事多的實際,在國土所細化崗位設置,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中,每一個國土員可能從事好幾個崗位的工作,但查找風險點時,可比照不同崗位,對號入座。
三是條塊結合相互查。從條條上講,從上往下延伸,局領導、科室負責人、科室工作人員、基層國土所承辦人員,一級緊扣一級,連成一條線,既相互聯(lián)系,又各有區(qū)別,有所側重。從塊塊上講,突出抓住領導崗位、中層崗位、普通崗位三個層面。領導崗位重點查找重大事項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風險;中層崗位重點針對審批、管理、執(zhí)法等環(huán)節(jié),查找行使行政審批權、自由裁量權、現(xiàn)場裁決權和內(nèi)部管理權等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普通崗位主要查找在履行崗位職責、執(zhí)行制度等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國土所工作人員的崗位廉政風險由所長審核,并征求相關科室負責人的意見,科室一般工作人員崗位的廉政風險由科室負責人審定,科室負責人崗位的廉政風險由分管領導審定,領導崗位的廉政風險由領導班子集體審定。對廉政風險點查找不深入、不全面、不準確的,一律予以退回并重新梳理查找,切實保證風險排查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