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局工作總結暨經驗交流
金融類業務獲得較快發展。儲蓄業務在抓好常規業務發展的同時,重點抓好涉農資金項目,通過項目促動規模擴張,通過項目提高收益水平。在成功發放全市農民糧食補貼資金、運輸車輛石油補貼資金、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資金的基礎上,我局通過積極與市政府、市財政局溝通,針對政府對今年農民補貼資金發放的嚴格要求,我局制定了縝密的農民“兩補”資金發放工作安排,取得了較好成效。我局共發放農民“兩補”資金2.2億元,服務農戶21萬戶,此項工作歷時3個月,于5月底全部完成。
6月初,我局召開了全市郵儲業務推進會,會上制定出臺了“代發工資、代發養老金、代收取暖費、有線電視費、交通違章款、養路費、農民灌溉水費、煙草資金歸集、石油資金歸集、代收付拆遷資金”等十個重點營銷項目,并對十個營銷項目出臺了進度要求和考核細則,目前前期的客戶調查、營銷方案策劃已基本完成,在7月初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四、管理基礎的夯實,為郵政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以來,我們從內部機制和關鍵環節入手,強化財務管理,整合有效資源,規范業務流程,加大監督力度,促進企業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管理轉變,不斷提升整體運營質量,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一)全面推行損益核算管理
根據區公司要求,全面推行專業化公司損益核算,配備了專業會計兼任各公司核算、預算員,確保損益結果核算真實、清晰,最終應用于專業化公司的經營發展及業績評價中。我局結合全面預算的編制,同時編制了責任中心的收入、成本費用和損益的預算編制。各責任中心負責人與責任中心會計共同參與,從旗縣專業化部門、各營業網點、生產班組編制,逐層上報審核匯總,編制了以責任中心為線條的預算,又與各六個利潤中心預算相銜接,形成了條與塊相結合的經營預算,在區公司要求做到二級責任中心損益核算的基礎上,編制了三級責任中心損益預算。同時,確定了專業責任中心損益預算中各專業的結算后利潤率指導指標,具體專業利潤率為:函件20%、包件30%、報刊30%、保險5%、速遞30%、物流5%、金融15%。剩余的成本費用空間由各專業責任中心負責人控制,使各專業的經營自主權有了更大的機動性,促使各主業去追求一些高效業務,避免了經營與效益脫鉤、投入與產出脫鉤。通過對利潤率的考核,促使各責任中心主動減員或增效,使資源達到優化配置。強化成本費用預算控制,提高支出的邊際效益。對于各項業務的代辦費提成、各項獎勵辦法的出臺,都經過各責任中心制定,并且計入各責任中心的損益核算中,因此,各責任中心主動算賬,以最低的代辦比例和最好的獎勵辦法發展各自業務,這樣解決了以往局里對業務發展投入不平衡的矛盾局面,也減輕了財務部門對成本費用控制的壓力,同時推動了計劃財務管理關口的前移,實現了財務行為與業務行為的緊密結合。
。ǘ┣袑嵓訌娙肆Y源管理
在分配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上下功夫、作文章,充分調動各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分配機制上,針對全市郵政企業勞務用工薪酬標準不統一的情況,市局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地方經濟水平重新制定了旗縣局勞務用工薪酬標準;繼續貫徹勞務用工技術津貼制度,只要取得所在崗位職業技能鑒定證書,將按照在崗職工津貼標準享受技術等級津貼,使得持證上崗制度順利實施。對營業員、投遞員實行星級管理,對投遞人員實行底薪加提成制度,提高了收投人員工作積極性,穩定了投遞隊伍。在用人機制上,建立能進能出的勞務用工體系;以競爭性業務為重點,不斷優化人員配置,引入人工成本制度,將人員配置向重點業務、競爭性業務和高效業務傾斜,實施用工形式轉化,極大地激發了勞務工人員奉獻郵政的熱情。在激勵機制上,加大營銷體系建設力度,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考核獎勵辦法,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又快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