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法律進鄉村建設新農村經驗交流材料
法律服務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我鎮普法的主力軍。XX年來,法律服務所及各工作站在全縣率先開展大規模免費法律服務的活動,為412名黨員、15個村委會和48個重點屯簽訂了500多份免費法律服務合同。一年多來,共解答法律咨詢3000多件,代理訴訟8起,代辦非訴訟事務36件,代寫法律文書51份,調解糾紛83宗。鎮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各村法律服務站設立了村級法律援助聯絡點,指派了聯絡員,形成了法律援助工作網絡,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XX年鹿寨縣三鑫公司雇用我鎮146名農民工進行采礦煉鐵作業;但是,從XX年元月至6月,公司未向農民工發放分文工資,拖欠金額達30多萬元,他們多次向公司交涉未果,生活窘困。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幫助下,農民工終于在XX年春節前夕追回所有血汗錢,群眾親身感受到法律援助帶來的好處以及法律的公正和威嚴。
人民調解組織是普法的基礎隊伍,具有橫到邊縱到底的觸角職能。在“法律進鄉村”活動中,通過人民調解組織在排查糾紛、化解矛盾的過程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承擔起普法宣傳員、民間糾紛調解員、法律服務信息員三位一體的重任。一年多來,我鎮調解民間糾紛156起,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98%,防止民間糾紛激化20多起,勸返群體性上訪人員約200人次。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做到了農民群眾在想學法時,有人講;發生糾紛時,有人調;需要訴訟時,有人幫。
三、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做好四件惠及群眾的事情
一是繼續開展“四民主、兩公開”活動,努力改善干群關系。積極促進村民親身參與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財務公開活動,激發村民的政治熱情和民主意識;推動村民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議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的管理和村級重大問題的決策,不斷提高農民的參政議政意識和能力,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有序地參與管理村級經濟和社會事務,實現群眾當家作主的愿望;充分保障村民對村務、財務的知情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增強農民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達到改善黨群關系、消除干群隔閡、化解農村矛盾、密切干群關系的目的。
二是開展平安建設活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針對私挖偷挖鐵礦石、亂宰外地客商、吸毒“三大”治安隱患,開展創建“平安中渡”活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法律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分類綜合治理。對那些受利益所趨,參與私挖、偷挖鐵礦石的農民群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對盛產西紅柿的大兆村山灣屯在農貿交易中亂宰外地客商現象,組織工作組到屯里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增強農民依法經營的自覺性,促進農產品貿易市場恢復有序發展狀態;堅持按照“一對一幫教”模式、“吸毒人員跟蹤記錄”模式、“吸毒人員心理和法制教育”模式的工作思路,采取親情教育、社會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結合辦法,使一部分吸毒人員走上了改正的道路。三是深入基層,了解農民群眾所想。從1999年至XX年,我鎮因“三農”問題引發的集體越級上訪案件達17件,引發群體性惡性案件的事件達30多件,出現了專門的上訪組織公然在街上設點募集上訪經費的現象,在社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也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遺留問題,XX年5月以來,我們開展了“村級信訪接待日”活動,每月20日,以全鎮司法助理員為骨干,由其他鎮、村干部配合,駐村設點接待群眾來訪,及時為群眾解決問題,解答法律知識,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政策,改以往的“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開展活動以來,共接待來訪1000多人次,成功化解了150多起糾紛,今年以來沒有發生集體越級上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