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驗材料
㈤狠抓課堂教學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是加強集體備課制。學校成立學科備課組,將重點備課任務分解,落實到人,在確定中心發言人的基礎上,每位教師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通過教師的交流探討,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預案。對于在學校組織的集中備課檢查中被評為優秀教案者,予以公示,以點帶面,全面優化教案設計。
二是積極努力推進"一個課例,多次討論,三個平臺"的校本教研制度。深化由執教教師--同科級教師--組長行政連動互促,層層把關優化課例研究的做法。
其過程為: (1)小組會談:研究與準備。教師共同為“研究課”做出詳細的計劃。 (2)研究課1:實施。由一名教師在真實的課堂上講授“研究課”,其他教師進行觀課活動。 (3)小組會談:反思與改進。教師團體聚集一起討論“聽課情形”。 (4)研究課2:第二次實施(可選擇)。另一名教師(或同一名教師)在另外的課堂教授“研究課”,其他教師進行觀課活動。(5)小組會談:反饋與存檔。隨后教師討論“聽課情形”。(6)形成教學反思或課堂隨筆。
三, 積極推行生成式聽課制度。
1,實行預習和參與設計制度。要求聽課者聽課前應預習該課,并參與上課
者的教學設計,帶著思考、學習、探究的問題去聽課,最大限度地做到聽有所思、聽有所習、聽有所問。在聽課過程中,堅持做到看(關注上課者教學行為的有效性,關注學生的有效學習情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動(聽課教師可參與上課者的教,或充當學生來回答上課者的問題)、思(聽課者處于“你——我”的反思狀態,積極尋求改進措施,實現課堂教學的超越)。
2,是進行反思性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聽課者利用反思性聽課記錄,
直接對該課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的改造,然后生成一種超越性的課堂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
濃墨重彩著華章,矢志不渝創一流。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麻水小學
將與時俱進,為把學校打造成書香校園,學習型校園,和諧校園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