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總復習研討會交流材料
各位同行,大家好!
很多家長對中考的重視程度比高考還要高,而數學是考試中的核心課程,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肩上的重任,對我們中考前的總復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考數學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三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總復習情況,從想法、做法、體會三個方面談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復習建議與備考策略。
一、 想法
總復習開展之前,根據學生的實際,要有一定的思路,有一定目標,或者說要有自己的一些認識,爭取達到某種效果。很難具體地表述清楚。開始復習時,我個人有以下幾點想法。
第一個想法:保持快樂 (數學知識+非數學知識)
第二個想法:強調讀題 (有利于良好心態的建立)
第三個想法:規范格式
第四個想法:注重反思(“埋頭做題不反思”是較普遍的解題慣性.教會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反思:審題要注意什么?本題涉及到哪些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在這些基礎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樣彌補?在解題思路上,哪一個關節點容易受阻,是如何解決的?解題過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錯?本題的解題方法還可適用于哪些問題?反映了什么數學思想?在考試中如何表述解題的過程?)我要求我的學生至少有兩大方面的收獲:
二、 做法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考說明》,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復習計劃,并將計劃告訴學生,給學生以積極心理暗示——復習是有計劃、有措施的,一定能順利完成。我們將復習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單元復習 時間大致定為下學期初(一般3月底結束)8個周左右。目的是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是總復習的重點。
(一)主要策略:
1、研讀《中考說明》 將《中考說明》上的考點要求和樣題印發給每個學生,讓學生對照考點要求復習,有針對性、實效性。
2、單元復習 “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住關鍵,以課本為主,進行版塊復習。按初中數學知識體系,把初中全部內容歸納成下面10個版塊:數與式、方程(組)與不等式(組)、函數及其圖象、統計與概率、線段(角)與三角形、四邊形、圖形變換(圖形與坐標)、全等形與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圓。大約共用37課時。(加上作業分析及增加幾節綜合題 約8周) 版塊復習過程是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時期,也是老師們最辛苦的環節之一。在版塊復習中,告訴學生每個版塊在中考中占的大致比例。例題、習題選擇主要依據課本,將課本上的典型例題、習題進行改編訓練。在每一知識塊中,即要重視三基,這與該階段的復習主要目標想一致;又要滲透一些實際應用題、動態探索題,既提高學生興趣,又減輕了第二輪復習的難度和負擔。我個人認為,學生能力的提高呈臺階形,要有一定的時間差,而非斜坡形。在第一階段復習中適時加入一定難度的綜合題很有必要,但要求要合理。某些綜合題分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