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畢業復習,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類指導,查漏補缺
小學知識循序漸進,各知識間的聯系密切。在復習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查漏補缺。具體地說,就是對所學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整理,并通
過知識的串連性和連接點,將學生復習前零散無序、認識模糊的概念及題解縱橫溝通,形成整體感知。
(三)、講練結合,開闊思維
講和練是復習課不可缺少的內容,教師要精講,學生要多練。也就是說在復習課上,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地讓學生多做綜合性的練習題、復習題,以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思維過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弄清每節復習課的目的作用,分清主次、難易、深淺,哪些題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哪些題還需要進一步點撥、講解,哪些題需要多做多練,要做到胸中有數,運籌帷幄,精練、善練有機結合,融會貫通,形成全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自出一份試卷也是我們常用的好方法,自己出的考卷在同學中相互交流,讓他們比比誰的考卷最受歡迎,最有水平,最后評獎,學生的興致會很高。條理化、系統化的知識脈絡,以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重新消化、理解與掌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師抓好了以下三個環節:
1、有的放矢——點要害。復習課最忌諱的是題海戰役,使學生不堪重負。要避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必須鉆進題海,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針對學生實際,精心制定教學計劃,挑選典型性練習,為精講、精練、高效、減負打下基礎。復習過程不是機械地重復過去教學的過程,也不是抓幾個重點、補幾處缺漏、選幾道練習、講幾個錯例,把復習的過程變為書本知識再過濾的過程。復習應當給學生以新的信息,即使是“舊”題也要“新”做。所以復習的范例應做到數量少、容量大、覆蓋面廣、啟迪性強。同時要新而不偏、活而不虛,并且跳而可得。
2、分類講解——找缺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要求每個學生都建立了自己的錯題集。所以找缺陷時就可以圍繞錯題集來復習。在復習課堂中,提倡學生之間橫向交流、允許學生交頭接耳、說話、下位,自由結合,互助合作,真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中有快樂,復習中有技巧”的哲理。
3、開放閱卷——重效率。改變傳統的閱卷方法,將教師閱卷與學生自己閱卷相結合,將閱后集體評講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 主動性,而且省時省力,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四)、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同一復習內容,對低層次學生,教師不僅改進教法,還指點學法,清除他們學習中的障礙,對學習重點難點進行詳細講解具體指導,即“牽著過河”;對高層次學生啟發誘導,以進一步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不停地向新知識領域邁進,即“指導過河”,以求在課堂有限時間內,使每個學生都有所長進。
三、辦好家長學校,促進共同教育。
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的氛圍。辦好六年級家長學校,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和家庭輔導。本學期開始,我們就增加了六年級家長學校活動次數,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家校緊密結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在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上下團結一致,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家校緊密配合,才能搞好復習,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以上只是我們的一點做法,如有不當之處,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